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622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属于釉面砖的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制备坯体,制备铁红面釉,喷铁红面釉,制备红色闪金抛釉,淋红色闪金抛釉,成品制备六个步骤,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的红色闪金瓷砖耐污染性能,耐磨性能优异,远看颜色整体一致,细看有深浅不一的红色图案形成隐约无规律暗纹的独特装饰效果,具有很好的闪金质感,瓷砖切割加工后装饰效果不受影响,应用范围更广。应用范围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釉面砖的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铁红分相釉是一种名贵的艺术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结晶釉产品。这种釉在氧化气氛下烧成呈现出所谓的海参棕的深沉色彩,其上分布着桔红色球状或荷叶状孤立的花朵结晶大红花图形,或是釉面中穿插红色条状丝纹,绚丽多彩。整个器型具有珍奇、高贵、庄贵的质感。这种惊艳的艺术效果使得铁红分相釉成为大众的焦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0003]铁红釉的制备主要是通过在釉中按合适比例引入结晶剂(氧化铁)以及分相剂(骨灰),通过骨灰中引入的P元素使得釉在高温反应出现多次液相分离,从而导致釉中出现组分不均匀的现象,Fe元素在分相作用下富集而过饱和析晶,形成“红花”。然而,铁红分相釉制备的成品率较低,其中影响铁红分相釉面效果的因素较多,除了烧成温度、上釉厚度等工艺因素之外,釉的化学组成也是影响其釉面效果的重要因素。
[0004]现有的铁红釉都是1260

1400℃高温烧成,10

20h慢烧,缓慢冷却形成结晶的工艺方式,不适合建筑陶瓷的大产量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制备的红色闪金瓷砖耐污染性能,耐磨性能优异,远看颜色整体一致,细看有深浅不一的红色图案形成隐约无规律暗纹的独特装饰效果,具有很好的闪金质感,瓷砖切割加工后装饰效果不受影响,应用范围更广。
[000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步骤1,制备坯体:在本领域现有的陶瓷浆料中加入硅铁红色料,然后喷雾干燥成红色粉料,再加入占粉料重量3

5%的60

100目闪光金粒,搅拌均匀压制得到坯体;
[0009]步骤2,制备铁红面釉:将原料铁红熔块、氧化锌、钠长石、景元泥、石英、烧滑石、钾长石、锂辉石按比例称重混合,球磨成浆,细度320目筛余0.6

1.0%,比重1.75

1.8g/cm3,得到铁红面釉备用;
[0010]步骤3,喷铁红面釉:在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喷步骤2制备的铁红面釉,喷釉比重1.56

1.6g/cm3,流速15

17s,喷釉量850

860g/cm3;
[0011]步骤4,制备红色闪金抛釉:将原料铁红熔块、氧化锌、氧化钇、钠长石、钾长石、景元泥、石英、硅灰石、碳酸钡、烧滑石,锆铁红色料按比例称重混合,球磨成浆,细度320目筛余0.6

1.0%,比重1.88

1.92g/cm3,再加入重量比为3

5%的闪金干粒,搅拌均匀得红色闪金抛釉备用;
[0012]步骤5,淋红色闪金抛釉:在经步骤3处理后的坯体上淋步骤4得到的红色闪金抛釉,淋釉工艺参数为:比重1.84

1.86g/cm3,流速26

28s,施釉量445

455g/m2;
[0013]步骤6,成品制备: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坯体送入窑炉,在温度1160

1200℃下烧成,烧成时间为50min,最后抛光得到红色闪金瓷砖。
[0014]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硅铁红色料的加入量占陶瓷浆料重量的5%。
[001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闪金干粒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磷灰石20

30份、矿渣20

35份、氧化锌3

8份、景元泥8

15份、钠长石10

15份、玻璃粉10

15份、石英5

12份。
[0016]进一步地,所述闪金干粒的制备过程是:将上述原料磷灰石、矿渣、氧化锌、景元泥、钠长石、玻璃粉、石英破碎成150

200目粉料,按所述配比称取并混合,经1230

1300℃熔制,冷却至650

750℃,保温10min,水淬后制得有金属光泽晶体的玻璃体,最后将该玻璃体破碎、筛分成粒径为30

100目的颗粒得到闪金干粒。
[001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坯体进行干燥至水分控制在0.4%以内。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原料铁红熔块、氧化锌、钠长石、景元泥、石英、烧滑石、钾长石、锂辉石按重量份数计:铁红熔块43

