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4594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积液吸收管组,所述引流积液吸收管组主要是由两部分主结构所组成:肿瘤积液吸液管组和肿瘤吸液端头,肿瘤积液吸液管组和肿瘤吸液端头为一体式成型设计,肿瘤积液吸液管组与负压引流袋相连通在一起,肿瘤积液吸液管组的肿瘤吸液端头插入肿瘤患者体内,肿瘤吸液端头不为常规吸液端头,肿瘤吸液端头是采用侧开槽端头制成的吸液端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肿瘤吸液端头可以让吸力的走向与腔体组织之间具有一定的夹角,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吸力吸附到腔体组织的现象发生,减少患者的二次创伤,并且肿瘤吸液端头上的组件,可以合理的将吸力利用,降低吸力吸入多余的空气,增加吸力作用于积液的利用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肿瘤科引流
,尤其涉及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腹腔肿瘤在发展期间,易在腔体(胸腔和腹腔)产生积液等现象,且为了避免积液发展量级剧增,医护人员大多通过引流的方式,对胸腔或是腹腔积液做排出处理,纵观目前引流排出装置的使用机理,引流排出装置大多基于负压产生的吸力进行实现作业,由于负压吸力的影响,吸液端头会经常不受控制的与腔体内壁的组织吸附在一起,该现象发生后,内壁的组织就会具有受到损坏可能,造成患者的二次创伤,目前,现有技术为了防止上述问题的发生,均是在端头上设置有伸缩缓冲结构,通过该结构进行防止吸附的伤害和现象出现,但是该结构还是会有一定几率将组织吸附,当医护人员将端头紧密的与患者腔体底部组织接触时,端头通过吸力依然会将组织进行短暂的吸附,致使具有一定的缺陷,另外,现有吸液端头均无法通过积液水位的高度进行调节吸液孔的范围,造成会将部分空气吸入到管体内部,造成吸力利用率降低,无法最大限度的保障吸力作用于积液上。
[0003]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积液吸收管组,所述引流积液吸收管组主要是由两部分主结构所组成:肿瘤积液吸液管组和肿瘤吸液端头,肿瘤积液吸液管组和肿瘤吸液端头为一体式成型设计,肿瘤积液吸液管组与负压引流袋相连通在一起,肿瘤积液吸液管组的肿瘤吸液端头插入肿瘤患者体内,肿瘤吸液端头不为常规吸液端头,肿瘤吸液端头是采用侧开槽端头制成的吸液端头。
[0005]所述肿瘤积液吸液管组是由五部分结构所组成:肿瘤吸液气囊、安嵌端头、吸液软管、排入管体和衔接端头,肿瘤吸液气囊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安嵌端头,安嵌端头呈相互的对称的方式设置,其中一个安嵌端头上与吸液软管的起始端相连,吸液软管的末端安装有肿瘤吸液端头。
[0006]另外一个所述安嵌端头与排入管体的起始端相连,排入管体的末端设置有衔接端头,衔接端头内设置有螺纹,衔接端头与引流袋的管口连通在一起,衔接端头通过螺纹与其连接在一起。
[0007]所述肿瘤吸液端头是由七部分结构所组成:防护吸液端头、积液进入槽口、导向条槽、堵塞凸起、气压堵塞体、积液流动孔和限位凸起,防护吸液端头是采用空心圆管制成的端头,防护吸液端头一侧表面未开设有任何槽孔,防护吸液端头的外侧表面上开设有积液进入槽口,积液进入槽口开设有若干个,积液进入槽口以圆形阵列的方式分布设计,积液进入槽口是采用两端为弧形制成的矩形条槽孔。
[0008]所述积液进入槽口的内侧卡置有堵塞凸起,堵塞凸起设置在导向条槽区域上,导向条槽开设在积液进入槽口同一条直线上,导向条槽开设在防护吸液端头的内侧内壁位置
上,导向条槽和积液进入槽口开设的数量相同,导向条槽和堵塞凸起的大小相匹配。
[0009]所述堵塞凸起设置在气压堵塞体上,气压堵塞体的外围表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堵塞凸起,气压堵塞体上贯穿开设有积液流动孔,气压堵塞体的一侧表面与限位凸起接触,限位凸起直径大于气压堵塞体的直径,限位凸起的表面是采用锥形制成的端面,限位凸起的端面与气压堵塞体的端面具有间隙。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1]1.本技术引流积液吸收管组的肿瘤吸液端头的设计,不会出现因为吸力而吸附在患者组织内壁的现象发生,本端头的吸液区域开设在四周外侧表面,积液是通过管壁区域进行进入到其内部,从而使吸力的走向与下方组织具有一定的夹角,不会让吸力的走向与腔体组织呈直线式的状态,该方式更为安全,整体的防护效果更为优异,同时四周开设槽口的设计,还可以增加积液进入的范围面积,致使吸液的效率也同样会得到一定的增加。
