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4144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包括设置在上级出水口溢流出水处的投加段,以使得投加碳源能够充分在沟渠中流动分散,使得碳源和水的混合时间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碳源投加段设置在上级出水口处,使得进入到反硝化滤池内的碳源浓度相对更为均一,进而可保证出水总氮的稳定性,也兼顾运行的经济性,并设置回流系统,进一步增加均一性。均一性。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我国城镇污水碳氮比普遍较低,为了控制出水总氮指标达标,且考虑到提标改造的投资、进度、效果等方面因素,后置深床反硝化滤池工艺在提标改造中运行较为广泛。深床反硝化滤池的运行主要依靠外加碳源来控制反硝化反应保证出水总氮指标达标,反硝化滤池内部生物膜的活性是反硝化反应的核心因素,且需要通过外加碳源来维持其活性。
[0003]目前污水处理厂多在反硝化滤池进水口处进行碳源投加操作,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611773U,公开了一种植物碳源投加和反硝化滤池深度脱氮系统,包括植物碳源投加子系统和反硝化滤池深度脱氮子系统,所述反硝化滤池深度脱氮子系统包括二沉池、中间水池、工艺鼓风机、反硝化滤池、滤后水反冲洗水池以及反冲洗排水收集池,所述中间水池连接二沉池和反硝化滤池,所述工艺鼓风机连接反硝化滤池,所述滤后水反冲洗水池和反冲洗排水收集池分别连接反硝化滤池,所述植物碳源投加子系统连接二沉池和反硝化滤池。
[0004]其碳源投加点设置于反硝化滤池前端的进水口处,直接泵入至反硝化滤池中。这种模式会导致碳源和进水的混合时间短,碳源混合不均匀也会导致硝化反应时间短,从而影响反硝化滤池效果脱氮效果,造成出水总氮的波动,也会一定程度增加外加碳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将碳源投加点设置于上一级出水口,以增加碳源溶液进入反硝化滤池时的均一性,增加其利用率。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包括设置在上级出水口溢流出水处的投加段,以使得投加碳源能够充分在沟渠中流动分散,使得碳源和水的混合时间增加。
[0008]进一步的,投加段包括给溢流出水后的沟渠输送碳源溶液的碳源投加管,碳源投加管的出液口伸入至暂存混合罐内,暂存混合罐的端侧设置有排出管用于泵出其中的碳源溶液至沟渠中,并对应沟渠内水流动方向设置有回流系统,用于将沟渠流动方向上不同位置的水回流至暂存混合罐内,以进一步与暂存混合罐内的相对的溶液混合,增加碳源的在进入反硝化滤池前的均一性。
[0009]进一步的,在暂存混合罐内还设置搅拌轴用于混匀。
[0010]进一步的,回流系统包括设置于渠道流动方向上的若干组回流分管,上述回流分管汇流至汇流主管中,汇流主管的出液端延伸至暂存混合罐内。
[0011]进一步的,碳源投加管和回流主管的出液端均延伸至暂存混合罐的底部,以便充分混匀,排出管设置在暂存混合罐远离碳源投加管的端侧的上部,使得碳源能够尽肯能的混合充分。
[0012]进一步的,同一组的回流分管沿沟渠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上述分管汇流后进一步汇入至回流主管上,并在各回流分管上安设有泵体和阀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将碳源投加段设置在上级出水口处,使得进入到反硝化滤池内的碳源浓度相对更为均一,进而可保证出水总氮的稳定性,也兼顾运行的经济性,并设置回流系统,进一步增加均一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碳源投加系统设置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投加段具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

沟渠;2

碳源投加管;3

暂存混合罐;4

排出管;5

回流主管;51

回流分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参照图1,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包括设置在上级出水口溢流出水后的沟渠上方的投加段,以使得增加投加碳源能够充分在沟渠中流动分散,使得碳源和水的混合时间增加,使得进入到反硝化滤池内的碳源浓度相对更为均一,进而可保证出水总氮的稳定性,也兼顾运行的经济性。
[0021]进一步参照图2,投加段包括给溢流出水后的沟渠1输送碳源溶液的碳源投加管2,碳源投加管2上安设有泵体和阀门,碳源投加管2的出液口伸入至暂存混合罐3内(暂存混合罐的容积根据实际流量工况进行设置),暂存混合罐3的端侧设置有排出管4用于泵出其中的碳源溶液至沟渠1中,并对应沟渠1内水流动方向设置有回流系统,用于将沟渠1流动方向上不同位置的水回流至暂存混合罐3内,以进一步与暂存混合罐3内的碳源溶液混合,增加碳源的在进入反硝化滤池前的均一性。
[0022]在暂存混合罐3内还设置搅拌轴用于混匀。
[0023]回流系统包括设置于渠道1流动方向上的若干组回流分管51,上述回流分管51汇流至汇流主管5中,汇流主管5的出液端延伸至暂存混合罐3内。
[0024]具体的,碳源投加管2和回流主管5的出液端均延伸至暂存混合罐3的底部,以便充分混匀,排出管4设置在暂存混合罐3远离碳源投加管2的端侧的上部,使得碳源能够尽肯能
的混合充分。
[0025]同时,考虑到均匀性,同一组的回流分管51沿沟渠1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多个,上述分管汇流后进一步汇入至回流主管5上,并在各回流分管51上安设有泵体和阀门;
[0026]本实施例中,碳源选择乙酸钠。
[0027]以下是一星期出水总氮的监测值:
[0028][0029]从表中可以看出,出水总氮维持省标要求的范围内,也能够一定程度减少碳源投加量。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相关仪表及水泵均为现有成熟技术并有相应的市售产品,同时管路及支架等的安装也为现有成熟技术,申请人在此对其结构及详细工作原理不再赘述。
[00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上级出水口溢流出水处的投加段,以使得投加碳源能够充分在沟渠中流动分散,使得碳源和水的混合时间增加;投加段包括给溢流出水后的沟渠输送碳源溶液的碳源投加管,碳源投加管的出液口伸入至暂存混合罐内,暂存混合罐的端侧设置有排出管用于泵出其中的碳源溶液至沟渠中,并对应沟渠内水流动方向设置有回流系统,用于将沟渠流动方向上不同位置的水回流至暂存混合罐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升出水总氮稳定性的碳源投加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暂存混合罐内还设置搅拌轴用于混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萍燕黄国贤沈英杰陈枨干青锋吴佳辉钟一清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