45份、氧化锌4

6份、钠长石11

13份、景元泥6

8份、石英5

7份、烧滑石5份、钾长石12

14份、锂辉石7

9份。
[001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制得的铁红面釉化学成分按重量比为:SiO249.8

50.8%、Al2O311.3

12.3%、Fe2O311.6

13.3%、CaO 4.5

5.9%、MgO2.9

3.1%、K2O1.3

1.6%、Na2O1.7

1.9%、ZnO4

6%、P2O54.7

6.2% Li2O 3.5

4.3%、烧失量0.8

1%。
[002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原料铁红熔块、氧化锌、氧化钇、钠长石、钾长石、景元泥、石英、硅灰石、碳酸钡、烧滑石,锆铁红色料按重量份数计:铁红熔块20份、氧化锌5份、氧化钇8份、钠长石15份、钾长石25份、景元泥7份、石英10份、硅灰石8份、碳酸钡5份、烧滑石5份、锆铁红色料2份。
[002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和步骤4中铁红熔块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磷灰石16

20份、磷锂铝石12

14份、滑石6

10份、碳酸锂15份、石英23

25份、三氧化铁20

24份,将上述原料按比例称取,混合均匀,经1250

1300℃高温熔制,保温30min,再用水淬冷却得到玻璃块状物,最后破碎成20目以下颗粒制得铁红熔块备用。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关键在于,在建筑陶瓷辊道窑低温快烧生产中,制作铁红色釉,通过将磷灰石、磷铝锂石、三氧化铁预烧制成熔块,降低烧成温度缩短了釉料在辊道窑烧成时间;氧化锂、氧化钾、氧化钠共熔降低烧成温度、降低釉层高温粘度以及加快氧化铁的熔融和析晶过程;锂元素的引用,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备坯体:在本领域现有的陶瓷浆料中加入硅铁红色料,然后喷雾干燥成红色粉料,再加入占粉料重量3

5%的60

100目闪光金粒,搅拌均匀压制得到坯体;步骤2,制备铁红面釉:将原料铁红熔块、氧化锌、钠长石、景元泥、石英、烧滑石、钾长石、锂辉石按比例称重混合,球磨成浆,细度320目筛余0.6

1.0%,比重1.75

1.8g/cm3,得到铁红面釉备用;步骤3,喷铁红面釉:在步骤1得到的坯体上喷步骤2制备的铁红面釉,喷釉比重1.56

1.6g/cm3,流速15

17s,喷釉量850

860g/cm3;步骤4,制备红色闪金抛釉:将原料铁红熔块、氧化锌、氧化钇、钠长石、钾长石、景元泥、石英、硅灰石、碳酸钡、烧滑石,锆铁红色料按比例称重混合,球磨成浆,细度320目筛余0.6

1.0%,比重1.88

1.92g/cm3,再加入重量比为3

5%的闪金干粒,搅拌均匀得红色闪金抛釉备用;步骤5,淋红色闪金抛釉:在经步骤3处理后的坯体上淋步骤4得到的红色闪金抛釉,淋釉工艺参数为:比重1.84

1.86g/cm3,流速26

28s,施釉量445

455g/m2;步骤6,成品制备:将经步骤5处理后的坯体送入窑炉,在温度1160

1200℃下烧成,烧成时间为50min,最后抛光得到红色闪金瓷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硅铁红色料的加入量占陶瓷浆料重量的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闪金干粒的原料组成按重量份数计:磷灰石20

30份、矿渣20

35份、氧化锌3

8份、景元泥8

15份、钠长石10

15份、玻璃粉10

15份、石英5

12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体红色闪金瓷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闪金干粒的制备过程是:将上述原料磷灰石、矿渣、氧化锌、景元泥、钠长石、玻璃粉、石英破碎成150

200目粉料,按所述配比称取并混合,经1230

1300℃熔制,冷却至6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垸林王俊昌刘交钟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天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