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
[0001]本申请涉及光伏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其中,光伏电站能否安全稳定地运行与光伏支架基础密不可分,在光伏电站中,光伏支架基础的数量庞大,直接投资占比高达15.7%,为了降低基础工程量、节约工程投资,采用经济合理的光伏支架基础至关重要。然而,在光伏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光伏支架的基础设计和施工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0003]相比于普通基础,光伏支架基础的结构尺寸小、埋深浅、承载能力低,因此,光伏支架基础的结构承载能力与稳定性极易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尤其是在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的荒漠地区。具体的,荒漠地区多为砂砾石地质,其浅层表土多为荒漠土,下伏松散砂砾石,土质松散,工程力学性质较差,此外,荒漠地区的风力较大,光伏支架基础长期在风力的作用下摆动,容易引起桩周表土松动,导致上部结构失稳。另外,传统的光伏支架基础还存在着安装复杂、施工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桩身(100),所述桩身(100)呈圆柱状,所述桩身(100)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桩身(100)具有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光面段(110)、限位段(120)和注浆段(130),所述桩身(100)的限位段(120)处设置有螺旋肋片(121),所述桩身(100)上端的顶面或者侧面设置有连通所述桩身(100)内部空间并用于注浆的注浆口,所述桩身(100)的注浆段(130)处间隔设置有多个连通所述桩身(100)内部空间的出浆孔(1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桩头(200),所述桩头(200)设置于所述桩身(100)的底部,所述桩头(200)为尖端朝下的锥形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00)的内部竖向设置有输送管(300),所述输送管(300)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注浆口,所述输送管(300)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桩身(100)的限位段(120)的下端并连通于所述桩身(100)的注浆段(130)的内部,所述输送管(300)的侧壁与所述桩身(100)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输送管(300)的下端对应所述输送管(300)的侧壁与所述桩身(100)的侧壁之间的间隙设置有环形挡板(40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砂砾石地质的光伏支架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100)的注浆段(130)的内部竖向设置有阻挡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兆辉,刘建坤,李智健,任志凤,常丹,闫一辉,牛巍崴,南霁云,毛湘,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