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540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利用所述上弦管作为支撑,在其上面焊接安装所述钢管基座并保证其安装精度,通过灌注所述混凝土增加所述塔吊基础强度、刚度、抗拔、抗倾覆性能,随后考虑缆索吊系统的吊装能力,对所述塔吊划分为若干起吊单元,根据划分单元依次吊装,尽量减少吊装次数以降低拱上安装难度,通过设置所述平台及所述平移部件进行转运,单个构件在转运前后缆索吊分两次吊运,解决缆索吊系统无法负重横移的问题,从而实现拱上塔吊的安装,不仅解决了拱上塔吊难以安装的问题,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拱桥施工
,特别是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规的塔吊安装都是建设在地面上,拱桥尤其是上承式拱桥的建设中,仅靠缆索吊系统来吊运材料,其无法负重横移,工作效率低,导致拱上物资材料转运困难。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则考虑在拱上安装塔吊。受高空作业环境影响,其作业面狭小,安全风险高,而且精度难以控制,需要避免塔吊失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根据拱桥跨径和塔吊的工作半径匹配出所述塔吊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在所述塔吊的安装位置处设置钢管基座连接拱肋上弦管,在每个所述塔吊安装位置的旁侧的所述上弦管上设置平台,所述平台上设有横桥向的平移部件;
[0007]S2、每个所述塔吊在单根所述上弦管上对应设置两根所述钢管基座,靠近拱顶的所述钢管基座的标高为H1,另一根所述钢管基座包括钢管短节和加高节,所述钢管短节先焊接在所述上弦管上,沿所述钢管短节的周向焊接若干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超出所述钢管短节顶面,以H1为基准配切所述加高节,将所述加高节放置在所述钢管短节上,所述钢管短节和所述加高节上分别焊接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竖向调节部件,通过所述竖向调节部件对所述加高节的顶标高H2进行调整,H1-H2≤
±
2mm,然后将所述加高节和所述定位板焊接连接,对所述钢管短节和所述加高节之间的缝隙进行嵌部,形成标高一致的一对所述钢管基座;
[0008]S3、在地面将塔吊基础、基础节和顶升套架预先整体装配,利用缆索吊吊运至对应的所述平台上,利用所述平移部件横向转运装配体,所述缆索吊移位后再吊运装配体,所述塔吊基础嵌入所述钢管基座,调节所述塔吊基础预埋件的标高,控制高度差在
±
2mm以内,然后将所述塔吊基础与所述钢管基座焊接;
[0009]S4、在所述钢管基座和所述上弦管中灌注相同强度的混凝土;
[0010]S5、若干节标准节预拼装装配,利用步骤S3相同的方法通过所述缆索吊安装所述标准节至设计高度,暂停安装所述标准节;
[0011]S6、利用步骤S3相同的方法通过所述缆索吊依次安装回转支撑及驾驶室节、起重臂、平衡臂和吊车。
[0012]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利用所述上弦管作为支撑,在其上面焊接安装所述钢管基座并保证其安装精度,通过灌注所述混凝土增加所述塔吊基
础强度、刚度、抗拔、抗倾覆性能,随后考虑缆索吊系统的吊装能力,对所述塔吊划分为若干起吊单元,根据划分单元依次吊装,尽量减少吊装次数以降低拱上安装难度,通过设置所述平台及所述平移部件进行转运,单个构件在转运前后缆索吊分两次吊运,解决缆索吊系统无法负重横移的问题,从而实现拱上塔吊的安装,不仅解决了拱上塔吊难以安装的问题,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平移部件包括滑轨,所述滑轨横桥向设于所述平台上,所述滑轨上匹配有小车,所述小车横桥向两侧分别设有牵引部件,所述牵引部件驱动所述小车沿所述滑轨移动。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沿所述小车移动区域的四周设有若干个限位块。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牵引部件为手拉葫芦。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竖向调节部件为千斤顶。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混凝土采用C80微膨胀自密实补偿收缩混凝土。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钢管基座和所述上弦管之间焊接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加劲板。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塔吊基础底部设有若干个第二加劲板,所述第二加劲板嵌入所述混凝土,所述塔吊基础侧壁和所述钢管基座通过若干个所述第二加劲板焊接连接。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起重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起重臂装配体、第二起重臂装配体、第三起重臂装配体和第四起重臂装配体,所述第一起重臂装配体连接所述回转支撑及驾驶室节和所述平衡臂。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在上下游拱肋的所述上弦管均布所有所述塔吊。
[0022]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利用所述上弦管作为支撑,在其上面焊接安装所述钢管基座并保证其安装精度,通过灌注所述混凝土增加所述塔吊基础强度、刚度、抗拔、抗倾覆性能,随后考虑缆索吊系统的吊装能力,对所述塔吊划分为若干起吊单元,根据划分单元依次吊装,尽量减少吊装次数以降低拱上安装难度,通过设置所述平台及所述平移部件进行转运,单个构件在转运前后缆索吊分两次吊运,解决缆索吊系统无法负重横移的问题,从而实现拱上塔吊的安装,不仅解决了拱上塔吊难以安装的问题,而且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钢管拱桥上安装布置塔吊的立面图;
[0025]图2为钢管拱桥上安装布置塔吊的平面图;
[0026]图3为钢管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图4为钢管基座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图5为塔吊基础、基础节和顶升套架的安装示意图;
[0029]图6为混凝土灌注示意图;
[0030]图7为标准节的安装示意图;
[0031]图8为回转支撑及驾驶室节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9为起重臂、平衡臂和吊车的安装示意图;
[0033]图10为平台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0034]图11为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一;
[0035]图12为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二。
[0036]图中标记:1

