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685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5
一种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和方法,包含有具有条梁(1)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设置在条梁(1)之间的网片(93)、用于对网片(93)进行中间介质斑点原料液体喷射的喷头嘴(98),通过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实现了对涵洞内壁涂层施工作业,通过网片(93)和喷头嘴(98),实现了在涵洞内壁上制得中间介质斑点,实现了在涵洞内壁上预制对涵洞内壁涂层体原料产生作用的中间介质层体,解决了对都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抹平之间把混凝土砂浆涂抹在涵洞内壁上、由于涵洞内壁的内部湿度较高、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砂浆的凝固和与涵洞内壁的附着作用力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涵洞内壁涂层施工效果。洞内壁涂层施工效果。洞内壁涂层施工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和方法,尤其是一种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雨水和污水分流施工时,当遇到涵洞时,需要对涵洞内壁涂层进行施工,从而对涵洞内壁进行完善修复,延长涵洞的使用寿命,因此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是一种重要的建筑部件,在现有的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中,还都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抹平之间把混凝土砂浆涂抹在涵洞内壁上,由于涵洞内壁的内部湿度较高,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砂浆的凝固和与涵洞内壁的附着作用力,从而影响了涵洞内壁涂层施工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涵洞内壁上预制对涵洞内壁涂层体原料产生作用的中间介质层体的技术特征,对都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抹平之间把混凝土砂浆涂抹在涵洞内壁上、由于涵洞内壁的内部湿度较高、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砂浆的凝固和与涵洞内壁的附着作用力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在技术层面上进行有效的探索研究,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基于申请人于2023年2月19日提供的具有工作过程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技术交底书、通过检索得到相近的专利文献和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专利技术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客体是一种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方法。
[0004]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和方法,因此提高了涵洞内壁涂层施工效果。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包含有具有条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设置在条梁之间的网片、用于对网片进行中间介质斑点原料液体喷射的喷头嘴。
[0006]由于设计了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网片和喷头嘴,通过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实现了对涵洞内壁涂层施工作业,通过网片和喷头嘴,实现了在涵洞内壁上制得中间介质斑点,实现了在涵洞内壁上预制对涵洞内壁涂层体原料产生作用的中间介质层体,解决了对都是使用混凝土砂浆抹平之间把混凝土砂浆涂抹在涵洞内壁上、由于涵洞内壁的内部湿度较高、从而影响了混凝土砂浆的凝固和与涵洞内壁的附着作用力的技术问题,因此提高了涵洞内壁涂层施工效果。
[0007]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在涵洞内壁上预制对涵洞内壁涂层体原料产生作用的中间介质层体的方式把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网片和喷头嘴相互联接。
[000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按照在涵洞内壁上制得中间介质斑点的方式把网片和喷头嘴与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联接。
[0009]本专利技术设计了,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齿条、齿轮、动力电机、爬行架、制动螺杆、输送管、仓斗、平铺螺旋轴、平铺板和扭力弹簧。
[0010]以上四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对涵洞内壁涂层进行分步分层施工作业,保证了涵洞内壁涂层的外层涂层体的成形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网片和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滑动杆、导向辊、外置架和卷收筒。
