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938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装置;所述多孔基体一面被构造为进液面,所述多孔基体具有开口位于其另一相对面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内壁形成为雾化面,所述凹腔的口径自所述多孔基体的另一相对面朝向所述进液面逐渐变小;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体和与其电连接的导电组件,所述发热体嵌设于所述雾化面上并与所述雾化面贴合,且所述发热体的形状与所述雾化面的形状基本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雾化芯的雾化效果,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器
,具体涉及到一种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产生装置内一般设有雾化芯,雾化芯用于将油雾化成气溶胶以供用户吸食。因此,雾化芯的雾化效果直接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雾化芯一般包括发热面和进油面,现有的雾化芯的发热膜一般附着于发热面上,并呈水平方式布置。发热面与进油面之间的距离取决于基体的厚度,当基体的厚度较厚时,雾化芯的雾化效果不理想,用户的吸食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芯及其制作方法以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旨在于解决目前的雾化芯的雾化效果不理想,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雾化芯,包括多孔基体和发热装置;所述多孔基体一面被构造为进液面,所述多孔基体具有开口位于其另一相对面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内壁形成为雾化面,所述凹腔的口径自所述多孔基体的另一相对面朝向所述进液面逐渐变小;所述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体和与其电连接的导电组件,所述发热体嵌设于所述雾化面上并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芯,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孔基体,其一面被构造为进液面,所述多孔基体具有开口位于其另一相对面的凹腔,所述凹腔的内壁形成为雾化面,所述凹腔的口径自所述多孔基体的另一相对面朝向所述进液面逐渐变小;发热装置,包括发热体和与其电连接的导电组件,所述发热体嵌设于所述雾化面上并与所述雾化面贴合,且所述发热体的形状与所述雾化面的形状基本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空心球面,所述空心球面具有用于供雾化后的气溶胶通过的微孔,所述气溶胶通过所述微孔后朝向所述开口流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螺旋部和第二螺旋部,所述第一螺旋部与所述第二螺旋部自所述开口朝向所述进液面螺旋,且所述第一螺旋部与所述第二螺旋部的螺旋方向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螺旋部与所述第二螺旋部均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旋部以及所述第二螺旋部的各自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螺旋部与所述第二螺旋部的各自另一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基体的另一相对面构造有两个支撑面,两个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斌聂革宋文正李俊辉胡勇齐丁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