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71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包括主横梁、副横梁和两组安装座,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安装座对称分布在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的两端部位置;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的端部位置通过设置弧形钢板联结,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设置所述弧形钢板的端部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弧形钢板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横梁端部吸能组件;所述主横梁与所述副横梁之间填充有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所述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沿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的轴线延伸方向设置。梁和所述副横梁的轴线延伸方向设置。梁和所述副横梁的轴线延伸方向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特别涉及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

技术介绍

[0002]防撞梁是用来减轻车辆受到碰撞时吸收碰撞能量的一种装置,由主梁、吸能盒,连接汽车的安装板组成,主梁、吸能盒都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也即,防撞梁的两端连接的是屈服强度很低的低速吸能盒,然后通过螺栓的形式连接在车体纵梁上。低速吸能盒可以在车辆发生低速碰撞时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尽可能减小撞击力对车身纵梁的损害,通过这样就发挥了它对车辆的保护作用,因此防撞梁就能够在中低速碰撞时减少维修成本,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对成员的伤害。
[0003]前后防撞梁就是车辆第一次承受撞击力的装置,在车身被动安全方面有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一点受力全身受力。说白了就是汽车车体的某一个位置受到了撞击,如果仅仅让这一部位去承受力的话,那么达到的保护效果会很差。如果在某一点受到力的时候,让整个骨架结构去承受力,则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一个点所受到的力的强度。
[0004]现在的防撞梁主横梁整体均匀受力,但是吸能组件却只是局部(一般在防撞梁主横梁两端),这样也会间接导致在防撞梁主横梁受力时、吸能组件变形以达到吸能作用,但因为吸能组件变形导致吸能组件位置受力不均衡,进而使防撞梁主横梁受力失衡,最终导致主横梁的局部受力过大,造成防撞梁主横梁弯折,这种情况就会损失防撞梁的一部分效用,也即现有技术中的防撞梁主横在受力不均时发生弯折,削弱了抗弯性能,影响了汽车防撞梁的抗弯性,更降低了低速碰撞时的防撞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设计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7]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包括主横梁、副横梁和两组安装座,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安装座对称分布在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的两端部位置;
[0008]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的端部位置通过设置弧形钢板联结,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设置所述弧形钢板的端部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座内;
[0009]所述弧形钢板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横梁端部吸能组件;
[0010]所述主横梁与所述副横梁之间填充有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所述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沿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的轴线延伸方向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在两组所述安装座之间呈拱形形态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主横梁为T字型截面梁。
[0013]优选的,所述副横梁为结构相同的两组并对称分布在T字型截面的所述主横梁的两侧,所述副横梁为L字型截面梁。
[0014]优选的,所述横梁主体吸能组件为结构相同的两组并与两组所述副横梁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横梁主体吸能组件填充于所述副横梁与对应侧的所述副横梁之间的空隙内。
[0015]优选的,所述横梁主体吸能组件包括变形钢板,所述变形钢板一侧呈向内蜷曲的形态设置。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座包括支撑外壳,所述支撑外壳上开设有容纳所述主横梁和所述副横梁伸入的开口,所述弧形钢板位于所述支撑外壳内,所述开口用以限位所述弧形钢板脱离所述支撑外壳;
[0017]所述支撑外壳上反向于所述开口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装配孔。
[0018]优选的,所述横梁端部吸能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外壳内的外层钢管,所述外层钢管内部填充有多个内层钢管,多个所述内层钢管与所述外层钢管之间轴线相互平行设置;
[0019]所述外层钢管被挤压于所述弧形钢板与所述支撑外壳内壁之间。
[0020]本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本装置设置了主横梁和副横梁,作为主受力件,承受撞击,同时利用主横梁和副横梁两端的安装座上设置横梁端部吸能组件,以及在主横梁与副横梁之间设置的横梁主体吸能组件,使整个用于受力的主横梁和副横梁能够始终均匀受力,以分散局部较大的撞击力,避免局部变形导致的防撞梁的失效,提升防撞梁的抗弯性能,更提升了防撞梁在低速碰撞时的防撞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的正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的主横梁、副横梁以及变形钢板的截面图。
[0026]图中的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7]1、主横梁;2、副横梁;3、弧形钢板;4、变形钢板;5、支撑外壳;6、开口;7、连接板;8、装配孔;9、外层钢管;10、内层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请参阅图1

3,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包括主横梁1、副横梁2和两组安装座,主
横梁1和副横梁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两组安装座对称分布在主横梁1和副横梁2的两端部位置,也即在主横梁1和副横梁2的两个端部设置了安装座,以将主横梁1和副横梁2连接在汽车纵梁上,并且在安装座的安装下使主横梁1与副横梁2之间互不接触且相互平行设置;
[0030]主横梁1和副横梁2的端部位置通过设置弧形钢板3联结,主横梁1和副横梁2设置弧形钢板3的端部设置于对应侧的安装座内,也即弧形钢板3也设置于对应侧的安装座内;
[0031]弧形钢板3与对应侧的安装座之间设置横梁端部吸能组件,继而在主横梁1接触撞击过程中,通过横梁端部吸能组件卸掉一部分撞击力,;
[0032]主横梁1与副横梁2之间填充有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沿主横梁1和副横梁2的轴线延伸方向设置,其中,主横梁1接触撞击过程中将压缩横梁主体吸能组件在副横梁2上,也即主横梁1受力朝副横梁2方向移动将压缩横梁主体吸能组件,以起到吸能作用。
[0033]综上所述,本装置设置了主横梁1和副横梁2,作为主受力件,承受撞击,同时利用主横梁1和副横梁2两端的安装座上设置横梁端部吸能组件,以及在主横梁1与副横梁2之间设置的横梁主体吸能组件,使整个用于受力的主横梁1和副横梁3能够始终均匀受力,以分散局部较大的撞击力,避免局部变形导致的防撞梁的失效,提升防撞梁的抗弯性能,更提升了防撞梁在低速碰撞时的防撞效果。
[0034]进一步的,主横梁1和副横梁2在两组安装座之间呈拱形形态设置,使其受力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横梁(1)、副横梁(2)和两组安装座,所述主横梁(1)和所述副横梁(2)之间相互平行设置,两组所述安装座对称分布在所述主横梁(1)和所述副横梁(2)的两端部位置;所述主横梁(1)和所述副横梁(2)的端部位置通过设置弧形钢板(3)联结,所述主横梁(1)和所述副横梁(2)设置所述弧形钢板(3)的端部设置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座内;所述弧形钢板(3)与对应侧的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横梁端部吸能组件;所述主横梁(1)与所述副横梁(2)之间填充有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所述横梁主体吸能组件沿所述主横梁(1)和所述副横梁(2)的轴线延伸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和所述副横梁(2)在两组所述安装座之间呈拱形形态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横梁(1)为T字型截面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横梁(2)为结构相同的两组并对称分布在T字型截面的所述主横梁(1)的两侧,所述副横梁(2)为L字型截面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抗弯性汽车防撞梁,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清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欣典企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