上弦管,2

平台,3

塔吊,4

半径,5

钢管基座,6

钢管短节,7

定位板,8

第一加劲板,9

加高节,10

竖向调节部件,11

塔吊基础,12

基础节,13

顶升套架,14

第二加劲板,15

混凝土,16

标准节,17

回转支撑及驾驶室节,18

第一起重臂装配体,19

第二起重臂装配体,20

第三起重臂装配体,21

第四起重臂装配体,22

平衡臂,23

吊车,24

滑轨,2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拱桥上安装塔吊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拱桥跨径和塔吊(3)的工作半径(4)匹配出所述塔吊(3)的数量和安装位置,在所述塔吊(3)的安装位置处设置钢管基座(5)连接拱肋上弦管(1),在每个所述塔吊(3)安装位置的旁侧的所述上弦管(1)上设置平台(2),所述平台(2)上设有横桥向的平移部件;S2、每个所述塔吊(3)在单根所述上弦管(1)上对应设置两根所述钢管基座(5),靠近拱顶的所述钢管基座(5)的标高为H1,另一根所述钢管基座(5)包括钢管短节(6)和加高节(9),所述钢管短节(6)先焊接在所述上弦管(1)上,沿所述钢管短节(6)的周向焊接若干个定位板(7),所述定位板(7)超出所述钢管短节(6)顶面,以H1为基准配切所述加高节(9),将所述加高节(9)放置在所述钢管短节(6)上,所述钢管短节(6)和所述加高节(9)上分别焊接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连接竖向调节部件(10),通过所述竖向调节部件(10)对所述加高节(9)的顶标高H2进行调整,H1-H2≤
±
2mm,然后将所述加高节(9)和所述定位板(7)焊接连接,对所述钢管短节(6)和所述加高节(9)之间的缝隙进行嵌部,形成标高一致的一对所述钢管基座(5);S3、在地面将塔吊基础(11)、基础节(12)和顶升套架(13)预先整体装配,利用缆索吊吊运至对应的所述平台(2)上,利用所述平移部件横向转运装配体,所述缆索吊移位后再吊运装配体,所述塔吊基础(11)嵌入所述钢管基座(5),调节所述塔吊基础(11)预埋件的标高,控制高度差在
±
2mm以内,然后将所述塔吊基础(11)与所述钢管基座(5)焊接;S4、在所述钢管基座(5)和所述上弦管(1)中灌注相同强度的混凝土(15);S5、若干节标准节(16)预拼装装配,利用步骤S3相同的方法通过所述缆索吊安装所述标准节(16)至设计高度,暂停安装所述标准节(16);S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凯文罗小斌梁程孙家斌辉映江廖汝锋岳海江兰荣汉廖伯霖李智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