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841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包括:底板;主体气囊,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上部气囊和下部气囊,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气囊的两侧,所述上部气囊和所述下部气囊均分别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主体气囊的高度高于所述上部气囊和所述下部气囊;所述主体气囊、所述上部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上均设置有通气管卡口和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若干通气管排插接口和气泵,所述通气管卡口通过通气管与若干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接,所述气泵的气体输出端与若干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通,用于向所述上部气囊、所述主体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充气及放气。述主体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充气及放气。述主体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充气及放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属于医疗器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脊柱外科手术的不断突破与发展,后正中入路及后外侧入路逐渐成为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领域疾病基本的手术治疗方式。而随着后入路手术量和手术种类的增多,俯卧位的体位管理则对手术的成功与否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俯卧位属于脊柱外科后路术中应用率较高的体位之一,但患者长时间处于该固定体位下,可导致躯体受力不均、局部压力增大、呼吸循环不良,且受压皮肤易出现压疮,尤其对肥胖患者,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风险更高。临床医生们需选择一种既可暴露手术视野,同时可支撑患者及保护受压部位的安全、舒适且优质的辅助工具。使用俯卧位体位垫可将患者身体稳定支撑和受力均匀,便于手术导航和术中定位,有助于保持气道通畅,合理胸腹减压和改善心肺循环,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手术疗效和满足患者舒适度。
[0004]目前尚无广泛适用于脊柱外科多数手术的俯卧位专用体位垫。普通手术床在传统融合手术中,因术中调整手术床角度易引起患者身体微动或侧滑,干扰术者操作,降低患者安全度;在脊柱矫形手术中,普通手术床无法科学量化调节支撑高度和角度,不能紧密贴合患者的脊柱和髋关节,造成躯体受力不均和体位摆放困难。在经后路楔形截骨或腰椎滑脱复位时,应用体外人力牵拉或增减凝胶/海绵垫改变俯卧支撑高度,推拉摩擦可导致皮损、水泡和压疮,其不可控性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和着力点改变,易发生截骨端错位、脊髓剪切、脊髓损伤、内固定切出、神经根卡压、腰椎滑脱进一步加重,均难以保证脊髓或神经根安全。现有的各种特殊手术床,有的因造价高昂而无法广泛普及,有的因自身特点仅适用于脊柱矫形或镜下的脊柱退变疾病手术,有的因操作步骤繁琐和操作人员对部件的不熟悉,造成体位摆放中的困扰和安全隐患,均无法满足全球广大脊柱外科手术医生的需求。因此对术中俯卧位进行机械化科学调控以精准、靶向匹配手术操作,同时兼顾安全和患者耐受度,是获得满意的脊柱融合内固定、脊柱矫形及恢复脊柱矢状位排列平衡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该体位垫操作简便,稳定支撑、受力均匀并能保护患者受压部位。具有针对脊柱节段性操作,机械化定量调节气囊、匀速和缓、靶向调节气囊高度和角度、量化躯体接触点压力分布的特点。本技术的体位垫可以提供安全卧位和优化的体位调节方法,防止和或减少脊髓、神经根、大血管损伤及脊柱不稳滑脱,促进脊柱矢状位序列平衡和降低远期内固定失败的风险,进而实现精准手术和安全操作的脊柱后路手术俯卧位定位。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8]底板;
[0009]主体气囊,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
[0010]上部气囊和下部气囊,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气囊的两侧,所述上部气囊和所述下部气囊均分别与所述底板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主体气囊的高度高于所述上部气囊和所述下部气囊;
[0011]所述主体气囊、所述上部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上均设置有通气管卡口和压力传感器;
[0012]捆绑带,用于将所述主体气囊、所述上部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捆绑在一起;
[0013]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通气管排插接口和气泵,所述通气管卡口通过通气管与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接,所述气泵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通,用于向所述上部气囊、所述主体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充气及放气。
