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型提花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322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褶皱型提花窗帘,涉及窗帘布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窗帘无法兼顾通风和遮光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内层,基布层上表面设置有遮光表层,遮光表层包括若干褶皱段,相邻褶皱段之间形成有凹槽,褶皱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带和第二凸起带,第一凸起带和第二凸起带远离基布层的一端相互粘合在一起,第一凸起带与第二凸起带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褶皱型提花窗帘透气舒适且手感好,通过设置遮光表层,能够实现物理遮光,从而起到较好的遮光效果,通过设置凹槽和透气空腔,提升了窗帘的透气性,较为通风,从而使得窗帘能够兼顾通风和遮光的要求。和遮光的要求。和遮光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褶皱型提花窗帘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布
,具体为褶皱型提花窗帘。

技术介绍

[0002]窗帘的主要作用是将室内与外界光源隔绝,保持居室的私密性,同时它又是家装不可或缺的装饰品之一。现有技术的窗帘布,既需要能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又需要能防尘、消声、隔热、防辐射、防紫外线等,具有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的功能,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
[0003]目前,现有的窗帘为了能够有效遮光,通常会采用多层面料复合的方式进行制造,制成的窗帘通常较厚,遮光性得到提升,但同时也导致窗帘的透气性下降,不够通风,无法兼顾通风和遮光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的褶皱型提花窗帘,能够兼顾通风和遮光的要求。
[0005]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褶皱型提花窗帘,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下表面设置有内层,所述基布层上表面设置有遮光表层,所述遮光表层包括若干褶皱段,相邻所述褶皱段之间形成有凹槽,所述褶皱段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带和第二凸起带,所述第一凸起带和第二凸起带远离基布层的一端相互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凸起带与第二凸起带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基布层上表面设置有遮光表层,可以阻挡阳光穿透,实现物理遮光,从而起到较好的遮光效果,而由于在相邻褶皱段之间形成有凹槽,从而使得窗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且褶皱段包括第一凸起带和第二凸起带,且在第一凸起带与第二凸起带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由于透气空腔的设置,使得空气可以通过透气空腔在窗帘内外顺畅流通,从而提升了窗帘的透气性,较为通风,则通过遮光表层的设置,使得窗帘能够兼顾通风和遮光的要求。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凸起带和第二凸起带内部均设置有透气间隙。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凸起带和第二凸起带内部均设置有透气间隙,则空气还能通过透气间隙在窗帘内外顺畅流通,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窗帘的透气通风性。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遮光表层由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经纱由若干涤纶欧根纱加捻而成,所述纬纱由若干粘麻色纺纱加捻而成。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遮光表层由经纱和纬纱经纬编织而成,且经纱由若干涤纶欧根纱加捻而成,涤纶欧根纱质地轻盈,吸湿能力强,且能有效防紫外线,从而能够起到较好的遮光效果,纬纱由若干粘麻色纺纱加捻而成,粘麻色纺纱具有柔软透气的效果,从而保证了遮光表层的透气性。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布层由若干纺织纱线纬编织造而成,所述纺织纱线由若干棉纤维加捻而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布层由若干纺织纱线纬编织造而成,且纺织纱线由若干棉纤维加捻而成,棉纤维手感柔软舒适,使得窗帘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纱线由若干麻纤维加捻而成,所述第二纱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层由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纱线由若干麻纤维加捻而成,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从而使得窗帘具有较好吸湿速干能力,第二纱线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从而保证了窗帘的结构强度。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内层、基布层与遮光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内层、基布层与遮光表层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连接牢固性较好,使得层与层之间不易发生分离,从而保证了窗帘结构的稳固性。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本技术透气舒适且手感好,通过设置遮光表层,遮光表层包括若干褶皱段,可以阻挡阳光穿透,实现物理遮光,从而起到较好的遮光效果,通过设置凹槽和透气空腔,使得空气可以在窗帘内外顺畅流通,从而提升了窗帘的透气性,较为通风,则通过遮光表层的设置,使得窗帘能够兼顾通风和遮光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中遮光表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中内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1、基布层;2、内层;3、遮光表层;4、褶皱段;5、凹槽;6、第一凸起带;7、第二凸起带;8、透气空腔;9、透气间隙;10、经纱;11、纬纱;12、第一纱线;13、第二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图3所示,褶皱型提花窗帘,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由若干纺织纱线纬编织造而成,且纺织纱线由若干棉纤维加捻而成,棉纤维手感柔软舒适,使得窗帘具有较好的舒适性,在基布层1下表面设置有内层2,内层2由第一纱线12和第二纱线13经纬编织而成,且第一纱线12由若干麻纤维加捻而成,麻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从而使得窗帘具有较好吸湿速干能力,第二纱线13由若干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涤纶纤维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从而保证了窗帘的结构强度,且在基布层1上表面设置有遮光表层3,内层2、基布层1与遮光表层3之间通过热熔胶粘接在一起,使得层与层之间不易发生分离,从而保证了窗帘结
构的稳固性。
[0025]请参阅图1所示,遮光表层3包括若干褶皱段4,褶皱段4由遮光表层3通过压皱机处理,自然褶皱成型,褶皱段4凸起于基布层1上表面,使得整个窗帘的厚度增加,可以阻挡阳光穿透,实现物理遮光,从而起到较好的遮光效果,且在相邻褶皱段4之间形成有凹槽5,从而使得窗帘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褶皱段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带6和第二凸起带7,且第一凸起带6和第二凸起带7远离基布层1的一端相互粘合在一起,在第一凸起带6与第二凸起带7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8,由于透气空腔8的设置,使得空气可以通过透气空腔8在窗帘内外顺畅流通,从而提升了窗帘的透气性,较为通风,则通过遮光表层3的设置,使得窗帘能够兼顾通风和遮光的要求,且在第一凸起带6和第二凸起带7内部均设置有透气间隙9,则空气还能通过透气间隙9在窗帘内外顺畅流通,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窗帘的透气通风性。
[0026]请参阅图2所示,遮光表层3由经纱10和纬纱11经纬编织而成,且经纱10由若干涤纶欧根纱加捻而成,涤纶欧根纱质地轻盈,吸湿能力强,且能有效防紫外线,从而能够起到较好的遮光效果,纬纱11由若干粘麻色纺纱加捻而成,粘麻色纺纱具有柔软透气的效果,从而保证了遮光表层3的透气性。
[002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褶皱型提花窗帘,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下表面设置有内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层(1)上表面设置有遮光表层(3),所述遮光表层(3)包括若干褶皱段(4),相邻所述褶皱段(4)之间形成有凹槽(5),所述褶皱段(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凸起带(6)和第二凸起带(7),所述第一凸起带(6)和第二凸起带(7)远离基布层(1)的一端相互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凸起带(6)与第二凸起带(7)之间形成有透气空腔(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褶皱型提花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带(6)和第二凸起带(7)内部均设置有透气间隙(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褶皱型提花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记廷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素缃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