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31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1
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包括开放有数个小孔的头部、中空且圆形封闭的体部以及圆形且下端开放的底部,其中,头部与体部相连,体部又与底部相连,体部与底部间的倾斜角为7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胸腔镜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对于肺部手术,95%以上的患者均是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其中很多医院使用单孔胸腔镜进行镜下手术,在肺部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肺组织损伤漏气或肺部血管破裂等手术问题,当出现此类问题后均需在腔镜下缝合;在使用单孔胸腔镜进行手术腔镜下缝合的过程中,一般在腔镜的监视下,右手持腔镜持针器进行缝合,左手持腔镜吸引器辅助,部分情况下可能还需助手置入另外的器械辅助进行暴露。
[0003]缝合是一种精细的手术操作,需要医生反复旋腕、固定、松针、再夹持、出针等一系列步骤,需要较为灵活的操作空间,但由于上述所有器械均通过一个约3cm的腔镜切口进出,在操作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器械间相互干扰问题,影响手术操作;而肺组织及血管非常娇嫩,在缝合过程中,如果反复出现器械干扰,则有可能导致肺组织或血管撕裂,导致缝合失败需多重加缝,浪费时间、精力,更有甚者,血管撕裂可能造成大出血导致中转开胸,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单孔胸腔镜下存在的器械间相互干扰而缝合困难导致的各类手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能够有效提高胸腔镜下缝合效率,降低缝合过程中因缝合角度过大或器械干扰可能导致的肺组织及血管副损伤概率,保证手术安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包括开放有数个小孔的头部、中空且圆形封闭的体部以及圆形且下端开放的底部,所述头部与体部相连,所述体部与底部相连;所述体部与底部间的倾斜角为75
°
;所述底部设计直径为3mm、设计长度为10mm;所述体部设计直径为2mm、设计长度为20mm;所述头部设计直径为2mm、设计长度为10mm;所述头部的顶端还设置有直径为1mm的开孔。
[0006]优选的,所述可拆卸组件采用透明胶管设计且采用硅胶材质制作。
[0007]优选的,所述底部采用伸缩设计用以快速将吸引器头插入底部内。
[0008]优选的,所述体部的厚度需要大于底部的厚度以利于针头插入。
[0009]优选的,所述小孔均匀的分布在头部的四周。
[0010]优选的,所述小孔的直径为0.4

0.6mm。
[0011]优选的,所述小孔的直径为0.5m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为一种可拆卸组件,能够固定于吸引器头部,显著提高胸腔镜下缝合效率,降低缝合过程中缝合角度过大或器械干扰可能导致的肺组织及血管副损伤概率;
[0014]2、本实用的可拆卸组件整体为硅胶材质,采用胶管设计,材料便宜、方便,易消毒灭菌,利于一次性使用,整体白色透明设计,在腔镜直视下操作安全可视化高;
[0015]3、本技术利于在单孔胸腔镜下进行缝合作业,可插入吸引器头上,在出针时能直接扎入透明胶管中,通过右手持针器松开后,左手顺弧度出针,避免撕扯等副损伤;当人体组织较厚时,本实用可在不松开持针器时,即将针尖扎入,顺势出针,避免回弹导致的缝合失败,以及再次缝合导致的反复扎针副损伤;在缝合过程中,还可无需持针器再次进入时出针,材料透明可直视,避免绕线问题的发生。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开孔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底部;2、体部;3、头部;4、小孔;5、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实用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中的具体含义。下面根据本实用的整体结构,对其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1]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做进一步描述:
[0022]为使本实用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作进一步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包括开放有数个小孔的头部、中空且圆形封闭的体部以及圆形且下端开放的底部,其中,本实用可拆卸组件的头部与体部相连,体部又与底部相连,两者相连接后所组成的倾斜角为75
°
,此设计是为了利于针尖扎入。可拆卸组件的底部设计直径为3mm、设计长度为10mm;体部设计直径为2mm、设计长度为20mm;头部设计直径也为2mm、设计长度为10mm;且头部的顶端还设置有直径为1mm的开孔。
[0025]本实用的可拆卸组件整体采用透明胶管设计且采用硅胶材质制作,且底部采用伸
缩设计,有利于快速将吸引器头插入底部内,插入长度为5

10mm,插入后固定牢靠且可拔出,但一般外力无法将其移动。
[0026]本实用可拆卸组件体部的厚度需要大于底部的厚度,这样设计有利于针头插入,而采用中空管道设计,则有利于吸引;其头部与体部的直径保持一致,且头部顶端设置直径1mm的开孔,头部的四周则均匀分布数个0.4

0.6mm的小孔,同样也是为了利于吸引,为了达到更好的吸引效果,本实用优选采用小孔的直径为0.5mm。
[0027]本实用的可拆卸组件,由于整体为硅胶材质,制造材料成本便宜、方便,易消毒灭菌,利于一次性使用,且整体白色透明设计,能够在腔镜直视下手术操作,安全可视;底部采用圆形开放设计,可伸缩舒张,易于塞入吸引器头为固定,头部以下为体部,体部则是中空圆形封闭结构,体部连接头部,头部开放有数个小孔,作为吸引之用,可在缝合时吸引渗血渗液,暴露视野;在单孔胸腔镜下缝合过程中,腔镜持针器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器械相互干扰,影响出针,不能按照弧度出针很容易造成娇嫩的肺组织及血管副损伤,故在缝合时,将本实用装置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包括开放有数个小孔的头部、中空且圆形封闭的体部以及圆形且下端开放的底部,所述头部与体部相连,所述体部与底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体部与底部间的倾斜角为75
°
;所述底部设计直径为3mm、设计长度为10mm;所述体部设计直径为2mm、设计长度为20mm;所述头部设计直径为2mm、设计长度为10mm;所述头部的顶端还设置有直径为1mm的开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胸腔镜下缝合的可拆卸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组件采用透明胶管设计且采用硅胶材质制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启航肖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