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81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厌氧反应器,包括壳体,壳体内侧的上端固定有隔板,壳体的内侧且位于隔板的上端开设有溢流水槽,壳体的内侧且位于隔板的下端开设有气室,隔板的上端固定有出水堰板,隔板的内部且位于出水堰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排气管,壳体的下端还固定有布水管,壳体的内侧且位于布水管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混合组件与刮板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厌氧反应器,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对壳体内的泥水进行高效混合,且在混合过程中使壳体内的泥水流动形成循环,进而提高厌氧池内的容积利用率。的容积利用率。的容积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厌氧反应器


[0001]本技术涉废水处理
,特别是涉及了一种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厌氧反应器一般指厌氧流化床反应器,厌氧流化床反应器是一种高效的生物膜法处理方法,它是利用砂等大表面积的物质为载体,厌氧微生物以膜形式结在砂或其它载体的表面,在污水中成流动状态,微生物与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接触吸附分解有机物,从而达到处理的目的,在废水处理领域,厌氧反应器,以其能耗低、容积负荷率高、污泥床内生物量多、剩余污泥量少、可回收沼气进行再利用、操作简便、投资及运行费用低廉等显著优点,而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0003]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4936396U)公开了厌氧反应器,该专利记载了“采用侧入式搅拌机,保证厌氧池体内部泥水的充分混合,提高了厌氧池的有效容积,不需要产水的回流,无需复杂的布水系统、排泥系统,自动化要求比较低,占地面积小”,并提出了“现有的厌氧反应器结构设计复杂,占地面积大,厌氧处理效率低”的技术不足;
[0004]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7202240U)公开了一种一罐式厌氧反应器,该专利记载了“通过设置清理刷板,电机输出端的第一齿轮与转杆外部的第二齿轮啮合,使得电机能够带动转杆进行旋转,而转杆在旋转的过程中会带动清理刷板旋转,清理刷板在旋转的过程中对罐体内壁上附着的污泥进行刮除,清理过程简单,无需对厌氧反应器进行拆卸,避免厌氧反应器对污水的处理效率和质量被污泥影响”,并提出了“但是现有的厌氧反应器在运行时,会有少量的污水中的污泥附着在其内壁上,而随着厌氧反应器运行时间的不断增加,内壁上附着的污泥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厚,如果不及时的对污泥进行清理,会导致厌氧反应器内部的管道被污泥堵塞,进而影响到污水处理质量与效率”的技术不足;
[0005]综合上述,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当厌氧反应器在运行时且随着运行时间的不断增加,会有少量污水中的污泥附着在其内壁上并越来越多,越来越厚,进而会导致厌氧反应器内部的管道被污泥堵塞,影响到污水处理质量与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厌氧反应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厌氧反应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厌氧反应器,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对壳体内的泥水进行高效混合,且在混合过程中使壳体内的泥水流动形成循环,进而提高厌氧池内的容积利用率,同时在泥水混合过程中通过刮板组件方便对壳体底端的内壁进行清理,进而从根部解决污泥堵塞问题,避免影响到污水处理质量与效率。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0008]一种厌氧反应器,其应用于厌氧池内的污水处理。
[0009]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侧的上端固定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位于隔板的上端
开设有溢流水槽,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位于隔板的下端开设有气室,所述隔板的上端固定有出水堰板,所述隔板的内部且位于出水堰板的两端均固定有排气管,所述气室通过排气管与溢流水槽相通,所述壳体的下端还固定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上端贯穿壳体并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布水管的下端贯穿壳体并设置有多个排污口,所述布水管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位于布水管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混合组件与刮板组件。
[0010]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穿孔的孔径为6mm。
[0011]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密闭箱、电机、第一转杆、第一齿轮和第一中空筒,所述壳体外侧的一端固定有密闭箱,所述密闭箱内侧的一侧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壳体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且位于密闭箱内侧还固定有第一齿轮,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一转杆的内侧固定有第一中空筒。
[00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第二转杆、第二齿轮、第二中空筒和搅拌桨,所述密闭箱内侧的另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远离密闭箱的一端贯穿壳体并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且位于密闭箱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二转杆的外侧固定有第二中空筒,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外侧均固定有搅拌桨,两个所述搅拌桨分别位于第一中空筒和第二中空筒内侧的中心处。
[001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中空筒和第二中空筒的两端均开设有漏槽。
[0014]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刮板组件包括第三转杆、第四转杆、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和除泥板,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一转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转杆,所述壳体的内侧且位于第二转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四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两端且位于第一转杆与第三转杆之间均传动连接有第一传动带,所述第二转杆的两端且位于第二转杆与第四转杆之间均传动连接有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三转杆和第四转杆的两端均固定有除泥板。
[0015]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隔板的底端固定有三相分离器。
[0016]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壳体下端的一端设置有人孔。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厌氧反应器,通过整体的结构配合设计,使得能够对壳体内的泥水进行高效混合,且在混合过程中使壳体内的泥水流动形成循环,进而提高厌氧池内的容积利用率,同时在泥水混合过程中通过刮板组件方便对壳体底端的内壁进行清理,进而从根部解决污泥堵塞问题,避免影响到污水处理质量与效率。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壳体内侧上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壳体内侧下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混合组件和刮板组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刮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标记说明如下:
[0027]1、壳体;2、隔板;3、出水堰板;4、排气管;5、三相分离器;6、人孔;7、布水管;8、进水口;9、排污口;10、密闭箱;11、电机;12、第一转杆;13、第二转杆;14、第一齿轮;15、第二齿轮;16、第一中空筒;17、第二中空筒;18、搅拌桨;19、第三转杆;20、第四转杆;21、第一传动带;22、第二传动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厌氧反应器,其应用于厌氧池内的污水处理,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侧的上端固定有隔板(2),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位于隔板(2)的上端开设有溢流水槽,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位于隔板(2)的下端开设有气室,所述隔板(2)的上端固定有出水堰板(3),所述隔板(2)的内部且位于出水堰板(3)的两端均固定有排气管(4),所述气室通过排气管(4)与溢流水槽相通,所述壳体(1)的下端还固定有布水管(7),所述布水管(7)的上端贯穿壳体(1)并设置有进水口(8),所述布水管(7)的下端贯穿壳体(1)并设置有多个排污口(9),所述布水管(7)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穿孔,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位于布水管(7)的外侧还分别设置有混合组件与刮板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的孔径为6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包括密闭箱(10)、电机(11)、第一转杆(12)、第一齿轮(14)和第一中空筒(16),所述壳体(1)外侧的一端固定有密闭箱(10),所述密闭箱(10)内侧的一侧固定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杆(12),所述第一转杆(12)远离电机(11)的一端贯穿壳体(1)并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2)的外侧且位于密闭箱(10)内侧还固定有第一齿轮(14),所述壳体(1)的内侧且位于第一转杆(12)的内侧固定有第一中空筒(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还包括第二转杆(13)、第二齿轮(15)、第二中空筒(17)和搅拌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昶王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洲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