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技术

技术编号:3844244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和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可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同,第一处理器工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二状态,第二处理器工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三状态,该方法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切换指令;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或所述第三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处理器控制存储设备的共用,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移动终端内的元器件数量较少,节约了移动终端的硬件成本;并且移动终端内各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简单,便于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通信
,特别涉及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现有移动终端通常包括两个处理器,分别为ARM处理器和X86处理器。其中,ARM处理器通常具有低功耗、低速率的特点,因此其待机时间长,仅能支持复杂度比较低的应用; 而X86处理器通常具有高速率、高功耗的特点,是一种可以支持通用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 处理器,可以对处理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ARM处理器和X86处理器的混合系统,为了数据的共享,一般会采用 共用存储器的方式为在ARM处理器和X86处理器之间设置一个存储访问控制器和多个多 路复用器,用于对地址、数据和控制信号进行选择。存储访问控制器具有一个控制寄存器, 包括对应ARM存储器的第一存储元件,和对应X86处理器的第二存储元件。存储访问控制 器通过两个存储元件接收到的访问请求,生成选择信号,作为多路复用器的选择开关,通过 逻辑判断控制存储器由ARM处理器或X86处理器使用。专利技术人在对现有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ARM处理器和X86处理器共用存储器时, 需要在移动终端内设置包括存储访问控制器和多路复用器等在内的元器件,增加了移动终 端的硬件成本;并且存储访问控制器需要根据两个处理器的访问请求生成选择信号,其内 部逻辑控制过程复杂,增加了共用存储器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共用 存储设备需要增加大量元器件,导致移动终端硬件成本增加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种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可读写的非易 失性存储设备的移动终端,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同,第一处理器工 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二状态,第二处理器工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 第三状态,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切换指令;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或所述第三 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工作且未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一状态,还包括所述移动终端开机后,所述第一处理器与所述存储设备连通;所述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下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一状 态。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的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 入所述第二状态。还包括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的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下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 入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在所述第二状态,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三状态的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三状态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将预先设置的切换开关从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通 切换到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通;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 端进入所述第三状态;或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建立所述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之间的直连 通道;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在所述第三状态,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二状态的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将预先设置的切换开关从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通 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通;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 端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或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断开已建立的所述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之 间的直连通道;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二 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工作且未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一状态,还包括在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的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一状态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将预先设置的切换开关从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通 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通;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下电状态,所述移动终 端进入所述第一状态;或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断开已建立的所述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之 间的直连通道;所述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下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 第一状态。还包括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三状态的指令;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三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三状态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将预先设置的切换开关从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通 切换到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通;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 端进入所述第三状态;或第一处理器接收到所述指令后,建立所述存储 设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之间的直连通道;所述第一处理器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三状态。一种移动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可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所述 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同,第一处理器工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 为第二状态,第二处理器工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三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包 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切换指令;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或所述第三状态。 所述第一处理器工作且未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 还包括初始化单元,用于所述移动终端开机后,与所述存储设备连通,控制所述存储设备 处于下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接收单元还包括第一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二 状态的指令;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 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接收单元还包括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一 状态的指令;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 下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第三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三状 态的指令;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将预先设置的切换开关从与所述第一处 理器连通切换到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通,并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 端进入所述第三状态,或建立所述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之间的直连通道,并控制所 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三状态。所述接收单元包括第四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状态,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二状 态的指令;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将预先设置的切换开关从与所述第二处 理器连通切换到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通,并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 端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或断开已建立的所述存储设备与所述第二处理器之间的直连通道, 并控制所述存储设备处于上电状态,所述移动终端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一处理器工作且未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一状态,所述接收单元还 包括第五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状态,接收切换到所述第一状态的指令;所述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五控制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共用存储设备的方法,应用于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和可读写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的处理能力不同,第一处理器工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二状态,第二处理器工作且使用所述存储设备的状态为第三状态,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切换指令;第一处理器根据所述切换指令,控制所述存储设备进入所述第二状态或所述第三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福良单文英孙春辉杨金妹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