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上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07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上的用途,具体涉及一种多杀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的组合物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的用途,其中多杀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1~1:9。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可以有效防治甘蓝甜菜夜蛾,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值得在产业上推广。值得在产业上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上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上的用途。

技术介绍

[0002]多杀霉素属大环内酯类无公害高效生物杀虫剂,其有效成份多杀霉素是一种微生物代谢产生的纯天然活性物质,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和安全性,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主要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与其它各类杀虫剂不存在交互抗性。
[0003]氯虫苯甲酰胺,英文名Chlorantraniliprole,多杀霉素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使其过度释放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内储存的钙离子,引起害虫肌肉调节功能衰弱,影响昆虫行为,使其迅速停止取食,最终致死。其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和内吸传导性,进入植株的药剂沿木质部传导至未施药的其他部位,有利于保护新生组织;以胃毒为主,触杀作用次之;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该产品目前主要用于防治水稻害虫,尤其对其他水稻杀虫剂已经有抗性的害虫更有特效,如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对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甲也有很好的防治。
[0004]甘蓝甜菜夜蛾是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它可为害甘蓝、白菜、萝卜、菠菜、胡萝卜等多种蔬菜。在昆虫分类中属于鳞翅目的夜蛾科。另外一个很普遍的名字称为甘蓝夜盗虫。
[0005]主要以幼虫危害作物的叶片,初孵化时的幼虫围在一起于叶片背面进行为害,白天不动,夜晚活动啃食叶片,而残留下表皮,到大龄的(4龄以后),白天潜伏在叶片下,菜心、地表或根周围的土壤中,夜间出来活动,形成暴食。严重时,往往能把叶肉吃光,仅剩叶脉和叶柄,吃完一处再成群结队迁移为害,包心菜类常常有幼虫钻入叶球并留了不少粪便,污染叶球,还易引起腐烂。
[0006]因为甜菜夜蛾世代重叠,能以各种虫态越冬,生存性及抗药性强,随着大棚蔬菜种植的增加,害虫繁殖更为严重,一旦爆发,难以防治,种植者只能不断加大农药使用量来达到防治效果,就造成了抗药性的产生和残留超标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将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多杀霉素进行混配,可以提高防治效果,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并且对有益生物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上的用途,旨在解决现有抗性严重、农药施用过量、残留超标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10]一种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上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由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助剂组成,制成悬浮剂,其中多杀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1~1:9,优选的重量比为1:9。
[0011]进一步地,多杀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5%~50%,优选的含
量为20%。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助剂选自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增稠剂、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3]进一步地,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有效成分用量为24~36克/公顷,优选的用药量为30~36克/公顷。
[0014]进一步地,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用水量为450~750升/公顷,优选的用水量为675~750升/公顷。
[0015]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百分百组分及含量:多杀霉素1%~10%、氯虫苯甲酰胺5%~40%、分散剂1%~10%、润湿剂1%~10%、消泡剂0.01%~2%、增稠剂0.2~2%、防冻剂0~10%、防腐剂0~1%、水余量。
[0016]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甘蓝甜菜夜蛾有明显增效,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低毒高效,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3)兼有速效和长效;(4)延缓了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百分含量比,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
[0018]先将助剂、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水投入搅拌罐中高速剪切,充分分散后,形成初分散液;再通过隔膜泵输送至砂磨机中进行粉碎,调节砂磨进料速度,确认粒度符合要求;最后将浆料输送至调制釜中,添加增稠剂、消泡剂,调节物料粘度,取样进行质量检测,得到成品。
[0019]应用实施例一
[0020]实施例1 20%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1]92%多杀霉素原药折百2%、95%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折百18%、聚羧酸盐3%、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2%、乙二醇5%、黄原酸胶0.3%、硅酸镁铝0.4%、有机硅酮消泡剂0.3%、苯甲酸钠0.3%、水余量,制得20%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2]实施例2 20%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3]92%多杀霉素原药折百2%、95%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折百18%、木质素磺酸盐3%、烷基糖苷2.5%、丙三醇4%、聚乙烯醇0.2%、白炭黑1%、C10

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0.2%、苯甲酸钠0.3%、水余量,制得20%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4]实施例3 40%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5]92%多杀霉素原药折百4%、95%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折百36%、EO

PO嵌段共聚物1.5%、烷基萘磺酸盐2.5%、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1.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丙二醇3%、羧甲基纤维素0.4%、硅酸镁铝0.5%、C8

10脂肪醇类0.3%、冰醋酸0.2%、水余量,制得40%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6]实施例4 50%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7]92%多杀霉素原药折百5%、95%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折百45%、EO

PO嵌段共聚物2%、聚羧酸盐1.5%、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1.5%、脂肪胺聚氧乙烯醚1.5%、乙二醇4%、硅酸镁铝0.4%、有机硅酮消泡剂0.2%、苯甲酸钠0.3%、水余量,制得50%多杀霉素
·
氯虫苯
甲酰胺悬浮剂。
[0028]实施例5 6%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29]92%多杀霉素原药折百1%、95%氯虫苯甲酰胺原药折百5%、苯乙烯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1.5%、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酸钠1%、丙二醇4%、黄原酸胶0.2%、白炭黑1%、C8

10脂肪醇类0.2%、柠檬酸0.3%、苯甲酸钠0.3%、水余量,制得6%多杀霉素
·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0030]实施应用例二:
[0031]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及混配对甘蓝甜菜夜蛾室内联合毒力测定实验
[0032]供试靶标:甘蓝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
ü
bner),系田间采集卵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物用于防治甘蓝甜菜夜蛾上的用途,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由多杀霉素、氯虫苯甲酰胺,助剂组成,制成悬浮剂,其中多杀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1~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多杀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的重量比为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多杀霉素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通曹巧利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