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5794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5
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提出了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在紫菜腐霉侵染紫菜细胞初期和紫菜出现肉眼可见病斑两个时间点,用菌浓度为107CFU/mL的拮抗菌P6浸泡患赤腐病的紫菜3min后再将紫菜干出1h,可有效抑制紫菜赤腐病病程的发展;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找到了物理、生物结合的防治紫菜赤腐病方法。菜赤腐病方法。菜赤腐病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紫菜防治领域,具体讲,涉及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赤腐病是紫菜栽培期阶段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最早由日本学者ARASAKI于1947年报导。当条斑紫菜感染紫菜腐霉后,叶状体通过积累活性氧(ROS)的方式来激活藻体的防御系统,提高紫菜细胞中防御性酶类多酚氧化酶(PPO)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并合成大量的脯氨酸(Pro)维持细胞渗透压平衡(张晓南,2015)。
[0003]当前紫菜赤腐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0004]紫菜赤腐病的物理防治方法主要是紫菜网帘干出与冷藏相结合。紫菜叶状体具有耐干及耐低温等生物学特性,条斑紫菜的冷藏网技术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在日本广泛应用,是紫菜病害防治及提高紫菜产量与质量的有效手段(王汉清等,1997;马家海等,1998;翁琳,2007)。冷藏可使栽培紫菜避开病害爆发的时间,对赤腐病的蔓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能够彻底杀死病原。
[0005]紫菜赤腐病的化学防治方法是酸洗,酸洗是利用紫菜耐低酸,腐霉不耐低酸的生物学特性杀死腐霉以达到防治赤腐病的目的。但是长期使用酸性杀菌剂会提高腐霉的酸耐受性,导致防治效果变差。
[0006]紫菜赤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处于实验室初步探究阶段。KITAMURA等分离到能降解紫菜腐霉细胞壁的芽孢杆菌及假单胞菌各2株(KITAMURA et al.,2002)。WOO等从海洋链霉菌的培养上清液中发现了一种能抑制腐霉生长的抑菌蛋白SAP,该蛋白可导致腐霉菌丝溶胀崩解,且不影响紫菜细胞存活率,WOO等推测其抗腐霉机制与改变腐霉的膜通透性有关(WOO et al.,2002;WOO et al.,2003)。DING等分离出一株枝孢菌N5,可产生条斑紫菜生长调节剂苯乙酸和对羟基苯乙酸,且在海水虾致死试验中未发现细胞毒性,可作潜在生防菌以保护藻类免受病原体侵害(DING et al.,2008)。VALLET等从暗球腔菌属菌株AN596H分离出几种吡喃酮类化合物,这些化学物质可以抑制紫菜腐霉及拟油壶菌对紫菜的感染(VALLET et al.,2018)。邹丹丹筛选到40株对腐霉菌丝生长具有拮抗能力的细菌,其中菌株188、A6及O的发酵液对腐霉菌丝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邹丹丹,2016)。
[0007]虽然当前紫菜赤腐病有多种防治手段,但是并没有任何一种手段是真正高效、安全、健康、经济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首次提出了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
[0009]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1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使用拮抗菌作为防治方法。
[0011]优选地,上述方法如下:
[0012]107CFU/mL拮抗菌P3和P6在拮抗菌提前占位及腐霉提前占位两种情况下浸泡紫菜
均能抑制紫菜赤腐病的病程发展。
[0013]优选地,上述方法如下:
[0014]在紫菜细胞被腐霉菌丝穿过或肉眼可见赤腐病病斑时使用107CFU/mL拮抗菌P6浸泡紫菜,病斑抑制率分别为89.00%~91.11%和73.64%~77.95%;
[0015]优选地,上述方法如下:
[0016]在紫菜腐霉侵染紫菜细胞初期和紫菜出现肉眼可见病斑两个时间点,用菌浓度为107CFU/mL的拮抗菌P6浸泡患赤腐病的紫菜3min后再将紫菜干出1h,可有效抑制紫菜赤腐病病程的发展,病斑抑制率达77.23%~86.51%。
[0017]优选地,上述拮抗菌P3保藏于中国典型微生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CCTCC No.V,保藏日期为2022年X月X日,其隶属于Pseudoalteromonas属,为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
[0018]优选地,上述拮抗菌P6保藏于中国典型微生物保藏中心,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CCTCC No.V,保藏日期为2022年X月X日,其隶属于Pseudoalteromonas属,为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0](1)本专利技术找到了物理、生物结合的防治紫菜赤腐病方法;
[0021](2)本专利技术找到了两个合适的拮抗菌P3和P6;
[0022](3)此方法可有效防治紫菜赤腐病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拮抗菌初筛生长情况;其中,A.空白对照;B.阴性对照组;C~E.腐霉在含有P3(C)、P6(D)、P19(E)无菌滤液的培养基上生长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拮抗菌对腐霉生长的抑制率;其中:A~C.P3(A)、P6(B)、P19(C)在15℃、24℃对腐霉的抑制率,a~c为重复实验;D~E.拮抗菌在24℃(D)、15℃(E)条件下对腐霉生长的抑制率,d~e为重复实验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拮抗菌的16S rRNA

dnaA

dnaN

recA构建的Neighbor

joining进化树;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24℃条件下8株腐霉与3株拮抗菌的对峙照片;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15℃条件下8株腐霉与3株拮抗菌的对峙照片;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ROS及MDA酶活测定结果,其中:A.ROS测定结果;B.MDA测定结果;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紫菜经菌液浸泡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其中:A.F
v
/F
m
(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测定结果;B.(光化学量子产量);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条斑紫菜生长速度统计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拮抗菌浸泡第12d的紫菜细胞及紫菜宏观照片;其中,a~c.对照组(a)、拮抗菌P3浸泡组(b)、拮抗菌P6浸泡组(c)紫菜细胞;A~C.对照组(A)、拮抗菌P3浸泡组(B)紫菜、拮抗菌P6浸泡组(C)紫菜;比例尺:1cm;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拮抗菌抗腐霉侵染效果,其中:N.空白对照组;P.阳性对照组;A、B.P3(A)、P6(B)提前占位组紫菜;C~F.腐霉提前占位,24h后用P3(C)、P6(D)处理组紫菜及72h后用P3(E)、P6(F)处理组紫菜;比例尺:1cm图11为本专利技术拮抗菌P6治疗紫菜赤腐病的应用效果,其中:N.空白对照;P.阳性对照组紫菜;d.P6菌液浸泡3min+干出1h未侵染组紫菜;
O.干出1h组紫菜;A~D.P6菌液浸泡3s(A)、30s(B)、1min(C)、3min(D)+干出1h组紫菜;比例尺:1cm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实施例,更具体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或改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拮抗菌作为防治方法。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107CFU/mL拮抗菌P3和P6在拮抗菌提前占位及腐霉提前占位两种情况下浸泡紫菜均能抑制紫菜赤腐病的病程发展。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紫菜赤腐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如下:在紫菜细胞被腐霉菌丝穿过或肉眼可见赤腐病病斑时使用107CFU/mL拮抗菌P3或P6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杰阎永伟翁佩雯莫照兰杨慧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