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Fe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668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
、Sr2Y
0.999
SbO6:0.1%Fe
3+
、Sr2Y
0.995
SbO6:0.5%Fe
3+
、Sr2Sc
0.1
Y
0.89
SbO6:1%Fe
3+
、Ba2Sc
0.99
SbO6:1%Fe
3+
、Ba2Sc
0.89
Y
0.1
SbO6:1%Fe
3+
、Sr2La
0.99
SbO6:1%Fe
3+
、Sr2Sc
0.89
La
0.1
SbO6:1%Fe
3+
、Sr2Gd
0.99
SbO6:1%Fe
3+
、Sr
1.8
Ba
0.2
Sc
0.8
Gd
0.19
SbO6:1%Fe
3+
、Sr2Sc
0.5
Y
0.39
Lu
0.1
SbO6:1%Fe
3+
、Sr2Sc
0.89
Lu
0.1
SbO6:1%Fe
3+
、Sr2Sc
0.89
Lu
0.1
SbO6:1%Fe
3+
、Sr2Sc
0.89
Al
0.1
SbO6:1%Fe
3+
、Ca
0.5
Sr
1.5
Sc
0.89
Al
0.1
SbO6:1%Fe
3+
或Ca
0.5
Sr
1.5
Sc
0.79
Ga
0.1
Al
0.1
SbO6:1%Fe
3+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按A2M1‑
x
SbO6:xFe
3+
的化学计量比,将含A元素的化合物、含M元素的化合物、含Sb化合物以及含Fe化合物混合,得到混合物料后,将其进行煅烧处理,得到近红外发光材料。
[0017]优选地,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1300~1600℃,时间为1~2h。
[0018]优选地,所述煅烧处理的升温速率为1~10℃/min。
[0019]优选地,所述含A元素的化合物选自含A元素的氧化物、含A元素的氢氧化物、含A元素的卤化物或含A元素的碳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0]优选地,所述含M元素的化合物选自含M元素的氧化物、含M元素的氢氧化物、含M元素的卤化物或含M元素的含氧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1]优选地,所述含Sb化合物选自含Sb氧化物、含Sb卤化物或含Sb氢氧化物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2]优选地,所述含Fe化合物选自含Fe氧化物、含Fe氯化物、含Fe氢氧化物或含Fe碳酸盐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002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上述技术方案中涉及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在医疗成像、夜视、食品分析以及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的应用。
[002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近红外荧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包括芯片以及封装所述近红外荧光转换型发光二极管的荧光粉;
[0025]所述荧光粉为上述技术方案中涉及的近红外发光材料。
[002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Fe
3+
掺杂的近红外发光材料,所述近红外发光材料以Fe
3+
作为激活离子,以锑酸盐A2M1‑
x
SbO6(0<x≤0.05)作为基质材料,其中,Fe
3+
通过替代基质材料中部分元素M的位置,同时控制Fe
3+
与元素M的比例,使得该材料在200~420nm波长范围内的光源激发下能够在近红外范围有发射强度较强且发射峰较宽的发射,发射峰值约在750~1200nm。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近红外发光材料具有高的光转换效率和较宽的吸收,且热稳定性高、化学性质稳定,使用Fe
3+
作为激活离子无毒无害且便宜,是一种性能优良和制备方法简单的无机发光材料,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成像、夜视、食品分析、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与数据库标准卡片(ICSD

262994)的XRD图谱对比图;
[0029]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即,SSSO

Fe
3+
)与Sr2Sc
0.999
SbO6(即,SSSO)的漫反射光谱对比图;
[0030]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在890nm光源监测下的激发光谱图;
[0031]图4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在334nm光源激发下的光谱发射图;
[0032]图5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的量子效率测试结果图;
[0033]图6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的变温光谱测试结果图;
[0034]图7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在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的光谱变化图;
[0035]图8为实施例1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Sr2Sc
0.999
SbO6:0.1%Fe
3+
在乙醇中浸泡一段时间后的光谱变化图;
[0036]图9为实施例2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Ca2Sc
0.999
SbO6:0.1%Fe
3+
与数据库标准卡片(ICSD

262995)的XRD图谱对比图;
[0037]图10为实施例2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Ca2Sc
0.999
SbO6:0.1%Fe
3+
在950nm光源监测下的激发光谱图;
[0038]图11为实施例2得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Ca2Sc
0.999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e
3+
掺杂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其通式如式Ⅰ所示:A2M1‑
x
SbO6:xFe
3+
式Ⅰ;其中,元素A选自Ca、Sr或Ba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元素M选自Sc、Y、La、Gd、Lu、In、Al或Ga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0<x≤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发光材料的晶体结构为双钙钛矿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0.01<x≤0.0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红外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红外发光材料的化学式选自Sr2Sc
0.999
SbO6:0.1%Fe
3+
、Ca2Sc
0.999
SbO6:0.1%Fe
3+
、Sr2Sc
0.995
SbO6:0.5%Fe
3+
、Ca2Sc
0.995
SbO6:0.5%Fe
3+
、Sr2Sc
0.99
SbO6:1%Fe
3+
、Ca
1.8
Sr
0.1
Ba
0.1
Y
0.1
Sc
0.89
SbO6:1%Fe
3+
、CaSrSc
0.99
SbO6:1%Fe
3+
、CaSr
0.5
Ba
0.5
Sc
0.99
SbO6:1%Fe
3+
、Sr2Y
0.999
SbO6:0.1%Fe
3+
、Sr2Y
0.995
SbO6:0.5%Fe
3+
、Sr2Sc
0.1
Y
0.89
SbO6:1%Fe
3+
、Ba2Sc
0.99
SbO6:1%Fe
3+
、Ba2Sc
0.89
Y
0.1
SbO6:1%Fe
3+
、Sr2La
0.99
SbO6:1%Fe
3+
、Sr2Sc
0.89
La
0.1
SbO6:1%Fe
3+
、Sr2Gd
0.99
SbO6:1%Fe
3+
、Sr
1.8
B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洪鹏张喜宝尹书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