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ini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706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包括液晶玻璃、用于安放液晶玻璃的前壳、设于液晶玻璃背面的背光模组以及与前壳配合的后壳,前壳与后壳之间设有容腔,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正面设有扩散组件,导光板的背面设有Mini LED背光板,Mini LED背光板的背面设有背光加强板,背光板通过多个柔性FPC与PCB板电连接,每个柔性FPC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器与Mini LED背光板上的金手指电连接,柔性FPC的另一端的金手指与PCB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电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背光电源结构在导光板的背面设置Mini LED背光板,发光均匀,可减小边框厚度,适应现在液晶显示屏超大超薄的趋势,并在FPC上设置连接器与背光板上金手指插接,避免出现虚焊或焊盘掉落情况。避免出现虚焊或焊盘掉落情况。避免出现虚焊或焊盘掉落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电源结构,特别是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液晶显示模组组装方式为:如图1所示,下铁框1,反射片2装在下铁框1内靠尾部内挡墙贴附, LB(发光条)3装在下铁框1内, LB3通过LB双面胶4与导光板5连接固定在一起,将胶框6装入下铁框1内,将下扩散片7、下增光片8、上增光片9、口字胶10依次装入胶框6的膜材槽内,最后将液晶显示屏装入胶框6玻璃槽内,完成装配。这样的侧入光式结构,由于在导光板的侧边发光,导致导光板5上两侧的亮度要高于中间部位的亮度,液晶显示屏的发光不均匀;并且在背光黑屏界面时胶框6的缝隙内会有漏光现象。另外现有的背光模组中,为实现两个器件之间的相互通信,一般会使用柔性线路板FPC连接,FPC的两端分别焊接在两个器件上,以实现电连接,但在焊接过程,容易出现虚焊的情况,并且不方便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采用背光式光源,发光均匀,减小边框厚度,并且在FPC上设置连接器进行插接,避免出现虚焊情况,拆装方便。
[0004]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包括液晶玻璃、用于安放液晶玻璃的前壳、设于液晶玻璃背面的背光模组以及与前壳配合的后壳,前壳与后壳之间设有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正面设有扩散组件,导光板的背面设有Mini LED背光板,Mini LED背光板的背面设有背光加强板,背光板通过多个柔性FPC与PCB板电连接,每个柔性FPC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器与Mini LED背光板上的金手指电连接,柔性FPC的另一端的金手指与PCB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电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扩散组件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加的扩散膜、QD膜和均光膜。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结构相同;每个连接器包括基座,基座内设有插槽,插槽内设有沿基座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连接端子,基座上还铰接有用于压紧插入插槽内金手指与连接端子对接的压盖。
[0008]优选地,所述Mini LED背光板包括基板以及阵列式排布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多颗发蓝光的Mini

LED芯片。
[0009]优选地,所述后壳背面设有用于安放PCB板的凹槽,后壳上还设有用于供柔性FPC穿过的通孔。
[0010]优选地,所述背光加强板、Mini LED背光板和导光板通过螺钉安装在后壳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在导光板的背面设置Mini LED背光板,采用背光式光源,发光均匀,可减小边框厚度,适应现在液晶显示屏超大超薄的趋势,降低成本,也能降低功耗;并且采用在
FPC上设置连接器与背光板上金手指插接,避免出现虚焊或焊盘掉落情况,拆装方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液晶显示模组的爆炸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的示意图一;
[001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的示意图二;
[001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的爆炸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中柔性FPC的放大图A

A。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根据附图对本技术提供的优选实施方式做具体说明。
[0018]图2至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至图5所示,该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包括液晶玻璃1、用于安放液晶玻璃的前壳2、设于液晶玻璃背面的背光模组3以及与前壳配合的后壳4,前壳与后壳之间设有容腔;所述背光模组3包括导光板31,导光板的正面设有扩散组件32,导光板的背面设有Mini LED背光板33,Mini LED背光板的背面设有背光加强板34,背光板33通过多个柔性FPC35与PCB板36电连接,每个柔性FPC35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器351与Mini LED背光板34上的金手指电连接,柔性FPC35的另一端的金手指与PCB板36上的第二连接器361电连接,这样采用背光式光源,发光均匀,可减小边框厚度,适应现在液晶显示屏边框超大超薄的趋势,并且采用在FPC一端设置连接器与背光板上金手指插接,避免出现虚焊或焊盘掉落情况,拆装方便。
[0019]所述扩散组件32包括依次层叠的扩散膜321、QD膜322和均光膜323,导光板31处于均光膜323背面,使得光线均匀。
[0020]第一连接器351与第二连接器361结构相同,每个连接器包括基座301,基座内设有插槽302,插槽内设有沿基座长度方向均匀排布的连接端子,基座上还铰接有用于压紧插入插槽内金手指与连接端子对接的压盖303,在需要进行插接时,翻起压盖303,便于金手指插入插槽302内,在插入完成后,翻转压盖303,使得压盖303按压在金手指和连接端子上,确保金手指和连接端子电连接。连接器型号为8.01A0***200。
[0021]所述Mini LED背光板33包括基板331以及阵列式排布于所述基板表面的多颗发蓝光的Mini

LED芯片332,Mini LED背光板33的金手指设置基板331的底侧,方便与柔性FPC插接。
[0022]所述后壳4背面设有用于安放PCB板的凹槽41,后壳上还设有用于供柔性FPC穿过的通孔42,柔性FPC35的另一端穿过通孔42与凹槽41内的PCB板上的第二连接器361连接。所述背光加强板34、Mini LED背光板33和导光板31通过螺钉安装在后壳4上。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充分有效的实现上述技术目的,且本技术的结构及功能原理都已经在实施例中得到充分的验证,能达到预期的功效及目的,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技术的实施例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技术包括一切在专利申请范围中所提到范围内的所有替换内容,任何在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内所作的等效变化,皆属本案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包括液晶玻璃、用于安放液晶玻璃的前壳、设于液晶玻璃背面的背光模组以及与前壳配合的后壳,前壳与后壳之间设有容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导光板的正面设有扩散组件,导光板的背面设有Mini LED背光板,Mini LED背光板的背面设有背光加强板,背光板通过多个柔性FPC与PCB板电连接,每个柔性FPC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器与Mini LED背光板上的金手指电连接,柔性FPC的另一端的金手指与PCB板上的第二连接器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组件包括从外向内依次叠加的扩散膜、QD膜和均光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ini LED的背光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财元庄东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恒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