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5479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3
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涉及一种浮动过滤介质滤池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目前雨污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污水初级净化采用传统过滤技术时,滤池易堵塞、产水量低、反冲洗系统复杂、运行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所述的滤池系统分为五格滤池,根据不同的设定时间内入流SS总量选择开启不同数量的滤池;滤池中设置倒三角形布水装置,水流由下而上、由宽渐窄,以达到均匀布水的目的,防止短流现象发生;滤池反冲洗时,水流由上而下,经过倒三角形布水装置时由窄变宽,在此处产生紊流区,使得填料反冲洗过程中翻滚效应增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现滤料层的均匀反冲洗和低成本的高效反冲洗。均匀反冲洗和低成本的高效反冲洗。均匀反冲洗和低成本的高效反冲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浮动过滤介质滤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针对雨污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污水初级净化,常采用传统的上向流过滤技术,但合流制溢流污水水量大且SS浓度高,水质水量波动范围广,引发传统滤池易堵塞、产水量低等问题,且过滤过程中过滤介质层会产生重度堵塞部分(捕获大量SS的部分)和轻度堵塞部分(捕获相对少量SS的部分)的现象,而反冲洗时水只集中在轻微堵塞部分,此处的反冲洗流速增加,导致过滤介质过度向下扩散,对于重度堵塞部分,反冲洗水难以形成水路,过滤介质层不能被彻底且均匀地反洗,导致反冲洗系统复杂、运行维护困难;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浮动过滤介质滤池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是解决目前雨污合流制管道雨季溢流污水初级净化采用传统过滤技术时,滤池易堵塞、产水量低、反冲洗系统复杂、运行维护困难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
[0004]本技术的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是由池体1、进水流道2、第一进水阀3、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阀5、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阀7、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第四进水阀10、出水廊道11、第五进水阀12、滤液流道13、第五进水管14、进水隔板15、滤池隔板16、第一反冲洗出水管17、第二反冲洗出水管18、第三反冲洗出水管19、第四反冲洗出水管20、第五反冲洗出水管21、异形漂浮填料22、滤网23、倒三角形布水装置25、填料装填盖26、导流板27、SS在线监测仪、流量计和控制器组成;
[0005]所述的池体1中竖直设置4个互相平行的滤池隔板16将池体1分为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5个网格滤池的后侧均竖直设置有一个进水隔板15,进水隔板15与滤池隔板16垂直,进水隔板15的下端水平固定一块导流板27,导流板27与池体1的底部留有空隙;池体1的后壁1

12的外侧上部水平设置进水流道2,SS在线监测仪检测探头24设置在进水流道2中,池体1的后壁1

12上设置5个等高的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和第五进水管14,5个进水管的进水口均设置在进水流道2中,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和第五进水管14的出水口依次设置在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中,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和第五进水管14上依次设置第一进水阀3、第二进水阀5、第三进水阀7、第四进水阀10和第五进水阀12;进水流道2靠近第一网格滤池1

7的侧壁上设置总进水管2

1,总进水管2

1上设置流量计;池体1靠近第五网格滤池1

11的侧壁上设置滤液流道13,滤液流道13上设置出水口;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的前壁下部依次设置三个第一反冲洗出水管17、三个第二反
冲洗出水管18、三个第三反冲洗出水管19、三个第四反冲洗出水管20、三个第五反冲洗出水管21,5个反冲洗出水管均设置有阀门;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的前壁下部且位于反冲洗出水管上方各设置一个填料装填盖26;
[0006]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的内腔中上部均设置滤网23,滤网23位于进水隔板15的前端;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的内腔均设置有异形漂浮填料22,异形漂浮填料22设置于滤网23的下方且异形漂浮填料22位于进水隔板15的前端;滤网23的孔径小于异形漂浮填料22的粒径;所述的异形漂浮填料22的侧壁具有多个凸起结构22

1,在异形漂浮填料22正面和反面具有多个向内凹的U形流道22

2;在池体1的内腔中,位于导流板27的上方和填料装填盖26的下方设置多个水平且等高的倒三角形布水装置25,倒三角形布水装置25贯穿于5个网格滤池中,相邻的两个倒三角形布水装置25的间距大于异形漂浮填料22的粒径;
[0007]池体1的内腔中上部平行设置两个水平的出水廊道11,出水廊道11与进水隔板15平行且出水廊道11位于进水隔板15的前端,出水廊道11位于滤网23的上方;出水廊道11上设置溢流堰11

1,出水廊道11的一端出口与滤液流道13连通;
[0008]SS在线监测仪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进水阀3、第二进水阀5、第三进水阀7、第四进水阀10和第五进水阀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09]本技术针对合流制溢流污水,开发研究一款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在滤池前设置有粗格栅细格栅等物理拦截装置。
[0010]本技术的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的运行方法和设计原理为:
[0011]所述的池体1分为五格滤池(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合流制溢流污水进入滤池系统前需经粗格栅、细格栅处理,滤速为15m/h~45m/h,由泵(图中未显示)将其通过总进水管2

1输送至进水流道2中,SS在线监测仪检测进水流道2中污水的SS浓度,如果入流SS总量在27000g/h
·
m2~30000g/h
·
m2时,则信号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将5个网格滤池的进水阀均开启;如果入流SS总量在25000g/h
·
m2~27000g/h
·
m2时,则开启任意四个网格滤池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于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的漂浮填料过滤系统是由池体(1)、进水流道(2)、第一进水阀(3)、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阀(5)、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阀(7)、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第四进水阀(10)、出水廊道(11)、第五进水阀(12)、滤液流道(13)、第五进水管(14)、进水隔板(15)、滤池隔板(16)、第一反冲洗出水管(17)、第二反冲洗出水管(18)、第三反冲洗出水管(19)、第四反冲洗出水管(20)、第五反冲洗出水管(21)、异形漂浮填料(22)、滤网(23)、倒三角形布水装置(25)、填料装填盖(26)、导流板(27)、SS在线监测仪、流量计和控制器组成;所述的池体(1)中竖直设置4个互相平行的滤池隔板(16)将池体(1)分为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5个网格滤池的后侧均竖直设置有一个进水隔板(15),进水隔板(15)与滤池隔板(16)垂直,进水隔板(15)的下端水平固定一块导流板(27),导流板(27)与池体(1)的底部留有空隙;池体(1)的后壁(1

12)的外侧上部水平设置进水流道(2),SS在线监测仪检测探头(24)设置在进水流道(2)中,池体(1)的后壁(1

12)上设置5个等高的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和第五进水管(14),5个进水管的进水口均设置在进水流道(2)中,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和第五进水管(14)的出水口依次设置在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中,第一进水管(4)、第二进水管(6)、第三进水管(8)、第四进水管(9)和第五进水管(14)上依次设置第一进水阀(3)、第二进水阀(5)、第三进水阀(7)、第四进水阀(10)和第五进水阀(12);进水流道(2)靠近第一网格滤池(1

7)的侧壁上设置总进水管(2

1),总进水管(2

1)上设置流量计;池体(1)靠近第五网格滤池(1

11)的侧壁上设置滤液流道(13),滤液流道(13)上设置出水口;第一网格滤池(1

7)、第二网格滤池(1

8)、第三网格滤池(1

9)、第四网格滤池(1

10)和第五网格滤池(1

11)的前壁下部依次设置三个第一反冲洗出水管(17)、三个第二反冲洗出水管(18)、三个第三反冲洗出水管(19)、三个第四反冲洗出水管(20)、三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文成杨天钟丹孙傲双周军李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