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拆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643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医用拆线器,包括镊子和针刀,所述针刀包括针体,所述镊子的两片镊叶的自由端处分别安装有一根针体,两根所述针体上下交错式设置且相邻面处分别设有刀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镊子和针刀的结构和功能合二为一,可在不需要挑起缝线的情况下,利用贴合皮肤并平行穿入线结内的针体轻松快速地剪切缝线,整个过程不会损伤皮肤、不会牵拉伤口、不影响伤口愈合,整体刺激强度小,疼痛较轻,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拆线焦虑,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拆线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特别是医用拆线器的


技术介绍

[0002]位于手术切口处的皮肤通常需要由医用丝线进行缝合固定以促进切口生长,而待切口大致愈合后还需要对医用丝线进行拆线。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拆线剪刀作为拆线的工具,如公告号为CN2375255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改良的拆线剪刀、公告号为CN2442635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医疗用手术拆线剪刀以及公告号为CN211433085U的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拆线剪刀。然而,此类拆线剪刀均为双刀式的结构,由于刀片尖端较为锋利,在拆线过程中容易划伤患者皮肤。
[0003]此外,在拆线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伤口血痂未清除干净、缝合时结扎较紧以及线结入皮肤内部等情况,而拆线剪刀的两片刀片上下双刃交错,占用空间较大,难以单独处理上述情况。为此,医护人员不得不一手采用镊子先提起线头,而另一手再利用拆线剪刀甚至是注射针头或手术刀片进行拆线,操作较为不便。并且,镊子需要将线结提拉至20~30
°
时才能使拆线剪刀顺利伸入线结内,而这一方面会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切口的愈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医用拆线器,可在不需要挑起缝线的情况下,利用贴合皮肤并平行穿入线结内的针体轻松快速地剪切缝线,整个过程不会损伤皮肤、不会牵拉伤口、不影响伤口愈合。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医用拆线器,包括镊子和针刀,所述针刀包括针体,所述镊子的两片镊叶的自由端处分别安装有一根针体,两根所述针体上下交错式设置且相邻面处分别设有刀刃。
[0006]作为优选,所述针刀还包括针座和芯轴,两片所述镊叶的侧壁处分别设有刀槽,两个所述刀槽之中分别安装有一根芯轴,两根所述芯轴之上分别可转动式连接有一个针座,两个所述针座之上分别安装有一根针体,两根所述针体可分别沿着所连接的芯轴转动而完全收入所对应的刀槽之中。
[0007]作为优选,两根所述针体的自由端均呈钝平光滑状。
[0008]作为优选,两片所述镊叶之上还分别设有贯通刀槽的拨针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镊子包括镊叶和紧固件,两片所述镊叶的一端相紧贴并利用紧固件进行固定而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相互远离并形成间隙,至少其中一片所述镊叶具有弹性。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辅助操作组件,所述辅助操作组件包括导柱、按压片、凸点和基轴,所述导柱靠近间隙设置且一端与其中一片镊叶相固定而另一端在穿出另一片镊叶的通孔之后安装有基轴,所述基轴与按压片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按压片呈倾斜状且与相
邻的镊叶的间距从固定端至自由端而逐渐增大,所述凸点靠近间隙设置且固定在按压片靠近相邻的镊叶的一侧。
[0011]作为优选,所述按压片的自由端设有朝向远离相邻的镊叶弯折的起翘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通过将镊子和针刀的结构和功能合二为一,可在不需要挑起缝线的情况下,利用贴合皮肤并平行穿入线结内的针体轻松快速地剪切缝线,整个过程不会损伤皮肤、不会牵拉伤口、不影响伤口愈合,整体刺激强度小,疼痛较轻,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拆线焦虑,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
[0014]2)通过采用针体、针座和芯轴共同构成针刀,并在镊叶的侧壁配合设置刀槽,可在无需使用时将整根针体完全收入刀槽内,既降低了刀刃外露所引起安全风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刀刃因碰撞而产生磨损;
[0015]3)通过增设由导柱、按压片、凸点和基轴所共同构成的辅助操作组件,可在压迫按压片时利用凸点迫使两片镊叶相互靠近,既省力,还能够保证针体的有效剪切。
[0016]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医用拆线器在伸出针体时的主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医用拆线器在收入针体时的主视图;
[0020]图4是本技术医用拆线器在收入针体时的仰视图
[0021]图中:1

