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窗帘,包括帘布、一对防霉保护机构、多组分隔保护机构,一对防霉保护机构对称分布于帘布的两侧,防霉保护机构包括固定保护壳,固定保护壳内设有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套设于帘布的外侧,防水保护层的外侧套设有干燥保护层,多组分隔保护机构设于固定保护壳的外侧,分隔保护机构包括分隔支撑块,分隔支撑块内开凿有多组均匀分布存储腔,存储腔内设有隔板,隔板将存储腔分为抗菌腔和防霉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减小了窗帘的边角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湿气的影响出现细菌滋生与发霉的情况,延长了窗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窗帘使用过程中的抗菌防霉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霉窗帘
[0001]本技术属于窗帘
,具体涉及一种抗菌防霉窗帘。
技术介绍
[0002]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室内用品,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按照材质不同可以分为:棉纱窗帘、涤纶窗帘、涤棉混纺窗帘、棉麻混纺窗帘、无纺布窗帘等,现有技术中的窗帘布,既可以减光、遮光,以适应人对光线不同强度的需求,又可以防尘、消声、隔热、防辐射、防紫外线等,改善居室气候与环境,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0003]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窗帘的遮光性,窗帘的尺寸一般大于室内需要进行遮光的部分,这样也就导致窗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有一部分处在阴暗环境中,处于阴暗环境中的窗帘容易受阴暗环境以及室内窗户两端的缝隙处湿气的影响出现细菌滋生与发霉的情况,尤其是窗帘的边角处更是容易出现细菌滋生与发霉的情况,缩短了窗帘的使用寿命,使得窗帘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性较差。
[0004]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窗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防霉窗帘,以解决上述窗帘的抗菌防霉性差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抗菌防霉窗帘,包括:帘布、一对防霉保护机构、多组分隔保护机构;
[0008]一对所述防霉保护机构对称分布于所述帘布的两侧,所述防霉保护机构包括固定保护壳,所述固定保护壳内设有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套设于帘布的外侧;
[0009]多组所述分隔保护机构设于所述固定保护壳的外侧,所述分隔保护机构包括分隔支撑块,所述分隔支撑块内开凿有多组均匀分布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存储腔分为抗菌腔和防霉腔。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水保护层的外侧套设有干燥保护层,通过干燥保护层对防水保护层起到吸附干燥的作用,减小了环境湿气对帘布产生的不利影响。
[0011]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支撑块远离固定保护壳的一侧开凿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通风分隔槽,通过开凿多组通风分隔槽减小了分隔支撑块与墙壁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环境湿气对帘布造成的不利影响,多组所述通风分隔槽内均设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与通风分隔槽的内壁相贴合,所述保护垫选用橡胶防潮垫,通过保护垫提高了分隔支撑块的防潮性能,提高了分隔支撑块对帘布进行支撑隔离的效果,提高了帘布使用过程中的通风性能,减小了帘布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细菌滋生与霉变的情况。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分隔支撑块远离固定保护壳的一侧连接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限位通风网,所述限位通风网与存储腔相匹配,便于通过限位通风网对存储腔进行封闭限位。
[0013]进一步地,所述抗菌腔内填充有抗菌剂,通过向抗菌腔内填充抗菌剂的方式减小了帘布受环境中湿气的影响出现细菌滋生的情况,提高了帘布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卫生性,所述防霉腔内填充有防霉片,便于通过防霉片的设置提高了帘布的防霉性能。
[0014]进一步地,所述存储腔远离限位通风网的一侧连通有多组均匀分布的通气管,多组所述通气管与干燥保护层相连通,通气管起到连通存储腔与干燥保护层的作用,便于对干燥保护层起到辅助干燥的作用,提高了干燥保护层对防水保护层进行干燥保护的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6]本技术通过相应机构的设置,减小了窗帘的边角在使用过程中受环境湿气的影响出现细菌滋生与发霉的情况,延长了窗帘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窗帘使用过程中的抗菌防霉性能。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抗菌防霉窗帘的立体图;
[0019]图2为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一种抗菌防霉窗帘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B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帘布、2.防霉保护机构、201.固定保护壳、202.防水保护层、203.干燥保护层、3.分隔保护机构、301.分隔支撑块、302.隔板、303.抗菌腔、304.防霉腔、305.通风分隔槽、306.保护垫、307.限位通风网、308.通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防霉窗帘,参图1
‑
图4所示,包括帘布1、一对防霉保护机构2、多组分隔保护机构3。
[0025]参图1
‑
图4所示,一对防霉保护机构2对称分布于帘布1的两侧,通过防霉保护机构2对帘布1起到抗菌防霉保护的作用。
[0026]参图1
‑
图4所示,防霉保护机构2包括固定保护壳201,通过固定保护壳201对帘布1起到支撑与隔离保护的作用,减小了帘布1在使用过程中与墙壁直接接触的情况,提高了帘布1使用过程中的抗菌防霉性能。
[0027]参图3
‑
图4所示,固定保护壳201内设有防水保护层202,防水保护层202套设于帘布1的外侧,通过防水保护层202对帘布1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
[0028]优选地,防水保护层202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0029]参图3
‑
图4所示,防水保护层202的外侧套设有干燥保护层203,通过干燥保护层
203对防水保护层202起到吸附干燥的作用,减小了环境湿气对帘布1产生的不利影响。
[0030]具体地,干燥保护层203采用竹炭限位编织而成。
[0031]参图3
‑
图4所示,多组分隔保护机构3设于固定保护壳201的外侧,通过分隔保护机构3对帘布1起到分隔限位与辅助保护的作用。
[0032]参图3
‑
图4所示,分隔保护机构3包括分隔支撑块301,通过分隔支撑块301对固定保护壳201与墙壁起到分隔限位的作用,减小了湿气沿墙壁浸入到固定保护壳201内的情况,提高了对帘布1进行防霉保护的效果。
[0033]其中,分隔支撑块301内开凿有多组均匀分布存储腔,通过开凿存储腔便于对抗菌剂和防霉片进行收纳存储。
[0034]参图3
‑
图4所示,存储腔内设有隔板302,隔板302将存储腔分为抗菌腔303和防霉腔304,便于通过抗菌腔303和防霉腔304分别对抗菌剂和防霉片进行收纳存储,提高了对帘布1进行抗菌防霉保护的效果。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霉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帘布(1);一对防霉保护机构(2),对称分布于所述帘布(1)的两侧,所述防霉保护机构(2)包括固定保护壳(201),所述固定保护壳(201)内设有防水保护层(202),所述防水保护层(202)套设于帘布(1)的外侧;多组分隔保护机构(3),设于所述固定保护壳(201)的外侧,所述分隔保护机构(3)包括分隔支撑块(301),所述分隔支撑块(301)内开凿有多组均匀分布存储腔,所述存储腔内设有隔板(302),所述隔板(302)将存储腔分为抗菌腔(303)和防霉腔(3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保护层(202)的外侧套设有干燥保护层(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防霉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支撑块(301)远离固定保护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家发,张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安信纳米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