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粉装置及增材制造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混粉装置及增材制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增材制造技术是当前备受关注的先进数字化制造技术,目前已在汽车、航天航空、生物医学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金属零件成形在整个增材制造
中是较为前沿并且颇具潜力的。金属粉末作为金属零件增材制造的原材料,通常是专门定制的,其尺寸、形态和形状都是经过精确优化的,例如,在金属零件的激光选区熔化(SLM)增材制造的过程中,通常选用尺寸小于35μm的球形金属细粉,在激光直接能量沉积技术(或称激光立体成形技术)中,选用的粉末材料的尺寸通常为75~200μm,而在对异质材料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异质材料里的金属成分比例进行调整或加入另一种金属成分,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将所需的多种粉末进行混合,然后供给增材制造进行加工使用,即多材料粉末床增材制造技术。
[0003]多材料粉末床增材制造技术是指在成型的过程中通过精确预置粉末材料以实现多材料零件的打印,这种技术其中的一个难点是粉末材料的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粉末材料供给机构,所述粉末材料供给机构包括多组相互独立的供粉组件(100),所述供粉组件(100)能够按照所需的量供给粉末材料;粉末材料混合机构,所述粉末材料混合机构位于所述粉末材料供给机构的下方并用于混合多种粉末材料,所述粉末材料混合机构包括混粉仓(200),所述混粉仓(200)的上部对应所述供粉组件(100)的出料端设置有进料口(210),所述供粉组件(100)的出料端与所述进料口(210)相连通,所述混粉仓(200)的下部呈漏斗状,所述混粉仓(200)的出料端位于所述混粉仓(200)的底部,所述混粉仓(200)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进料口(210)的下方并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的吹气孔(220),所述吹气孔(220)向下倾斜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粉仓(200)的侧壁上对应任一所述吹气孔(220)均具有与该吹气孔(220)相对设置的另一所述吹气孔(22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210)设置于所述混粉仓(200)的侧壁上,所述进料口(210)呈锥形,以使所述进料口(210)的出料侧呈扩口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粉仓(200)的顶部对应所述进料口(210)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气源相连的吹料孔(230),所述吹料孔(230)位于所述进料口(210)的正上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材料混合机构还包括料道选择器(300)和多组相互独立的落粉组件(400),所述料道选择器(300)设置于所述混粉仓(200)的出料端,所述料道选择器(300)包括第一送料管(310)、驱动电机和具有空腔的壳体(320),所述壳体(320)的顶部设置有避让口(321),所述壳体(32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出料口(322),多个所述出料口(322)以所述避让口(321)的中心线为中心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送料管(310)设置于所述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迪,唐锦荣,刘林青,宁康权,杨永强,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