镊子、11

镊叶、111

刀槽、112

拨针口、12

紧固件、2

针刀、21

针体、211

刀刃、22

针座、23

芯轴、3

辅助操作组件、31

导柱、32

按压片、321

起翘部、33

凸点、34

基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医用拆线器,包括镊子1和针刀2,所述针刀2包括针体21,所述镊子1的两片镊叶11的自由端处分别安装有一根针体21,两根所述针体21上下交错式设置且相邻面处分别设有刀刃211。如此设计,可在不需要挑起缝线的情况下,利用贴合皮肤并平行穿入线结内的针体21轻松快速地剪切缝线,整个过程不会损伤皮肤、不会牵拉伤口、不影响伤口愈合,整体刺激强度小,疼痛较轻,可有效减轻患者的拆线焦虑,提高患者配合度和满意度。
[0023]所述针刀2还包括针座22和芯轴23,两片所述镊叶11的侧壁处分别设有刀槽111,两个所述刀槽111之中分别安装有一根芯轴23,两根所述芯轴23之上分别可转动式连接有一个针座22,两个所述针座22之上分别安装有一根针体21,两根所述针体21可分别沿着所连接的芯轴23转动而完全收入所对应的刀槽111之中。通过采用针体21、针座22和芯轴23共同构成针刀2,并在镊叶11的侧壁配合设置刀槽111,可在无需使用时将整根针体21完全收入刀槽111内,既降低了刀刃211外露所引起安全风险,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刀刃211因碰撞而产生磨损。
[0024]两根所述针体21的自由端均呈钝平光滑状,可有效提高针体21推进期间的操作安
全性,有效避免针体21刺伤皮肤。
[0025]两片所述镊叶11之上还分别设有贯通刀槽111的拨针口112。其中,拨针口112的增设便于医护人员将针体21从刀槽111之中抠出。
[0026]所述镊子1包括镊叶11和紧固件12,两片所述镊叶11的一端相紧贴并利用紧固件12进行固定而另一端在自然状态下相互远离并形成间隙,至少其中一片所述镊叶11具有弹性。
[0027]还包括辅助操作组件3,所述辅助操作组件3包括导柱 31、按压片 32、凸点33和基轴34,所述导柱31靠近间隙设置且一端与其中一片镊叶11相固定而另一端在穿出另一片镊叶11的通孔之后安装有基轴34,所述基轴34与按压片32的一端可转动式连接,所述按压片32呈倾斜状且与相邻的镊叶11的间距从固定端至自由端而逐渐增大,所述凸点33靠近间隙设置且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医用拆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镊子(1)和针刀(2),所述针刀(2)包括针体(21),所述镊子(1)的两片镊叶(11)的自由端处分别安装有一根针体(21),两根所述针体(21)上下交错式设置且相邻面处分别设有刀刃(2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拆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刀(2)还包括针座(22)和芯轴(23),两片所述镊叶(11)的侧壁处分别设有刀槽(111),两个所述刀槽(111)之中分别安装有一根芯轴(23),两根所述芯轴(23)之上分别可转动式连接有一个针座(22),两个所述针座(22)之上分别安装有一根针体(21),两根所述针体(21)可分别沿着所连接的芯轴(23)转动而完全收入所对应的刀槽(111)之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拆线器,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针体(21)的自由端均呈钝平光滑状。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拆线器,其特征在于:两片所述镊叶(11)之上还分别设有贯通刀槽(111)的拨针口(112)。5.如权利要求1至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衢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