[0012]2.本技术肿瘤吸液端头的自身上设置有槽口调节件,该调节件可以避免因为槽口过大而造成吸引力利用率低的现象发生,当积液水位低,吸力作用与积液的吸附效果就会变小,当该情况发生时(积液的水位降低后,积液无法将吸液槽口淹没时,该现象就会发生),槽口调节件就会进行堵塞部分槽口区域,进而使得槽口区域缩小,增加吸力的利用效果,不会影响到积液的吸入速度,防止液体进入槽口的开设影响到积液的吸液速度,避免吸引力无法最大限度的作用在积液上。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引流积液吸收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图1的A局部放大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图2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
[0017]引流积液吸收管组1,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肿瘤吸液端头3,吸液气囊4,安嵌端头5,吸液软管6,排入管体7,衔接端头8,防护吸液端头9,液体进入槽口10,导向条槽11,堵塞凸起12,气压堵塞体13,液体流动孔14,限位凸起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在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
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0]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002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积液吸收管组1,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肿瘤吸液端头3,吸液气囊4,安嵌端头5,吸液软管6,排入管体7,衔接端头8,防护吸液端头9,液体进入槽口10,导向条槽11,堵塞凸起12,气压堵塞体13,液体流动孔14和限位凸起15,其中:引流积液吸收管组1主要是由两部分主结构所组成: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和肿瘤吸液端头3,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和肿瘤吸液端头3为一体式成型设计,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与负压引流袋相连通在一起,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的肿瘤吸液端头3插入肿瘤患者体内,肿瘤吸液端头3不为常规吸液端头,肿瘤吸液端头3是采用侧开槽端头制成的吸液端头,吸液气囊4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安嵌端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积液吸收管组(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积液吸收管组(1)主要是由两部分主结构所组成: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和肿瘤吸液端头(3),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和肿瘤吸液端头(3)为一体式成型设计,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与负压引流袋相连通在一起,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的肿瘤吸液端头(3)插入肿瘤患者体内,肿瘤吸液端头(3)不为常规吸液端头,肿瘤吸液端头(3)是采用侧开槽端头制成的吸液端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积液吸液管组(2)是由五部分结构所组成:肿瘤吸液气囊(4)、安嵌端头(5)、吸液软管(6)、排入管体(7)和衔接端头(8),肿瘤吸液气囊(4)的两端上均设置有安嵌端头(5),安嵌端头(5)呈相互的对称的方式设置,其中一个安嵌端头(5)上与吸液软管(6)的起始端相连,吸液软管(6)的末端安装有肿瘤吸液端头(3)。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外一个所述安嵌端头(5)与排入管体(7)的起始端相连,排入管体(7)的末端设置有衔接端头(8),衔接端头(8)内设置有螺纹,衔接端头(8)与引流袋的管口连通在一起,衔接端头(8)通过螺纹与其连接在一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肿瘤科用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吸液端头(3)是由七部分结构所组成:防护吸液端头(9)、积液进入槽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宇鹏王海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