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轮五轴四联动端铣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71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叶轮五轴四联动端铣加工方法,在每相邻的两个刀路轨迹点之间插入两个插值点,从第一个刀路轨迹点移动到第一个插值点时,第一个插值点的B轴旋转角度与第一个刀路轨迹点的B轴旋转角度保持不变,A轴需旋转至两个刀路轨迹点旋转角度差值的1/2的位置;从第一个插值点点移动到第二个插值点时,第一个插值点与第二个插值点的A轴旋转角度保持不变,B轴需旋转到所述的第二个刀路轨迹点的旋转角度值;从第二个插值点移动到第二个刀路轨迹点时,第二个插值点与第二个刀路轨迹点的B轴旋转角度保持不变,A轴需旋转到第二个刀路轨迹点的旋转角度值,插值时将一个旋转轴保持不变,另一个旋转轴旋转,完全代替五轴五联动端铣加工。端铣加工。端铣加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叶轮五轴四联动端铣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多轴数控机床切削加工领域,尤其涉及采用五轴四联动数控机床对整体叶轮进行端铣加工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五轴数控机床是现代先进制造技术中的核心设备,在复杂曲面零件和大型的精密模具加工领域中占据了主要地位。五轴数控铣削加工柔性好,加工效率高,表面质量好,应用如CATIA、UG、MASTERCAM、CIMATRON等数控编程软件,能实现整体叶轮的生产加工,也是整体叶轮加工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五轴数控机床因其采用复杂的五轴连续运动控制系统,导致价格昂贵,成本高,限制了其普及。
[0003]根据叶轮的曲面形状的不同,在数控机床上加工时通常采用点铣法,但叶轮叶片必须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因此要综合考虑机床、刀具、夹具及整体叶轮的刚性,设计合理加工工艺才能满足叶轮的制造要求。现有的商用CAD/CAM软件工具通常仅为传统五轴机床生成五轴联动刀具路径,限制了五轴五联动机床的普及。
[0004]为提高叶轮加工质量,需要优化五轴数控机床的刀具轨迹优化和避免刀具干涉与碰撞,常用的优化方法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叶轮五轴四联动端铣加工方法,采用包括有X、Y、Z三个直线轴以及工作台旋转轴A和刀具摆动轴B的五轴机床,其特征是还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待加工的叶轮的几何模型以及加工工艺要求进行分析,生成叶轮加工的刀路轨迹;步骤2):对五轴机床的运动学建模,获得包括刀心点坐标以及刀轴矢量的刀位数据,基于所述的刀位数据计算出的A、B轴的旋转角度和X、Y、Z三个直线轴的位移;步骤3):在每相邻的两个刀路轨迹点之间插入两个插值点,从第一个刀路轨迹点移动到第一个插值点时,所述的第一个插值点的B轴旋转角度与所述的第一个刀路轨迹点的B轴旋转角度保持不变,A轴需旋转至两个刀路轨迹点旋转角度差值的1/2的位置;从所述的第一个插值点点移动到第二个插值点时,所述的第一个插值点与所述的第二个插值点的A轴旋转角度保持不变,B轴需旋转到所述的第二个刀路轨迹点的旋转角度值;从所述的第二个插值点移动到所述的第二个刀路轨迹点时,所述的第二个插值点与所述的第二个刀路轨迹点的B轴旋转角度保持不变,A轴需旋转到所述的第二个刀路轨迹点的旋转角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叶轮五轴四联动端铣加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中,所述的刀心点坐标(x,y,z)以及刀轴矢量(i,j,k)为:2)中,所述的刀心点坐标(x,y,z)以及刀轴矢量(i,j,k)为:(m
x
,m
y
,m
z
)分别是A轴坐标系原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位置,θ
A
是A轴旋转角度,θ
B
是B轴旋转角度,L为刀心点到B轴回转中心的距离,s
x
、s
y
、s
z
分别为机床X、Y、Z三个直线轴位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叶轮五轴四联动端铣加工方法,其特征是:B轴旋转角度当k>0且j>0时,A轴旋转角度当k<0且j>0时,当k<0且j<0时,当k>0且j<0时,当k=0且j&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叶松董嘉尚王宏宇王晓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