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33226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29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除味试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包衣过碳酸钠、费氏丙酸杆菌菌粉、乳酸菌菌粉、香精等物质进行组合,提供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除味试剂
,具体涉及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当衣物处在半干半湿状态时,残留在布料上的水分会滋生大量细菌,其中包括由人体皮脂代谢产生的脂臭菌,以及潮湿环境生成的生干菌。同时采用洗衣机对衣物进行洗涤时,如果不对洗衣机进行定期清洁,洗衣机长期受潮,也容易滋生细菌。
[0003]家居衣物的异味主要来源于身体分泌物及皮屑经过细菌、真菌分解而产生的硫化物和氨气等物质。而且人体足部皮肤表面微生物(特别是厌氧菌)的滋生、繁殖和腐败与汗液中的尿素、乳酸等有机物分解产物的混合物,会导致恶臭增加。
[0004]目前的除异味方法主要为两种:1)单纯进行杀菌或使用香精掩盖,这样做法由于会不断带入外界细菌及人体自身携带细菌,异味还会再次产生,而且杀菌在杀除产生异味细菌的同时,也会杀灭有益菌,打破细菌平衡,造成异味异常扩散。2)使用大量洗剂、衣物柔软剂等,但是这样处理不但无法洗掉衣服上的异味,还只会让衣服湿气变得更重,不仅不会去掉异味,还会进一步增加湿气。
[0005]乳酸菌(lactic acidbacteria,LAB)是一类能利用碳水化合物发酵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乳酸菌作为益生菌被公认为安全的微生物,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能够产生有机酸、过氧化氢和乳酸菌素等抗菌物质,是具有潜在开发价值的天然生物性食品防腐剂产生菌。
[0006]丙酸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源于奶制品的费氏丙酸杆菌在代谢过程中会合成各种有机酸、二乙酰以及特殊的肽或蛋白质,这类物质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甚至优于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常见的化学防腐剂。
[0007]单独培养乳酸菌或丙酸杆菌的发酵液抑菌活性往往较低,所以可以将乳酸菌或丙酸杆菌混合培养以提高活性,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混合培养发酵技术往往存在其他问题,例如,公开号为CN10849935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规模猪场专用除臭剂,通过将拉曼乳杆菌培养物、卵形双歧杆菌培养物、费氏丙酸菌培养物等混合后制成,利用多种微生物对猪舍中的氨气、硫化氢进行清除,分解臭气,但是由于将多种微生物混合后会产生竞争关系,因此简单将两种或多种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往往达不到很好的效果。
[0008]所以,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急需开发出一款杀菌效果好、能够有效除异味、安全环保的除味产品,为此,本申请通过将包衣过碳酸钠、费氏丙酸杆菌菌粉、乳酸菌菌粉、香精等物质进行组合,并对复配配比进行原料配方设计,以期实现去除衣物异味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包衣过碳酸钠、费氏丙酸杆菌菌粉、乳酸菌菌粉、香精等物质进行组合,旨在提供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主要利
用过碳酸钠分解为活性氧和水,从而分解衣鞋上的蛋白质和糖类等污渍,并利用费氏丙酸杆菌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再利用乳酸菌形成新菌态平衡,产生令人舒适的味道,从根本上解决异味和细菌的滋生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对衣物进行除味的方法。
[0011]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由包衣过碳酸钠、费氏丙酸杆菌菌粉、乳酸菌菌粉和香精组成。
[0013]具体的,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1

6%费氏丙酸杆菌菌粉、0.5

4%乳酸菌菌粉、0.5

1%香精,余量为包衣过碳酸钠。
[0014]优选的,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3

6%费氏丙酸杆菌菌粉、2

4%乳酸菌菌粉、0.5

1%香精、90

94.5%包衣过碳酸钠。
[0015]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由颗粒状或粉状的各原料混合而成。
[0016]具体的,所述协同除味剂原料中使用的费氏丙酸杆菌菌粉是一种粉状固体菌剂,为市售产品,其中菌的活性为30亿cfu/g。
[0017]具体的,所述乳酸菌具体为嗜酸乳杆菌,所述协同除味剂原料中使用的嗜酸乳杆菌是一种粉状固体菌剂,为市售产品,其中菌的活性为100亿cfu/g。
[0018]具体的,香精为栀子花香精,所述香精包含质量分数为64.86%的合金欢烯、29.33%的罗勒烯、2.74%的芳樟醇、2.48%的三羟甲基硝基甲烷、0.34%的惕各酸顺式醇酯、以及0.25%的苯甲酸甲酯。
[0019]具体的,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具体参考专利ZL202110173983.9一种包衣过碳酸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20]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在去除空气中具有异味的挥发性化合物的应用。
[002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在去除衣物异味中的应用。
[0022]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利用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去除衣物异味中的方法,具体为,使用时,将衣物溶于40

50℃的水中,浸泡处理30

60分钟,衣物上被浸湿的汗液、污渍等溶解于水中形成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中汗液中含有NaCl等盐和脂类物质,污渍中含有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
[0023]再加入费氏丙酸杆菌菌粉、乳酸菌菌粉和香精,溶解并静置一段时间(1

2h),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利用汗液、污渍中的氨基酸、尿素、糖类、脂类和无机盐等实现扩增,并达到一定的菌数,此时利用费氏丙酸杆菌与衣物上残留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产生异味的菌发生竞争关系,并抑制产生异味的菌;
[0024]最后再加入包衣过碳酸钠和植酸酶处理1

1.5h,包衣外壳被分解完全,释放过碳酸钠,利用过碳酸钠对产生异味的菌进行杀灭,同时包衣分解后,包衣外壳也可以作为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生长的营养物质,最后将除异味后的衣物晾干后即可。
[0025]具体的,植酸酶的加入量和加入方式参见中国专利ZL202110173983.9一种包衣过碳酸钠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中纺织品清洗剂的使用方式。
[0026]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在衣物抑菌、除
菌中的应用。
[0027]本专利技术所述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的产品中各原料为颗粒状,使用过程中,本专利技术过碳酸钠分解为活性氧和水,活性氧可造成蛋白质氧化损伤和糖类氧化,由此分解衣物、鞋子上的蛋白质和糖类等污渍。
[0028]对于除菌性能,由于单独使用非包衣的过碳酸钠,在1

10%的浓度范围,只针对大肠杆菌具有较高的杀灭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为68.46%,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其特征在于,由包衣过碳酸钠、费氏丙酸杆菌菌粉、乳酸菌菌粉和香精组成,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1

6%费氏丙酸杆菌菌粉、0.5

4%乳酸菌菌粉、0.5

1%香精,余量为包衣过碳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衣过碳酸钠、微生物协同除味剂,其特征在于,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3

6%费氏丙酸杆菌菌粉、2

4%乳酸菌菌粉、0.5

1%香精、90

94.5%包衣过碳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衣过碳酸钠、微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勇陈玮赵红阳刘利苹宋建德刘丽娜林建福彭壮壮叶小好
申请(专利权)人:濮阳圣恺环保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