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5190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包括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由铜离子纤维和麻纤维经纬编织而成,经纬隔三根交织一次,所述第一抗菌层顶部上设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一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抗菌层,所述第三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以氨纶纤维为纱芯,棉纤维包芯纱后编织而成,所弹性层远离所述第三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远离所述弹性层的一侧上设有防污层。该面料抗菌效果好,强度高,吸湿透气性好。吸湿透气性好。吸湿透气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

技术介绍

[0002]铜离子纤维属于抗菌纤维,是一种功能性纤维,可以阻断疾病传播,卫生保洁,对抗菌纺织品有着重要作用,一般分为天然抗菌纤维和人工抗菌纤维。其中,加入金属离子型抗菌剂的人工抗菌纤维中近年来发展迅速。它具有安全性高、不产生耐药性等特点,特别是其优异的耐热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纤维等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无机抗菌剂最常用的金属离子主要是银、铜和锌。但是铜离子纤维的韧性差,面料容易缩水,影响成品的质量,如果将铜离子纤维进行混纺而改善韧性,则会导致面料的抑菌效果减弱,降低了面料的功能性和质量。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进行创新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抗菌效果好,高强度高耐磨,防污且舒适的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
[0004]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由铜离子纤维和麻纤维经纬编织而成,经纬隔三根交织一次,所述第一抗菌层顶部上设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一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抗菌层,所述第三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以氨纶纤维为纱芯,棉纤维包芯纱后编织而成,所弹性层远离所述第三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层远离所述弹性层的一侧上设有防污层。
[0006]优选为:所述耐磨层内填充有柔软层,所述耐磨层上设有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所述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分别经纬交织并穿过第一抗菌层连接固定,所述耐磨层顶部上由所述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经纬交织后形成凸部。
[0007]优选为:所述第二抗菌层由聚丙烯腈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
[0008]优选为:所述第三抗菌层由木棉纤维和银纤维混纺而成。
[0009]优选为:所述耐磨纤维由锦纶纤维和干态胶纤维混纺而成。
[0010]优选为:所述防污层为纳米涂层。
[0011]有益效果:
[0012]通过三层抗菌层的设置,解决了由于铜离子纤维混纺后抗菌效果减弱的问题,并且提高了面料整体的舒适性、韧性和强度。弹性层增加了面料的弹性,通过耐磨层和防污层,提高了面料的耐磨性,以及增加面料的防水防油防污性能,使得面料的质量提升。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将在实施例中详细阐述,从而使得有益效果更加明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整体组织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耐磨层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
[0017]1、第一抗菌层;2、第二抗菌层;3、第三抗菌层;4、弹性层;5、耐磨层;6、防污层;7、凸部;8、柔软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19]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20]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包括第一抗菌层1,所述第一抗菌层1由铜离子纤维和麻纤维经纬编织而成,铜离子纤维抗菌效果好,化学稳定性高,但是韧性较差,易缩水;而麻纤维同样具有抑菌效果但比铜离子纤维的效果差,且透气性好,强度高,韧性好,与铜离子纤维混纺后,增强了第一抗菌层1的强度和韧性,而且混纺后铜元素不易溢出,使得抗菌效果稳定。为了使第一抗菌层1更厚实和光滑,铜离子纤维和麻纤维都可以为经线或纬线,经纬隔三根交织一次,形成缎面,使得第一抗菌层1更舒适,更贴肤。
[0023]所述第一抗菌层1顶部上设有第二抗菌层2,第二抗菌层2由聚丙烯腈纤维和粘胶纤维混纺而成,聚丙烯腈纤维柔软蓬松,抗菌防虫,但吸湿性差,粘胶纤维吸湿性好,不静电,与聚丙烯腈纤维混纺后使得第二抗菌层2的吸湿性提高,透气好,使得穿着更舒适。
[0024]所述第二抗菌层2远离所述第一抗菌层1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抗菌层3,第三抗菌层3由木棉纤维和银纤维混纺而成,木棉纤维具有抗菌、防蛀、防霉、轻柔、吸湿性强等特点,银纤维除了具有抗菌效果外还具有除臭,抗静电,防辐射等特点,混纺后使得第三抗菌层3抗菌效果和吸湿效果提升,进一步提高穿着的舒适性,三层抗菌层协同增加或提升了面料的抗菌除臭,防虫防霉,柔软舒适,吸湿透气,抗静电和辐射等效果,提高了面料的质量和功能性。
[0025]所述第三抗菌层3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2的一侧上设有弹性层4,所述弹性层4以氨纶纤维为纱芯,棉纤维包芯纱后编织而成,氨纶纤维强度高,弹性好,棉纤维强度高,透气性好,通过包芯纱工艺复合后,提高了抗皱能力,易洗快干,抗静电,不易起球,使得面料质量
和性能进一步提升。
[0026]如图1

2所示,所弹性层4远离所述第三抗菌层3的一侧上设有耐磨层5,耐磨层5内填充有柔软层8,所述耐磨层5上设有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所述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分别经纬交织并穿过第一抗菌层1连接固定,第一压筋和第二压筋经纬交织后在耐磨层5顶部上形成凸部7,使得面料表面的凹凸感更强,更具有美观性。耐磨纤维由锦纶纤维和干态胶纤维混纺而成,锦纶纤维强度高,耐磨性好,弹性好,干态胶纤维也具有耐磨性,混纺后提高了耐磨性,增加了使用寿命。
[0027]所述耐磨层5远离所述弹性层4的一侧上设有防污层6,防污层6为纳米涂层,纳米涂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酒精,二氧化硅自身有耐高温的性能,所以使用了二氧化硅的纳米涂层,也让面料有了防热油的性能,当二氧化硅被制成纳米大小的时候,就可以在不改变材料化学属性的前提下,实现疏水疏油防水防油的表面性能。当面料表面淋到雨水时,由于耐磨层5凸部7的设置,使得其表面具有纵横的沟纹,更有利于排水,使得面料的性能提升,质量更佳。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离子棉氨抗菌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抗菌层,所述第一抗菌层由铜离子纤维和麻纤维经纬编织而成,经纬隔三根交织一次,所述第一抗菌层顶部上设有第二抗菌层,所述第二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一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第三抗菌层,所述第三抗菌层远离所述第二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以氨纶纤维为纱芯,棉纤维包芯纱后编织而成,所弹性层远离所述第三抗菌层的一侧上设有耐磨层,所述耐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洋刘西成李红清陈士奎龙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雅雪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