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78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包括多个第1框架部、第2框架部以及冲击吸收构件,第2框架部具有第1壁部和第2壁部,冲击吸收构件具有第1梁部、第2梁部以及波形板部,波形板部具有第1斜撑部、第2斜撑部、第1顶部以及第2顶部,波形板部分别至少设于第2框架部的与相邻的两个第1框架部连接的区域。连接的区域。连接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由下边梁、横梁等构造构件构成的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寻求用于吸收碰撞时的冲击的能量吸收性能。作为冲击吸收构造,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在车身侧部和底盘之间安装有锯齿状的连结构件的构造。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具有前壁、后壁和弯曲的侧壁的中空部的内方设有X字状的加强用肋的保险杠托架。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开第2002

087321号公报
[0006]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许出愿公开第2006

33524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作为能量吸收性能的评价方法,有通过使车辆与柱碰撞来评价能量吸收性能的侧面柱撞试验。在侧面柱撞试验中,预先规定使车辆的哪部分与柱碰撞。因此,在担保作为汽车而要求的能量吸收性能的观点方面,优选在与柱接触的位置配置横梁。
[0009]另一方面,在实际发生的汽车的侧面碰撞时,也有时在相邻的两个横梁之间等的未配置横梁的部位发生碰撞。在这样的侧面碰撞时,对于车身下部构造不仅要求能量吸收性能,还要求抑制下边梁等构造构件向车内侧的进入量。特别是,由于近年来的电动汽车采用在地板下搭载电池的车身布局,因此减少碰撞时的构造构件向车内侧的进入量的做法也会有助于电池的保护功能的进一步提升。此外,不仅在横梁间的侧面碰撞的情况下,而且例如在对前纵梁间的防撞梁的碰撞时也同样产生与上述那样的构造构件向车内侧的进入相关的问题。因而,优选的是,无论任何碰撞方向,在碰撞时能够抑制构造构件向车内侧的变形。
[0010]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构造是利用锯齿状的连结构件将碰撞载荷向下边梁传递的构造,而不是抑制下边梁的变形自身的构造。专利文献2的保险杠托架作为碰撞盒发挥功能,不是抑制碰撞时的构造构件向车内侧的变形的构造。
[0011]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减少碰撞时的构造构件向车内侧的进入量。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3]解决上述问题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车身下部构造包括:多个第1框架部,其隔开间隔地配置;第2框架部,其以在从车高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框架部的轴向成为法线方向的方式延伸且具有中空部;以及冲击吸收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2框架部的中空部内,所述第2框架部具有第1壁部和与所述第1壁部相对的第
2壁部,所述第1壁部连接于所述第1框架部的轴向的车外侧端面,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第1梁部,其沿着所述第2框架部的轴向延伸;第2梁部,其与所述第1梁部相对;以及波形板部,其在所述第1梁部和所述第2梁部之间连接于该第1梁部和该第2梁部,所述第1梁部连接于所述第2框架部的所述第1壁部,所述第2梁部连接于所述第2框架部的所述第2壁部,所述波形板部具有:第1斜撑部,其向从所述第2梁部朝向所述第1梁部的方向延伸;第2斜撑部,其向从所述第1梁部朝向所述第2梁部的方向延伸;第1顶部,其是所述第1斜撑部与所述第2斜撑部的靠所述第1梁部侧的连接部;以及第2顶部,其是所述第1斜撑部与所述第2斜撑部的靠所述第2梁部侧的连接部,所述波形板部分别至少设于所述第2框架部的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1框架部连接的区域。
[001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减少碰撞时构造构件向车内侧的进入量。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表示汽车的车身骨架的一例的图。
[0017]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的概略结构的图。
[0018]图3是表示图2中的A

A截面的图。
[0019]图4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的立体图。
[0020]图5是从车高方向观察到的冲击吸收构件的放大图。
[0021]图6是表示冲击吸收构件的配置例的图。
[0022]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的概略结构的图。
[0023]图8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冲击吸收构件的立体图。
[0024]图9是表示波形板部的形状例的图。
[0025]图10是表示波形板部的形状例的图。
[0026]图11是表示侧面柱撞模拟(1)的分析模型和模拟后的下边梁的变形状态的图。
[0027]图12是表示侧面柱撞模拟(2)的分析模型和模拟后的下边梁的变形状态的图。
[0028]图13是表示侧面柱撞模拟(3)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通过对具有实质上相同的功能结构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0030]图1是表示汽车的车身骨架的一例的图。如图1所示,汽车的车身骨架例如包括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地板横梁)、沿车长方向延伸的下边梁、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防撞梁、沿车长方向延伸的纵梁等。
[0031]<第1实施方式>
[0032]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构造1的概略结构的图。本实施方式的车身下部构造1包括沿X方向延伸的多个第1框架部10和沿Y方向延伸的第2框架部20。另外,由于图2是从车高方向(Z方向)观察车身下部构造1的图,因此“沿Y方向延伸的第2框架部20”也可以换称为以在从车高方向观察时第1框架部10的轴向(延伸方向)成为法线方向的方式延伸的第2框架部20。
[0033]各个第1框架部10沿着第2框架部20的轴向(Y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此外,第2框架部20连接于第1框架部10的车外侧端面。第1框架部10和第2框架部20既可以相互直接地连接,也可以通过在第1框架部10和第2框架部20之间设有某构件而间接地连接。
[0034]第1框架部10例如是横梁、纵梁等构造构件,是在从轴向输入了碰撞载荷时发挥能量吸收性能或耐冲击性能的构件。在第1框架部10是横梁的情况下,第2框架部20是下边梁。下边梁以横梁的轴向(X方向)成为法线方向的方式延伸,连接于横梁的车外侧端面。在这样第1框架部10是横梁而第2框架部20是下边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及附图中的X方向是车宽方向,Y方向是车长方向。
[0035]另一方面,在第1框架部10是纵梁的情况下,第2框架部20是防撞梁。防撞梁以纵梁的轴向(X方向)成为法线方向的方式延伸,借助碰撞盒连接于纵梁的车外侧端面。在这样第1框架部10是纵梁而第2框架部20是防撞梁的情况下,本说明书及附图中的X方向是车长方向,Y方向是车宽方向。
[0036]另外,纵梁既可以是前纵梁,也可以是后纵梁。此外,防撞梁既可以是前防撞梁,也可以是后防撞梁。例如在第1框架部10是前纵梁的情况下,第2框架部20是前防撞梁,在第1框架部10是后纵梁的情况下,第2框架部20是后防撞梁。
[0037]第1框架部10的形状和材料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汽车的车身下部构造,其特征在于,该车身下部构造包括:多个第1框架部,其隔开间隔地配置;第2框架部,其以在从车高方向观察时所述第1框架部的轴向成为法线方向的方式延伸且具有中空部;以及冲击吸收构件,其配置于所述第2框架部的中空部内,所述第2框架部具有第1壁部和与所述第1壁部相对的第2壁部,所述第1壁部连接于所述第1框架部的轴向的车外侧端面,所述冲击吸收构件具有:第1梁部,其沿着所述第2框架部的轴向延伸;第2梁部,其与所述第1梁部相对;以及波形板部,其在所述第1梁部和所述第2梁部之间连接于该第1梁部和该第2梁部,所述第1梁部连接于所述第2框架部的所述第1壁部,所述第2梁部连接于所述第2框架部的所述第2壁部,所述波形板部具有:第1斜撑部,其向从所述第2梁部朝向所述第1梁部的方向延伸;第2斜撑部,其向从所述第1梁部朝向所述第2梁部的方向延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日月丰山崎由光伊藤泰则山崎敦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