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7145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产卵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为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包括整体底部机构,所述整体底部机构包括有整体底板,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产卵集卵装置集成在黑水虻的养殖场地中,采集工作在养殖现场进行,无需转移集卵器,减去中间的过渡工作,当集卵缝中的虫卵密集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转动中部内柱产生离心力使内部虫卵掉落,保证采集时,虫卵的安全,且设备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内部水分通过中部出水孔甩出整体设备外部,保证整体设备外空气湿度,中部灯体在保证吸引黑水虻前来产卵的同时,也保证黑水虻卵体出母体后有较适宜的温度,提高黑水虻卵体的成活率。黑水虻卵体的成活率。黑水虻卵体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黑水虻产卵
,具体涉及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适应有机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引进了利用黑水虻处理餐厨垃圾的方法。其中,黑水虻原产于美洲,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其幼虫营腐生生活,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并能够富有效率地将易腐有机垃圾转化为高附加值的昆虫蛋白和油脂,向市场提供大量优质而廉价的动物蛋白来源,从而在环保和农业领域同时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0003]黑水虻的产卵要求较高,目前黑水虻的养殖方式大多为传统的散养方式,产卵位置散乱,无法统一、集中的位置产卵,不便后续对虫卵进行统一处理,且虫卵脱离成虫体内后,温度的变化将导致部分虫卵出现坏死现象,降低虫卵品质,另一方面,市场上采集方式大多以刮刀将沾在墙壁上的虫卵剐蹭相邻,此类应用容易破坏虫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包括整体底部机构,整体底部机构包括有整体底板,整体底板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整体外支架,整体外支架在远离整体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整体收集板,整体收集板,该整体外部机构为后续机构提供安装位置,其在运转过程中起到稳定效果,抵消机构运转时产生的颤抖与振动,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避免出现颠簸等问题,还包括
[0005]中部产卵机构,中部产卵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整体收集板顶部外壁处的中部外板,中部外板的外壁处开设有若干个中部孔洞,中部外板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中部灯体,中部灯体在保证吸引黑水虻前来产卵的同时,也保证黑水虻卵体出母体后有较适宜的温度。
[0006]顶部入水机构,顶部入水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部外板顶部外壁中轴处的入水顶板,入水顶板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入水外壁,入水外壁的内壁中轴处开设有入水外槽,水流受重力影响从顶部入水机构进入中部产卵机构内部,并受整体底部机构的影响保证整体设备外部的空气湿度。优选的,
[0007]优选的,整体底部机构还包括开设在整体收集板内壁处的整体收集口,整体收集板的底部外壁处滑动连接有整体收集盘,整体收集板的内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整体内支架,整体内支架的内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动力马达,该动力马达为整体机构提供运转的动力,带动中部产卵机构进行旋转运动,并利用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保持整体设备外部湿度的效果。
[0008]优选的,中部产卵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部孔洞内壁处的中部内板,中部内板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侧板,中部侧板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收集板,该专利技术内部设置有中部产卵机构,该中部产卵机构内部设置有中部灯体,通过中部灯体使用时产生
热量,并使外壁保持30~37℃之间,且中部产卵机构分内外双层结构,加强中部产卵机构的保温效果。
[0009]优选的,中部产卵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部外板的内壁中轴处转动连接有中部内柱,中部内柱的顶部外壁处开设有中部内槽,中部内柱的顶部外壁处开设有若干个中部外槽,若干个中部外槽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出水板,中部出水板的外壁处开设有若干个中部出水孔,本专利技术内部设置有中部产卵机构,其中中部产卵机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灯体,该中部灯体为430W光强为200μmolm