[001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喷头嘴和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移动座和卷扬机。
[0013]以上两个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其它部件的集成安装,扩展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外置架上分别设置有条梁、卷收筒和卷扬机,在条梁上分别设置有齿条、爬行架、滑动杆和导向辊并且在齿条和爬行架之间设置有齿轮,在齿轮与爬行架之间设置有动力电机并且在爬行架与条梁之间设置有制动螺杆,在爬行架上分别设置有仓斗和平铺板并且在仓斗与爬行架之间设置有输送管,在平铺板与爬行架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并且在仓斗中设置有平铺螺旋轴,网片分别设置在滑动杆、导向辊和卷收筒上并且在卷扬机与条梁之间设置有移动座,在移动座与网片之间设置有喷头嘴。
[0015]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条梁、齿条、齿轮、动力电机、爬行架、制动螺杆、输送管、仓斗、平铺螺旋轴、平铺板、扭力弹簧、网片、滑动杆、导向辊、外置架、卷收筒、移动座、喷头嘴和卷扬机,组成了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技术方案,解决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问题。
[0016]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网片设置为具有网孔的塑料网片并且网片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滑动杆联接,网片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卷收筒环绕式联接并且网片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向辊接触式联接,网片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喷头嘴相对应分布。
[0017]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的涵洞内壁涂层的内层涂层体的点状态分布,使涵洞内壁涂层的外层涂层体产生内收作用力。
[0018]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喷头嘴设置为胶液喷管并且喷头嘴的端口部设置为与移动座联接,喷头嘴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网片相对应分布并且喷头嘴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管道与胶液泵联接。
[0019]以上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在于:实现了把中间介质斑点原料液体分布在网片上作业。
[0020]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在条梁的梁部的内侧面内部设置有容纳槽体并且在梁部的下端头设置有插装孔体,梁部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齿条联接并且梁部的内侧面外部设置为与制动螺杆接触式联接,梁部的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爬行架和移动座嵌入式联接并且梁部的外端端面上端部设置为与外置架联接,梁部的上端头设置为与导向辊转动式联接并且容纳槽体设置为与滑动杆联接,插装孔体设置为与叉车的叉爪联接并且梁部设置为工字形台状体,梁部的外凸缘体分别设置为与爬行架和移动座嵌入式联接并且容纳槽体设置为U字形开口体,插装孔体设置为矩形孔状体。
[0021]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齿条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条梁联接并且齿条的外端端面部设置
为与齿轮啮合式联接。
[002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齿轮设置为柱式齿轮并且齿轮设置为与齿条啮合式联接,齿轮的外端轴头设置为与爬行架转动式联接并且齿轮的外端轴头设置为与动力电机的端轴联接。
[002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动力电机的端轴设置为与齿轮联接并且动力电机的壳体设置为与爬行架联接。
[0024]本专利技术设计了,爬行架设置为包含有横条部、内块部、第一竖条部和第二竖条部并且横条部的内端端面端头内部设置为与内块部联接,横条部的下端端面其中一个端部设置为与第一竖条部联接并且横条部的下端端面其中另一个端部设置为与第二竖条部联接,横条部的内端端面端头外部设置为与条梁容纳式联接并且横条部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输送管联接,横条部的端头设置为与齿轮转动式联接并且横条部的外端端面端头部设置为与动力电机联接,内块部设置为与制动螺杆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竖条部的上部和第二竖条部的上部分别设置为与仓斗联接,第一竖条部的下部和第二竖条部的下部分别设置为与平铺板转动式联接并且第一竖条部的下部和第二竖条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其特征是:包含有具有条梁(1)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设置在条梁(1)之间的网片(93)、用于对网片(93)进行中间介质斑点原料液体喷射的喷头嘴(9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涵洞内壁上预制对涵洞内壁涂层体原料产生作用的中间介质层体的方式把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