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灭蝇胺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700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灭蝇胺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的应用。所述的悬浮组合物由灭蝇胺、溴氰菊酯、助剂组成,制成悬浮剂,其中灭蝇胺与溴氰菊酯的重量比为10:1~14:1。本发明专利技术悬浮组合物弥补了目前葱斑潜蝇无混配组合物农药可用的市场空白,对大葱斑潜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延缓了抗药性,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农民的用药成本,同时利于环境、食物安全环保。食物安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灭蝇胺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
,具体涉及一种含灭蝇胺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灭蝇胺为三嗪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对双翅目幼虫有特殊活性,可以诱使双翅目幼虫和蛹在形态上发生畸变,成虫羽化不全或受抑制。用于控制动物厩舍内的苍蝇以及防治黄瓜、茄子、四季豆、叶菜类和花卉上的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害虫。
[0003]溴氰菊酯是菊酯类杀虫剂中毒力最高的一种,对害虫的毒效可达滴滴涕的100倍,西维因的80倍,马拉硫磷的550倍,对硫磷的40倍。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触杀作用迅速,击倒力强,没有熏蒸和内吸作用,在高浓度下对一些害虫有驱避作用。持效期长(7~12天)。配制成乳油或可湿性粉剂,为中等杀虫剂。杀虫谱广,对鳞翅目、直翅目、缨翅目、半翅目、双翅目、鞘翅目等多种害虫有效,但对螨类、介壳虫、盲蝽象等防效很低或基本无效,还会刺激螨类繁殖,在虫螨并发时,要与专用杀螨剂混用。
[0004]葱斑潜蝇,大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 Kato)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潜叶蝇类害虫,主要为害大葱、韭菜、洋葱等百合科葱属植物,以大葱受害最重。其幼虫、成虫均可为害,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为主,叶肉被取食后,仅剩两层表皮,呈现白色线状条斑,形成潜道,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的光合作用;并且雌成虫的产卵器可刺破叶片,由此造成的机械损伤为病原物侵入提供了重要途径。目前生产中防治该虫害主要以化学杀虫剂为主。分布在中国的华北、西北地区,在辽宁省南部及华北地区1年发生4

5代,江西省12

13代,福建省13

15代,广东省18代,且世代重叠发生。以蛹越冬或越夏。成虫活泼,飞翔于葱株间或栖息于叶筒端。幼虫在叶组织中的隧道内能自由进退,并在叶筒内外迁移为害部位。
[0005]针对葱斑潜蝇,现有防治的产品很少,主要为灭蝇胺可湿性粉剂、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因为使用产品单一,且产品少,害虫容易产生严重的抗药性,且害虫爆发时世代重叠,导致农民在用药过程中用药量越来越大,如何提供一种防治效果好,尤其对抗性害虫有较好防效的农药为本
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申请人通过不断创新,将两种作用机理完全不同的药剂进行混配,可从多方面对害虫共同作用,达到有效防治害虫的目的,尤其针对抗性害虫,兼具速效与持效。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降低残留量、降低安全间隔期,让食用者更安全。因此,灭蝇胺与溴氰菊酯混配在农业生产上是值得推广应用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灭蝇胺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的应用,其可以有效防治葱斑潜蝇,兼具速效与持效,对抗性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降低残留量、降低安全间隔期。
[0008]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含灭蝇胺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悬浮组合物由灭蝇胺、溴氰菊酯,助剂组成,制成悬浮剂,其中灭蝇胺与溴氰菊酯的重量比为10:1~14:1,优选的重量比为37:3。
[0010]进一步地,悬浮组合物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110~600克/升,优选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400克/升。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助剂选自分散剂、润湿剂、防冻剂、防腐剂、消泡剂、增稠剂、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地,悬浮组合物有效成分用药量为60~120克/公顷,优选的用药量为90~120克/公顷。
[0013]进一步地,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用水量为450~750升/公顷,优选的用水量为600~750升/公顷。
[0014]悬浮剂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百分百组分及含量:灭蝇胺100~560克/升、溴氰菊酯7~55克/升、分散剂10~100克/升、润湿剂10~100克/升、消泡剂1~20克/升、增稠剂2~30克/升、防冻剂0~100克/升、水余量。
[0015]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1)与单剂相比,该组合物对葱斑潜蝇有明显增效,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2)低毒高效,减少了农药用药量,降低了农药在作物上的残留量,安全间隔期短;(3)兼有速效和长效;(4)延缓了害虫抗药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
[0017]应用实施例一
[0018]实施例1 40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19]95%灭蝇胺原药389.47克、98%溴氰菊酯原药30.61克、烷基萘磺酸盐甲醛聚合物15克、聚羧酸盐15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克、烷基糖苷10克、乙二醇30克、黄原酸胶1.5克、硅酸镁铝2克、有机硅酮2克、苯甲酸钠5克、水加至1000克,制得40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20]实施例2 40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21]95%灭蝇胺原药389.47克、98%溴氰菊酯原药30.61克、烷基萘磺酸盐20克、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20克、丙二醇40克、羧甲基纤维素3克、C8

10脂肪醇类0.8克、苯甲酸钠5克、白炭黑5克、水加至1000克,制得40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22]实施例3 11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23]95%灭蝇胺原药105.26克、98%溴氰菊酯原药10.20克、聚羧酸盐20克、多芳基酚基聚氧乙烯醚10克、丙二醇50克、羧甲基纤维素2克、C10

20饱和脂肪酸类化合物0.5克、水加至1000克,制得11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24]实施例4 60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25]95%灭蝇胺原药589.47克、98%溴氰菊酯原药40.82克、木质素磺酸盐20克、EO

PO嵌段共聚物10克、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0克、丙三醇40克、硅酸镁铝1克、苯甲酸钠2克、有机硅酮消泡剂3克、水加至1000克,制得600克/升灭蝇胺
·
溴氰菊酯悬浮剂。
[0026]实施应用例二:
[0027]灭蝇胺、溴氰菊酯及混配对葱斑潜蝇室内联合毒力测定实验
[0028]1试验目的
[0029]在室内测定灭蝇胺与溴氰菊酯及其不同混配组合对葱斑潜蝇的毒力,并进行增效作用评价,明确二者的适配性,为灭蝇胺与溴氰菊酯混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0030]2实验条件
[0031]2.1供试靶标
[0032]大葱斑潜蝇(Liriomyza chinensis Kato)成虫采自山东省泰安市范镇田庄种植大葱叶片,采集后室内用大葱苗饲养繁殖。
[0033]2.2培养条件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灭蝇胺的悬浮组合物用于防治葱斑潜蝇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悬浮组合物由灭蝇胺、溴氰菊酯,助剂组成,制成悬浮剂,其中灭蝇胺与溴氰菊酯的重量比为10:1~1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灭蝇胺与溴氰菊酯的重量比为37: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灭蝇胺与溴氰菊酯的有效活性成分含量为11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通曹巧利冯塔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