2s

1的虻虫小太阳灯,可以刺激黑水虻成虫的交配,减少了成虫养殖对阳光的依赖。
[0010]优选的,中部产卵机构还包括开设在中部外板底部外壁处的中部底槽,中部底槽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底板,中部底板的外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中部弹簧,中部弹簧在远离中部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中部小板,黑水虻成虫的交配多发生在早上8点到下午3点之前,高照强度过大也不好,容易引起高温,干燥等不良的环境影响,抑制水虻交配。
[0011]优选的,中部产卵机构还包括滑动连接在中部外板内壁处的若干个中部滑板,中部滑板的内壁底部开设有若干个中部摩擦槽一,中部摩擦槽一的外壁处与中部小板的内壁处固定连接,通过上述装置,在装置旋转时,中部内柱转动带动中部异体进行旋转,并通过剐蹭中部滑板,使中部滑板实现滑动,使中部滑板封闭中部孔洞,避免出现虫卵受离心力的影响,从中部孔洞中抛出,造成浪费的现象。
[0012]优选的,中部产卵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部内柱底部外壁处的若干个中部异体,若干个中部异体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摩擦板,中部摩擦板的外壁处开设有若干个中部摩擦槽二,本专利技术中的产卵集卵装置集成在黑水虻的养殖场地中,采集工作在养殖现场进行,无需转移集卵器,减去中间的过渡工作,当集卵缝中的虫卵密集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转动中部内柱产生离心力使内部虫卵掉落,保证采集时,虫卵的安全,且设备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将内部水分通过中部出水孔甩出整体设备外部,保证整体设备外空气湿度。
[0013]优选的,顶部入水机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入水顶板顶部外壁处的入水薄壁,入水薄壁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入水轴承,入水轴承的内壁处固定连接有入水管道,入水外壁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入水顶盆,入水顶板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入水转动体,入水转动体在远离入水顶板的一端与入水外槽内壁滑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内部设置有入水顶盆,利用黑水虻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黑水虻产卵与空气湿度呈也呈正相关的特点,大多数的卵都产于相对湿度高于60%,因此设备内部设置中部产卵机构来保持空气湿度,当动力马达转动时,利用离心力将内部水分甩处装置外部,保证装置外部空气湿度,且按照黑水虻产卵习性,中部外板外壁有大量中部孔洞,满足黑水虻习惯将卵产在缝隙内部习性。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5]1.该专利技术内部设置有中部产卵机构,该中部产卵机构内部设置有中部灯体,通过中部灯体使用时产生热量,并使外壁保持30~37℃之间,其中,中部外板为半封闭圆柱形,黑水虻可以通过自身尾器深入中部孔洞外内部进行产卵,中部灯体在保证吸引黑水虻前来产卵的同时,也保证黑水虻卵体出母体后有较适宜的温度,提高黑水虻卵体的成活率,且中部产卵机构分内外双层结构,加强中部产卵机构的保温效果。
[0016]2.本专利技术内部设置有入水顶盆,利用黑水虻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黑水虻产卵与
空气湿度呈也呈正相关的特点,大多数的卵都产于相对湿度高于60%,因此设备内部设置中部产卵机构来保持空气湿度,当动力马达转动时,利用离心力将内部水分甩处装置外部,保证装置外部空气湿度,且按照黑水虻产卵习性,中部外板外壁有大量中部孔洞,满足黑水虻习惯将卵产在缝隙内部习性。
[0017]3.本专利技术内部设置有中部产卵机构,其中中部产卵机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灯体,该中部灯体为430W光强为200μmolm

2s

1的虻虫小太阳灯,可以刺激黑水虻成虫的交配,减少了成虫养殖对阳光的依赖,黑水虻成虫的交配多发生在早上8点到下午3点之前,高照强度过大也不好,容易引起高温,干燥等不良的环境影响,抑制水虻交配。
[0018]4.本专利技术中的产卵集卵装置集成在黑水虻的养殖场地中,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包括整体底部机构(1),所述整体底部机构(1)包括有整体底板(101),所述整体底板(101)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整体外支架(102),所述整体外支架(102)在远离整体底板(1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整体收集板(103),所述整体收集板(10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产卵机构(2),所述中部产卵机构(2)包括固定连接在整体收集板(103)顶部外壁处的中部外板(201),所述中部外板(201)的外壁处开设有若干个中部孔洞(202),所述中部外板(201)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中部灯体(203);顶部入水机构(3),所述顶部入水机构(3)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部外板(201)顶部外壁中轴处的入水顶板(301),所述入水顶板(301)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入水外壁(302),所述入水外壁(302)的内壁中轴处开设有入水外槽(3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底部机构(1)还包括开设在整体收集板(103)内壁处的整体收集口(104),所述整体收集板(103)的底部外壁处滑动连接有整体收集盘(105),所述整体收集板(103)的内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整体内支架(106),所述整体内支架(106)的内壁中轴处固定连接有动力马达(1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产卵机构(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部孔洞(202)内壁处的中部内板(204),所述中部内板(204)的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侧板(205),所述中部侧板(205)的顶部外壁处固定连接有中部收集板(2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黑水虻的产卵集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产卵机构(2)还包括固定连接在中部外板(201)的内壁中轴处转动连接有中部内柱(207),所述中部内柱(207)的顶部外壁处开设有中部内槽(208),所述中部内柱(207)的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茂春方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众金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