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及其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847112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将负极极片置于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接着,在负极极片的表面喷淋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使得负极极片被喷淋均匀且完全浸湿负极极片上的活性物质,然后,在负极极片的表面喷淋环状碳酸酯,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即完成对负极极片的预锂化。通过将金属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进行预理化,避免金属锂直接反应,降低成本和安全隐患,并且通过简单的喷淋和烘干实现预理化,工艺简单,加工环境要求低,且不会在负极极片上残留活性锂,以及,该设备通过放卷后经两次喷淋,再烘干收卷的方式实现预理化,设备的使用简单,加工时效性快,极大降低成本,缩短预理化周期,适合规模化生产。适合规模化生产。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及其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及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使用寿命长、电压高和安全性能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和交通运输领域。随着科技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等已经无法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锂离子电池主要由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组成。首次充电时(即化成),正极脱出来的锂离子在负极由于形成SEI膜等会有一定量的锂损失,从而导致电池首次效率降低,影响电池容量和能量密度。为了解决由于SEI膜形成导致的Li离子损失,行业内采取补锂的方式。
[0003]通常情况下,会选择在电池正极侧或负极侧引入高含锂量物质,由于预锂化主要应对负极表面的SEI膜锂耗,负极补锂是最常见的预理化手段,负极补锂包括添加负极补锂剂、对负极化学预锂处理、对负极电化学预锂处理等细分路径。首先可以想到的方法就是向负极中添加还原锂粉,鉴于锂具备高达3860mAh/g的容量,通常少量添加即可以达到补锂效果,公开于2020年的专利CN111370657A描述了对多种含锂化合物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作为补锂剂的适用性的方法。该工作制备的补锂剂包括过氧化锂、氮化锂、乙炔锂等,表面处理可形成碳酸锂、亚硫酸锂、草酸锂等包覆层,但是锂粉也有相当程度的安全隐患,其生产、运输、适配溶剂和粘结剂应用的标准非常严格;化学预锂化使用还原性非常强的含锂反应物添加剂处理负极,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将活性锂输运至负极材料,化学补锂剂对负极进行处理可以做到相对较高的均匀性;控制处理时间就可以起到调控预锂化程度的作用,所以其预锂化效果也较好。当然化学补锂剂的活性也很高,溶液遇潮湿空气易迅速燃烧,一旦受热膨胀容易导致爆炸,其生产、储运、应用,以及对电极粘结剂等的选择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电化学预锂化指将锂箔

电解液

负极组成系统,外加电压使得锂离子主动经过电解液扩散至负极并完成预锂化过程的方法,CN107658428A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补锂装置及补锂方法,通过将待补锂负极极片、带状锂源分别与电源负极、正极连接,并将带状固体电解质贴合于带状锂源和待补锂负极极片之间,依靠电化学反应,从而使负极极片实现补锂。该方法工艺较为复杂,且采用的锂带制备困难,成本较高,锂箔和预锂化后的负极都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这也使得环境、储运等等条件都受到限制。
[0004]因此,急需一种能有效提升电池性能,起到补锂效果,同时保证补锂过程中的安全性,操作简便性的补锂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及其设备,其能有效提升电池性能,起到补锂效果,同时,保证了补锂过程中的安全性,并且操作简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将负极极片置于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接着,在负极极片的表面喷淋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使得负极极片被喷淋均匀且完全浸湿负极极片上的活性物质,然后,在负极极片的表面喷淋环状碳酸酯,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即完成对负极极片的预锂化。
[000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金属锂为锂粉、锂丝、锂锭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0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干燥低温的环境为湿度<2%,霜点为

30℃以下的干燥低温环境。
[00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中,金属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5

50)。
[00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中,其有机溶剂由溶剂A和溶剂B组成,溶剂A为联苯、萘、蒽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B为链状碳酸酯。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溶剂A和溶剂B的体积比为1:(1

5)。
[00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负极极片为天然石墨负极极片、人造石墨负极极片、中间相碳微球负极极片。
[0014]一种可用于前述述的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的设备,包括有机架、控制模块、放卷装置、收卷装置、第一喷淋装置、第二喷淋装置以及干燥箱;该控制模块设置在机架上;该放卷装置设置在机架的一端并与控制模块连接,该放卷装置上卷绕有负极极片;该收卷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另一端并与控制模块连接,该负极极片的一端与收卷装置连接并由收卷装置控制负极极片的收卷;该第一喷淋装置和第二喷淋装置均设置在机架上并均与控制模块连接,且该第一喷淋装置位于放卷装置的上方并靠近机架的一端,该第二喷淋装置位于收卷装置的上方并靠近机架的另一端;该干燥箱设置在机架上并与控制模块连接,且该干燥箱位于第二喷淋装置与收卷装置之间,该干燥箱具有一供负极极片通过的干燥空间。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回收箱和第二回收箱,该第一回收箱位于第一喷淋装置的下方,该第二回收箱位于第二喷淋装置的下方。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收卷装置的收卷速度为0.5

1m/h。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0018]通过将金属锂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再进行预理化,避免金属锂直接反应,降低成本和安全隐患,并且通过简单的喷淋和烘干实现预理化,工艺简单,加工环境要求低,且不会在负极极片上残留活性锂,以及,该设备通过放卷后经两次喷淋,再烘干收卷的方式实现预理化,设备的使用简单,加工时效性快,极大降低成本,缩短预理化周期,提高了过程的一致性,适合规模化生产。
[0019]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实施例1的循环次数与容量保持率趋势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可用于石墨负极片预锂化之设备的正视图。
[0022]附图标识说明:
[0023]10、放卷装置
ꢀꢀꢀꢀꢀꢀꢀꢀꢀꢀꢀꢀ
20、收卷装置
[0024]30、第一喷淋装置
ꢀꢀꢀꢀꢀꢀꢀꢀ
40、第二喷淋装置
[0025]50、干燥箱
ꢀꢀꢀꢀꢀꢀꢀꢀꢀꢀꢀꢀꢀꢀ
61、负极极片
[0026]70、第一回收箱80、第二回收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将负极极片置于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所述干燥低温的环境为湿度<2%,霜点为

30℃以下的干燥低温环境,所述负极极片为天然石墨负极极片、人造石墨负极极片、中间相碳微球负极极片;接着,在负极极片的表面喷淋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使得负极极片被喷淋均匀且完全浸湿负极极片上的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金属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负极极片置于干燥低温的环境中,接着,在负极极片的表面喷淋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使得负极极片被喷淋均匀且完全浸湿负极极片上的活性物质,然后,在负极极片的表面喷淋环状碳酸酯,最后,在干燥箱中干燥,即完成对负极极片的预锂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锂为锂粉、锂丝、锂锭中的一种或两种及两种以上的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低温的环境为湿度<2%,霜点为

30℃以下的干燥低温环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中,金属锂与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1:(25

5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解有金属锂的有机溶液中,其有机溶剂由溶剂A和溶剂B组成,溶剂A为联苯、萘、蒽中的一种或多种,溶剂B为链状碳酸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石墨负极片的预锂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A和溶剂B的体积比为1:(1

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负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宏芳白宇俞征斌滕克军赵东辉周鹏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翔丰华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