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67485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它属于烟气污染物净化处理领域。解决现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时,二氧化碳产物纯度低,捕集能耗高,气态二氧化碳难以运输的问题。碳捕集系统包括烟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烟气污染物净化处理领域。

技术介绍

[0002]世界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全球因温室气体的增加产生了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的气候变化,为了避免灾难性气候的发生,二氧化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最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二氧化碳直接捕集技术是目前工业应用最广泛的碳捕集技术,并且能够实现工业级别的大规模应用。
[0003]现有碳捕集技术中燃烧后捕集被广泛使用,但是工业生产排出的烟气含有水分并且二氧化碳含量较低,化学吸收法和物理分离法捕集能耗较大,此外,水分还会影响二氧化碳产物纯度,使二氧化碳产物难以被利用;常规的物理吸附法得到的是气态二氧化碳产物,不利于运输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时,二氧化碳产物纯度低,捕集能耗高,气态二氧化碳难以运输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0005]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它包括烟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烟气

冷水换热器(1)、脱水分子筛组、二氧化碳分子筛组、压缩机(6)、制冷机(7)、凝华分离器(8)、压缩气体储罐(9)、膨胀机组、二氧化碳储罐(12)、制冷剂换热器(13)、气水分离器(14)和储冰罐(15);所述的脱水分子筛组由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4

1)及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4

2)并联设置而成;所述的二氧化碳分子筛组由第一二氧化碳分子筛装置(5

1)及第二二氧化碳分子筛装置(5

2)并联设置而成;所述的膨胀机组由第一膨胀机(10

1)、第二膨胀机(10

2)及第三膨胀机(10

3)串联设置而成;烟气进气管与烟气

冷水换热器(1)的入口相连通,烟气

冷水换热器(1)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4

1)及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4

2)的入口相连通,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4

1)及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4

2)的干燥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与第一气体换热器(3

1)的入口相连通;第一气体换热器(3

1)的出口通过管路分别与第一二氧化碳分子筛装置(5

1)及第二二氧化碳分子筛装置(5

2)的入口相连通,第一二氧化碳分子筛装置(5

1)及第二二氧化碳分子筛装置(5

2)的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制冷剂换热器(13)、气水分离器(14)、压缩机(6)、第二气体换热器(3

2)、制冷机(7)、凝华分离器(8)相连通,气水分离器(14)固体出口通过管路与储冰罐(15)相连通,凝华分离器(8)的固态二氧化碳出口通过管路与二氧化碳储罐(12)相连通,凝华分离器(8)的高压杂质气体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二气体换热器(3

2)、第一气体换热器(3

1)及压缩气体储罐(9)相连通;压缩气体储罐(9)的出口通过管路依次与第一热水换热器(11

1)、第一膨胀机(10

1)、第二热水换热器(11

2)、第二膨胀机(10

2)、第三热水换热器(11

3)及第三膨胀机(10

3)相连通,第三膨胀机(10

3)的出口与气体排放管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4

1)的水分再生出口上设置第一烟气调节阀门(2

5);所述的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4

2)的水分再生出口上设置第二烟气调节阀门(2

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气

冷水换热器(1)与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4

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入口阀门(2

1),所述的烟气

冷水换热器(1)与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4

2)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入口阀门(2

2);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4

1)与第一气体换热器(3

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一脱水分子筛装置出口阀门(2

3),所述的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4

2)与第一气体换热器(3

1)之间的管路上设置第二脱水分子筛装置出口阀门(2

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二氧化碳浓度烟气的碳捕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气体换热器(3

1)与第一二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阳孟晓晓陈大宇王兴益梅东升赵志刚陈裕兴苏泽华赵岩陈国伟王志红孙锐周伟崔杰诗陈永新王方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能能源技术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