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63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共同设有换热器壳,所述换热器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内底壁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每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通过将换热器壳与支撑架配合,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调节板,通过调节板上的铰接座与连接板配合,能够使换热器壳与调节板活动连接,通过调节板底部的电动推杆带动调节板滑动,在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下,对换热器壳进行调整,便于换热器壳中的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与外界管道进行安装对接,提高安装使用的便利性。提高安装使用的便利性。提高安装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换热器领域,具体是一种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0003]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较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最广的类型,管壳式换热器由于长度较大,在安装时,需要将管道进行对接,但是现有管壳式换热器的底座不便于进行调整,在管道对接时,造成安装不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共同设有换热器壳,所述换热器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内底壁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每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板,每个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每个所述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调节板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所述调节板通过铰接座与连接板活动铰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每个所述支撑架的正面和支撑架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耳。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器壳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液管,所述换热器壳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液管。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器壳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进液管,所述换热器壳的右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出液管。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热器壳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所述固定板之间卡接有标识牌。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箱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窗。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
制器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电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该管壳式换热器,通过将换热器壳与支撑架配合,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调节板,通过调节板上的铰接座与连接板配合,能够使换热器壳与调节板活动连接,通过调节板底部的电动推杆带动调节板滑动,在滑槽和滑块的配合下,对换热器壳进行调整,便于换热器壳中的第一进液管、第二进液管、第一出液管和第二出液管与外界管道进行安装对接,提高安装使用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中支撑架的侧剖图;
[0017]图3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中调节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一种管壳式换热器中控制箱的正剖图。
[0019]图中:1、支撑架;2、底座;3、安装孔;4、固定耳;5、第二进液管;6、换热器壳;7、第一进液管;8、标识牌;9、固定板;10、第一出液管;11、第二出液管;12、散热窗;13、控制箱;14、控制面板;15、箱门;16、连接板;17、铰接座;18、调节板;19、滑槽;20、控制器;21、滑块;22、电动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个支撑架1,两个支撑架1的内部共同设有换热器壳6,换热器壳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6,每个支撑架1的内底壁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2,每个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8,每个支撑架1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9,每个滑槽1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1,两个滑块2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调节板18的两端固定连接,调节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17,调节板18通过铰接座17与连接板16活动铰接。
[0023]两个支撑架1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2,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3,
每个支撑架1的正面和支撑架1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耳4,通过底座2和安装孔3方便对换热器进行固定,换热器壳6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进液管7,换热器壳6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第一出液管10,换热器壳6的左端固定连通有第二进液管5,换热器壳6的右端固定连通有第二出液管11,通过两组进出管道,方便进行热交换。
[0024]换热器壳6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9,两个固定板9之间卡接有标识牌8,通过标识牌8方便对换热器的使用进行标注说明,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箱13,控制箱13的正面通过合页活动铰接有箱门15,箱门15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控制面板14,控制箱13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窗12,控制箱1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20,控制器20通过导线与控制面板14电连接,控制器20通过导线分别与两个电动推杆22电连接,通过控制面板14和控制器20配合,方便对换热器进行控制。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首先将该换热器通过底座2放置在使用位置,接通换热器的电源,使控制箱13中的控制器20启动,在第一进液管7、第一出液管10、第二进液管5和第二出液管11进行对接时,通过控制面板14控制电动推杆22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包括两个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的内部共同设有换热器壳(6),所述换热器壳(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板(16),每个所述支撑架(1)的内底壁均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22),每个所述电动推杆(22)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板(18),每个所述支撑架(1)的内壁均开设有滑槽(19),每个所述滑槽(19)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21),两个所述滑块(21)相互靠近的一侧面分别与调节板(18)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板(1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铰接座(17),所述调节板(18)通过铰接座(17)与连接板(16)活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架(1)的底面共同固定连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四个安装孔(3),每个所述支撑架(1)的正面和支撑架(1)的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固定耳(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壳(6)的上表面固定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波魏克云王强王晓静李钰陈述艺毕玉双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兴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