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4240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关于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连接于拱肋的锚拉板,锚拉板转动连接有分配梁,分配梁横向设置,分配梁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分配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向接头,分配梁的转动平面和转向接头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每个转向接头转动连接有锚固头,转向接头的转动平面和锚固头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锚固头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锚固头用于连接扣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分配梁,增加了扣索的锚固点位和一个横向自由度,还具有两个竖向自由度,提高了扣索安装的容错率,降低了拱肋连接扣索的加工和安装难度;各个部件装配化、系统化设计,能够工厂直接加工,形成一整套拱桥扣索锚固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重复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和重复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拱桥施工
,特别是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拱桥斜拉扣挂施工时,事先在拱肋上焊接锚拉板,然后将安装好的扣索锚固头,吊运到拱肋上方,通过销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后,在塔上进行张拉,通过扣索的拉力调整拱肋线型。
[0003]传统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虽简单有效,但具有局限性。如自由度较少,要求锚固和张拉端必须在同一直线;大跨径拱桥施工时,扣索较多,传统扣索锚固连接系统无法满足多扣索连接要求;许多锚索锚固连接系统构件都是现场临时加工,而非成套系统,构件利用率低、不配套的情况时常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容错率低,对扣索锚固连接系统的加工和安装要求较高,构件难以配套、利用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及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包括连接于拱肋的锚拉板,所述锚拉板转动连接有分配梁,所述分配梁横向设置,所述分配梁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分配梁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向接头,所述分配梁的转动平面和所述转向接头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每个所述转向接头转动连接有锚固头,所述转向接头的转动平面和所述锚固头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锚固头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锚固头用于连接扣索。
[0007]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通过设置所述分配梁,增加了所述扣索的锚固点位,同一拱肋位置能够连接多股所述扣索,提高扣索力和安全性,通过所述分配梁和所述转向接头转动连接增加了一个横向自由度,所述锚拉板和所述分配梁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接头和所述锚固头转动连接具有两个竖向自由度,提高了所述扣索安装的容错率,降低了拱肋连接所述扣索的加工和安装难度;各个部件装配化、系统化设计,能够工厂直接加工,形成一整套拱桥扣索锚固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重复利用率;该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效果良好。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地技术方案,每个所述转向接头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锚固头,所述连接板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
[0009]采用这种结构,通过所述连接板增加一个竖向自由度,使得所述扣索未张拉完毕时所述锚固头能够活动,避免所述扣索下垂在所述锚固头处受折的问题。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锚拉板和所述分配梁通过第一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分配梁和所述转向接头通过第二销轴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接头和所述连接板通
过第三销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和所述锚固头通过第四销轴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锚拉板包括第一耳板,所述第一耳板连接于所述拱肋外壁,所述第一耳板沿所述拱肋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耳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箍筋板,所述箍筋板抱箍于所述拱肋外壁上,所述第一耳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销轴。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耳板的侧壁上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加劲板,所述第一加劲板连接所述拱肋外壁。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分配梁包括框架梁体,所述框架梁体上设有第二耳板,所述第二耳板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耳板配合所述第一耳板,所述第二通孔匹配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销轴,所述框架梁体上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二销轴。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框架梁体和所述第二耳板之间设有若干个第二加劲板。