[0014]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主体气囊包括若干层叠布置或并排布置的主体气囊单元,每个所述主体气囊单元上均设置有所述通气管卡口。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与所述底板相连接的所述主体气囊单元的上端面为平面或凹面。
[0015]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上部气囊包括若干并排布置的上部气囊单元,每个所述上部气囊单元上均设置有所述通气管卡口。
[0016]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下部气囊包括若干并排布置的下部气囊单元,每个所述下部气囊单元上均设置有所述通气管卡口。
[0017]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主体气囊单元、所述上部气囊单元以及所述下部气囊单元内均设置若干独立气囊袋,每个所述独立气囊袋均设置有与所述通气管卡口连通的通气管分支卡口。
[0018]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独立气囊袋内填充有支撑组件。
[0019]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呈螺旋形、Z字形或若干圆环形胶囊间隔叠置形式,支撑组件可伸缩、便于气体进出、材料耐用、防屈曲折叠、防刺伤,对气囊起顶起和支护作用,辅助气囊的支撑刚性。
[0020]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底板与所述上部气囊、所述主体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相连接的端面为板面一体的尼龙搭扣面,所述上部气囊、所述主体气囊以及所述下部气囊的下端面为尼龙磨毛面。
[0021]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上部气囊上设置有下颌凹槽,所述下部气囊上设置有膀胱/会阴凹槽。
[0022]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优选地,所述主体气囊的宽度大于所述上部气囊,所述下部气囊的宽度与所述主体气囊的宽度相同。
[0023]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另外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包括:
[0024]一体式的底部气囊以及位于所述底部气囊上方纵向排列的若干独立气囊,每个所述独立气囊内均设置有若干纵向排列的气囊单元;
[0025]所述底部气囊、若干所述独立气囊上均设置有通气管卡口和压力传感器;
[0026]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为用于将所述底部气囊、若干所述独立气囊加固的捆绑带,使
体位垫与手术床连接在一起;
[0027]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通气管排插接口和气泵,所述控制面板与所气泵电连接,所述通气管卡口通过通气管与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接,所述气泵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通,用于向所述底部气囊、若干所述独立气囊充气及放气。
[0028]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9]本技术所公开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可搭配通用骨科手术床使用,在通用骨科手术床上获得满足脊柱后路手术要求的各种体位。可兼容手术室已有的头垫、膝垫、腿垫使用,无需额外购买配件。可实现不同年龄、体型患者的合理适配,具有稳定支撑身体、灵活调整体位、定量靶向调控、精准安全地配合手术操作、辅助和促进手术疗效的特点。相比价格高昂、操作步骤繁琐的碳纤维脊柱手术床、或传统的俯卧位装置,本技术装置设计科学、价优易用,便于在各层级医院推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方案可以实现脊柱手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主体气囊(3),与所述底板(1)可拆卸连接;上部气囊(2)和下部气囊(4),分别位于所述主体气囊(3)的两侧,所述上部气囊(2)和所述下部气囊(4)均分别与所述底板(1)可拆卸连接,且所述主体气囊(3)的高度高于所述上部气囊(2)和所述下部气囊(4);所述主体气囊(3)、所述上部气囊(2)以及所述下部气囊(4)上均设置有通气管卡口和压力传感器;捆绑带(7),用于将所述主体气囊(3)、所述上部气囊(2)以及所述下部气囊(4)捆绑在一起;控制器,包括控制面板、通气管排插接口和气泵,所述控制面板与所气泵电连接,所述通气管卡口通过通气管与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接,所述气泵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通气管排插接口连通,用于向所述上部气囊(2)、所述主体气囊(3)以及所述下部气囊(4)充气及放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气囊(3)包括若干层叠布置或并排布置的主体气囊单元,每个所述主体气囊单元上均设置有所述通气管卡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底板(1)相连接的所述主体气囊单元的上端面为平面或凹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气囊(2)包括若干并排布置的上部气囊单元,每个所述上部气囊单元上均设置有所述通气管卡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外科手术俯卧位多功能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气囊(4)包括若干并排布置的下部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荣荣狄红贺李淳德赵耀漆龙涛越雷朱然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