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44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三个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另一端分别与三相差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连接;第二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上;第三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上。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吸收和卓越的浪涌电流抑制能力以及良好的差/共模干扰抑制能力,可以实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和电磁兼容的防护。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和电磁兼容的防护。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和电磁兼容的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雷电及电磁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机载电子设备由于随飞机飞行海拔高、空中任务时间长等特征,使其遭受雷电危害的概率极大增加。因为机载电子设备一般安装在设备舱内,很少会遭受直击雷电,大概率危害来自于感应雷。感应雷会在机载电子设备的电源线、信号线上感应出过电压、过电流,因其瞬变时间极短,能量极高,故有很强的破坏性。感应雷产生的感应电磁脉冲会干扰数据通信,影响电子设备的性能、寿命乃至直接损坏设备。随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的开展,对每一个机载设备的雷电防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国家民航总局适航要求也明确规定,航空相关配套产品在交付之前,都必须通过相应雷电防护试验测试。因此雷电防护设计已成为机载电子设备设计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部分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可以对机载设备进行电磁干扰和雷电防护。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机载设备电源端口具体为交流的三相电源端口,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包括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电容组、第二电容组、第三电容组、三相共模电感和三相差模电感;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三个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均接机载设备外壳地;所述第一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所述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相差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三相差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外接端;所述第二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另一端均接机载设备外壳地;所述第三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三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6]进一步,所述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还包括电阻,所述电阻设有三个,三个所述电阻分别对应并联在所述第三电容组中三个电容的两端。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电容组、所述第二电容组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组中的电容均为滤
波电容。
[0008]进一步,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具体为AC115V的三相电源端口。
[0009]进一步,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参数根据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针脚注入波形等级确定。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中,三个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可以对三相交流的机载设备电源端口进行雷电防护,三相共模电感和第二电容组组成共模干扰抑制电路,可以对三相交流的机载设备电源端口进行共模干扰抑制,三相差模电感、第一电容组和第三电容组组成差模干扰抑制电路,可以对三相交流的机载设备电源端口进行差模干扰抑制,共模干扰抑制和差模干扰抑制能很好地实现对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电磁防护;本技术具有较高的能量吸收和卓越的浪涌电流抑制能力以及良好的差/共模干扰抑制能力,可以实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和电磁兼容的防护。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的原理图;
[0012]图2为机载设备电源端口针脚注入波形参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机载设备电源端口具体为交流的三相电源端口,例如AC115V的三相电源端口。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包括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电容组、第二电容组、第三电容组、三相共模电感和三相差模电感;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三个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均接机载设备外壳地;所述第一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所述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相差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三相差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外接端;所述第二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另一端均接机载设备外壳地;所述第三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三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
[0015]在图1中,TA1、TA2和TA3表示三个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Cx1、Cx2和Cx3表示所述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Ly表示三相共模电感,Cy1、Cy2和Cy3表示所述第二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Cx4、Cx5和Cx6表示所述第三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L1、L2和L3表示三相差模电感。
[0016]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还包括电阻,所述电阻设有三个,三
个所述电阻分别对应并联在所述第三电容组中三个电容的两端。
[0017]在图1中,R1、R2和R3表示三个所述电阻。电感上并联一个电阻的目的是给电感提供一个放电回路,防止电源中的开关截止时,电感上的高压击穿别的器件。
[001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组、所述第二电容组以及所述第三电容组中的电容均为滤波电容。
[0019]在本技术中,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参数根据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针脚注入波形等级确定。
[0020]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参数确定的步骤如下:
[0021]图2为机载设备电源端口针脚注入波形参考图,一共有6种波形;其中,

为电流波形1,

为电压波形2,

为电压/电流波形3,

为电压波形4,

为电流/电压波形5,

为电流波形6。机载设备电源端口针脚注入波形的等级表如下表所示。
[0022][0023]以AC115V电源端口针脚注入等级3为例。选取的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最大反向击穿电压按式(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机载设备电源端口具体为交流的三相电源端口,雷电及电磁防护电路包括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第一电容组、第二电容组、第三电容组、三相共模电感和三相差模电感;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三个所述双向瞬态抑制二极管的另一端均接机载设备外壳地;所述第一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所述第一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在一起;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三相上,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相差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一端对应连接,所述三相差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端作为所述机载设备电源端口的外接端;所述第二电容组包括三个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组中的三个电容的一端分别对应连接在所述三相共模电感的三相绕组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畅张中元张雪泽刘金元刘兵超卢鹏程姚振兴张昊孙江超冀兴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微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