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转向接头包括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所述第三耳板和第四耳板相互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三耳板上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耳板配合所述框架梁体,所述第四通孔匹配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四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二销轴,所述第四耳板上设有第五通孔,所述第五通孔和所述第四通孔呈空间十字设置,所述第五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三销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包括一对第五耳板,一对所述第五耳板之间通过若干个对拉螺栓连接,所述第五耳板两端分别设有第六通孔和第七通孔,一对所述第五耳板配合所述第四耳板,所述第六通孔匹配所述第五通孔,所述第六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三销轴,所述第七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四销轴。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锚固头包括第六耳板和锚固板,所述第六耳板上设有第八通孔,所述第六耳板配合一对所述第五耳板,所述第八通孔匹配所述第七通孔,所述第八通孔用于设置所述第四销轴,所述锚固板垂直连接所述第六耳板,所述锚固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九通孔,所述扣索穿过所述第九通孔并锚固于所述锚固板上。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锚固板和所述第六耳板之间连接有若干个第三加劲板。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地技术方案,所有所述转向接头与所述分配梁的连接点在所述分配梁上对称设置。
[002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方法,利用如以上所述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1]S1、所述拱肋节段加工时,将所述锚拉板焊接连接于所述拱肋的上弦管;
[0022]S2、所述拱肋节段安装前,将所述分配梁转动连接到所述锚拉板上,所述分配梁上转动连接有所述转向接头;
[0023]S3、施工现场所述扣索下料后,先在所述扣索的锚固端连接所述锚固头,所述锚固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然后将所述扣索的张拉端穿入扣塔上的扣索张拉索鞍上;
[0024]S4、待所述拱肋节段起吊就位后,通过工作索将所述锚固头吊运至所述拱肋节段上的所述转向接头附近,并采用销连接的方式,将所述连接板和所述转向接头连接在一起;
[0025]S5、逐束张拉所述扣索,张拉完成的所述扣索将所述分配梁带起,而未张拉的所述扣索通过所述连接板所具有的自由度而下垂,防止未张拉的所述扣索受折。
[0026]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方法,通过设置所述分配梁,增加了所述扣索的锚固点位,同一拱肋位置能够连接多股所述扣索,提高扣索力和安全性,通过所述分配梁和所述转向接头转动连接增加了一个横向自由度,所述锚拉板和所述分配梁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接头和所述锚固头转动连接具有两个竖向自由度,提高了所述扣索安装的容错率,降低了拱肋连接所述扣索的加工和安装难度;通过所述连接板增加一个竖向自由度,使得所述扣索未张拉完毕时所述锚固头能够活动,避免所述扣索下垂在所述锚固头处受折的问题;各个部件装配化、系统化设计,能够工厂直接加工,形成一整套拱桥扣索锚固系统,提高系统可靠性和重复利用率;连接过程中在拱肋侧预先组装连接拱肋、所述锚拉板、所述分配梁和所述转向接头,在扣索侧预先组装连接所述扣索、所述锚固头和所述连接板,牵引所述锚固头至拱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包括连接于拱肋(1)的锚拉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板(2)转动连接有分配梁(3),所述分配梁(3)横向设置,所述分配梁(3)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分配梁(3)上转动连接有若干个转向接头(5),所述分配梁(3)的转动平面和所述转向接头(5)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每个所述转向接头(5)转动连接有锚固头(9),所述转向接头(5)的转动平面和所述锚固头(9)的转动平面相互垂直设置,所述锚固头(9)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锚固头(9)用于连接扣索(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向接头(5)转动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转动连接所述锚固头(9),所述连接板(7)的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板(2)和所述分配梁(3)通过第一销轴(4)转动连接,所述分配梁(3)和所述转向接头(5)通过第二销轴(6)转动连接,所述转向接头(5)和所述连接板(7)通过第三销轴(8)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7)和所述锚固头(9)通过第四销轴(10)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拉板(2)包括第一耳板(21),所述第一耳板(21)连接于所述拱肋(1)外壁,所述第一耳板(21)沿所述拱肋(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耳板(21)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箍筋板(22),所述箍筋板(22)抱箍于所述拱肋(1)外壁上,所述第一耳板(21)上设有第一通孔(23),所述第一通孔(23)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销轴(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梁(3)包括框架梁体(31),所述框架梁体(31)上设有第二耳板(33),所述第二耳板(33)上设有第二通孔(35),所述第二耳板(33)配合所述第一耳板(21),所述第二通孔(35)匹配所述第一通孔(23),所述第二通孔(35)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销轴(4),所述框架梁体(31)上设有若干个第三通孔(32),所述第三通孔(32)用于设置所述第二销轴(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拱桥扣索锚固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接头(5)包括第三耳板(51)和第四耳板(52),所述第三耳板(51)和第四耳板(52)相互连接成框架结构,所述第三耳板(51)上设有第四通孔(53),所述第三耳板(51)配合所述框架梁体(31),所述第四通孔(53)匹配所述第三通孔(32),所述第四通孔(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大燕罗小斌韩玉唐睿楷高丰黄酉侯凯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