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4632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冷交换器,涉及水冷交换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交换器本体、储水箱,储水箱上侧开设有水槽,储水箱上部设置有与水槽相对应的盖板,水槽内壁下侧设置有水泵,水槽内装设有多个阻水板,阻水板位于水泵与盖板之间,阻水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储水箱相对两侧分别装设有与交换器本体相对应的回水管、出水管,回水管与水槽连通,回水管位于盖板与阻水板之间,出水管与水泵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储水箱上侧开设水槽,便于外界空气进入水槽,以及水槽内的热蒸汽排出,通过回水管位于阻水板的上方,以及多个阻水板和漏水孔配合,提高回流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时间和面积,提高水温降低的速率。提高水温降低的速率。提高水温降低的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冷交换器


[0001]本技术属于水冷交换器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冷交换器。

技术介绍

[0002]交换器即是交换式的集线器,交换器与集线器在网路内的功用大致相同,其间最大的差异在于交换器的每个埠都享有一个专属的频宽并具备资料交换功能,使得网路传输效能得於同一时间内所能传输的资料量较大,而集线器为则是所有的埠共享一个频宽。
[0003]公开号为CN20516100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冷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所述的交换器上设有插线槽、信号灯和温度感应器,所述的交换器内部排布有金属散热管道,所述的金属散热管道上一端设有进料口一,另一端设有出料口一,所述的交换器上方配合有分体式水箱,所述的水箱内部设有储水管道,所述的储水管道上一端设有进料口二,另一端设有水泵,所述的水泵出水管通过连接管与进料口一连通,出料口一与进料口二连通形成冷却水循环。
[0004]而该申请中所公开的水冷交换器在工作的过程中,水在储水管道和金属散热管道内循环流动,难以与外界空气充分接触,易造成水温上升后难以快速降低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冷交换器。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一种水冷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储水箱,储水箱上侧开设有水槽,储水箱上部设置有与水槽相对应的盖板,水槽内壁下侧设置有水泵,水槽内装设有多个阻水板,阻水板位于水泵与盖板之间,阻水板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漏水孔贯穿阻水板,储水箱相对两侧分别装设有与交换器本体相对应的回水管、出水管,回水管与水槽连通,回水管位于盖板与阻水板之间,出水管与水泵连通。
[0008]可选的,盖板包括方框挡板,方框挡板位于储水箱的上侧,方框挡板下侧装设有方框插板,方框插板滑动配合在水槽内,方框挡板内装设有与水槽相对应的防尘网板。
[0009]可选的,防尘网板下侧装设有筒罩、风扇,筒罩位于风扇的周侧,筒罩位于回水管的上方。
[0010]可选的,方框挡板相对两侧均装设有侧耳,储水箱位于两个侧耳之间。
[0011]可选的,相邻两个阻水板之间装设有多个连接柱,位于最下方的阻水板下侧装设有多个导热柱,相邻两个阻水板之间的漏水孔相互错位。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下所述的所有优点:
[0013]通过储水箱上侧开设水槽,便于外界空气进入水槽,以及水槽内的热蒸汽排出,通过回水管位于阻水板的上方,以及多个阻水板和漏水孔配合,提高回流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时间和面积,提高水温降低的速率。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0015]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
[0016]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储水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交换器本体1,储水箱2,水槽201,回水管202,出水管203,盖板3,方框挡板301,方框插板302,防尘网板303,侧耳304,筒罩4,风扇401,水泵5,阻水板6,漏水孔601,连接柱602,导热柱603。
[0022]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技术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0023]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4]请参阅图1

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水冷交换器,包括交换器本体1、储水箱2,储水箱2上侧开设有水槽201,储水箱2上部设置有与水槽201相对应的盖板3,水槽201内壁下侧设置有水泵5,水槽201内装设有多个阻水板6,多个阻水板6竖直方向从上到下等距排列,阻水板6位于水泵5与盖板3之间,阻水板6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漏水孔601,漏水孔601贯穿阻水板6,储水箱2相对两侧分别装设有与交换器本体1相对应的回水管202、出水管203,回水管202与水槽201连通,回水管202位于盖板3与阻水板6之间,出水管203与水泵5连通;
[0025]交换器本体1为对比文件中所述的交换器、插线槽、信号灯和金属散热管道结构,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做过多赘述,其中,金属散热管道两端分别与回水管202、出水管203连通。
[0026]本实施例一个方面的应用为:使用时,取下盖板3,向水槽201内加入冷水,使水的液面位于水泵5与阻水板6之间的高度位置,启动水泵5工作后,水泵5将水槽201内的水通过出水管203送入到交换器本体1内,然后水再从回水管202流回入水槽201,流回的水落在最上方的阻水板6上,然后从其漏水孔601处下流撞击在下一层的阻水板6上,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水流回到水槽201的底部,同时水受热量蒸发从水槽201向上排出。
[0027]本实施例的相邻两个阻水板6之间的漏水孔601相互错位,提高回流的水撞击在阻水板6上的概率,使回水管202流出的水流分散开来。
[0028]本实施例的盖板3包括方框挡板301,方框挡板301位于储水箱2的上侧,方框挡板301下侧装设有方框插板302,方框插板302滑动配合在水槽201内,方框挡板301内装设有与水槽201相对应的防尘网板303,防尘网板303便于水槽201内外空气的通过盖板3,从而在水泵5工作使水槽201与交换器本体1内的水循环流动时,可以将盖板3盖在储水箱2的上面,降
低外界灰尘进入到水槽201内的概率。
[0029]本实施例的防尘网板303下侧装设有筒罩4、风扇401,筒罩4位于风扇401的周侧,筒罩4位于回水管202的上方,通过筒罩4使风扇401工作时透过防尘网板303将外界空气吹向阻水板6,筒罩4的直径小于防尘网板303的长度和宽度,在风扇401工作时,水槽201内的空气和蒸汽从筒罩4侧部向上排出。
[0030]本实施例的方框挡板301相对两侧均装设有侧耳304,储水箱2位于两个侧耳304之间,通过侧耳304便于对盖板3进行拿取或放置。
[0031]本实施例的相邻两个阻水板6之间装设有多个连接柱602,位于最下方的阻水板6下侧装设有多个导热柱603,导热柱603下部伸入到水槽201中水的液面以下,通过导热柱603吸收水中的热量传导至最下方的阻水板6中,热量通过连接柱602在多个阻水板6内传导,提供散热面积和散热速率,同时配合风扇401送风提高阻水板6的散热效果。
[0032]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冷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交换器本体(1)、储水箱(2),储水箱(2)上侧开设有水槽(201),储水箱(2)上部设置有与水槽(201)相对应的盖板(3),水槽(201)内壁下侧设置有水泵(5),水槽(201)内装设有多个阻水板(6),阻水板(6)位于水泵(5)与盖板(3)之间,阻水板(6)竖直方向开设有多个漏水孔(601),储水箱(2)相对两侧分别装设有与交换器本体(1)相对应的回水管(202)、出水管(203),回水管(202)与水槽(201)连通,回水管(202)位于盖板(3)与阻水板(6)之间,出水管(203)与水泵(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冷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阻水板(6)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永元陆文静王家佳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捷仕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