网片(93)和喷头嘴(98)相互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按照在涵洞内壁上制得中间介质斑点的方式把网片(93)和喷头嘴(98)与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联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其特征是: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设置为还包含有齿条(2)、齿轮(3)、动力电机(4)、爬行架(5)、制动螺杆(6)、输送管(7)、仓斗(8)、平铺螺旋轴(9)、平铺板(91)和扭力弹簧(92),或,还包含有第一附件装置并且第一附件装置设置在网片(93)和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之间,第一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滑动杆(94)、导向辊(95)、外置架(90)和卷收筒(96),或,还包含有第二附件装置并且第二附件装置设置在喷头嘴(98)和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本体之间,第二附件装置设置为包含有移动座(97)和卷扬机(9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其特征是:在外置架(90)上分别设置有条梁(1)、卷收筒(96)和卷扬机(99),在条梁(1)上分别设置有齿条(2)、爬行架(5)、滑动杆(94)和导向辊(95)并且在齿条(2)和爬行架(5)之间设置有齿轮(3),在齿轮(3)与爬行架(5)之间设置有动力电机(4)并且在爬行架(5)与条梁(1)之间设置有制动螺杆(6),在爬行架(5)上分别设置有仓斗(8)和平铺板(91)并且在仓斗(8)与爬行架(5)之间设置有输送管(7),在平铺板(91)与爬行架(5)之间设置有扭力弹簧(92)并且在仓斗(8)中设置有平铺螺旋轴(9),网片(93)分别设置在滑动杆(94)、导向辊(95)和卷收筒(96)上并且在卷扬机(99)与条梁(1)之间设置有移动座(97),在移动座(97)与网片(93)之间设置有喷头嘴(98)。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其特征是:网片(93)设置为具有网孔的塑料网片并且网片(93)的其中一个端头设置为与滑动杆(94)联接,网片(93)的其中另一个端头设置为与卷收筒(96)环绕式联接并且网片(93)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导向辊(95)接触式联接,网片(93)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喷头嘴(98)相对应分布,或,喷头嘴(98)设置为胶液喷管并且喷头嘴(98)的端口部设置为与移动座(97)联接,喷头嘴(98)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网片(93)相对应分布并且喷头嘴(98)的输入端口部设置为通过管道与胶液泵联接。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雨水和污水分流的涵洞内壁涂层施工装置,其特征是:在条梁(1)的梁部(11)的内侧面内部设置有容纳槽体(12)并且在梁部(11)的下端头设置有插装孔体(13),梁部(11)的外侧面部设置为与齿条(2)联接并且梁部(11)的内侧面外部设置为与制动螺杆(6)接触式联接,梁部(11)的外端端面部分别设置为与爬行架(5)和移动座(97)嵌入式联接并且梁部(11)的外端端面上端部设置为与外置架(90)联接,梁部(11)的上
端头设置为与导向辊(95)转动式联接并且容纳槽体(12)设置为与滑动杆(94)联接,插装孔体(13)设置为与叉车的叉爪联接并且梁部(11)设置为工字形台状体,梁部(11)的外凸缘体分别设置为与爬行架(5)和移动座(97)嵌入式联接并且容纳槽体(12)设置为U字形开口体,插装孔体(13)设置为矩形孔状体,或,齿条(2)的内端端面部设置为与条梁(1)联接并且齿条(2)的外端端面部设置为与齿轮(3)啮合式联接,或,齿轮(3)设置为柱式齿轮并且齿轮(3)设置为与齿条(2)啮合式联接,齿轮(3)的外端轴头设置为与爬行架(5)转动式联接并且齿轮(3)的外端轴头设置为与动力电机(4)的端轴联接,或,动力电机(4)的端轴设置为与齿轮(3)联接并且动力电机(4)的壳体设置为与爬行架(5)联接,或,爬行架(5)设置为包含有横条部(51)、内块部(52)、第一竖条部(53)和第二竖条部(54)并且横条部(51)的内端端面端头内部设置为与内块部(52)联接,横条部(51)的下端端面其中一个端部设置为与第一竖条部(53)联接并且横条部(51)的下端端面其中另一个端部设置为与第二竖条部(54)联接,横条部(51)的内端端面端头外部设置为与条梁(1)容纳式联接并且横条部(51)的中间部设置为与输送管(7)联接,横条部(51)的端头设置为与齿轮(3)转动式联接并且横条部(51)的外端端面端头部设置为与动力电机(4)联接,内块部(52)设置为与制动螺杆(6)螺纹式联接并且第一竖条部(53)的上部和第二竖条部(54)的上部分别设置为与仓斗(8)联接,第一竖条部(53)的下部和第二竖条部(54)的下部分别设置为与平铺板(91)转动式联接并且第一竖条部(53)的下部和第二竖条部(54)的下部分别设置为与扭力弹簧(92)接触式联接,横条部(51)设置为内端端面端头外部具有凸字形槽体的梁状体并且横条部(51)的凸字形槽体设置为与条梁(1)联接,内块部(52)设置为矩形片状体并且第一竖条部(53)和第二竖条部(54)分别设置为矩形梁状体,或,制动螺杆(6)设置为六角螺栓并且制动螺杆(6)设置为与爬行架(5)螺纹式联接,制动螺杆(6)的内端头设置为与条梁(1)接触式联接,或,输送管(7)设置为 混凝土输送砂浆泵胶管并且输送管(7)的端口部设置为与爬行架(5)联接,输送管(7)的输出端口部设置为与仓斗(8)相对应分布,或,仓斗(8)设置为上端具有曲腔部的斗状体并且仓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吕士东解庆贺秦鹏毕研美田金张翔飞孙启河李文鹏周述美张宝金卢虎强苏衍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