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413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纺面料由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混纺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混纺面料指的是化学纤维与其它棉毛、丝和麻等天然纤维混合纺纱织成的纺织产品,因其多纤维混纺的方式,使得面料具有更丰富的功能,因此混纺面料是现在制作服装的主要面料。
[0003]传统的混纺面料在作为服装的制备材料之前需要先进行面料的染色,而现有的面料染色剂以化学染料为主,通过这样染色的方式使得面料在纺制成服装穿戴时,会使得一些穿戴者产生过敏反应,且由于现有的面料制备过程中的染色工艺是在面料完全成型后再进行印染,这样就会导致衣物在多次清洗后容易褪色或者掉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所述混纺面料由80

85wt%基础面料、8

10wt%染色棉纤维、5

10wt%导电纤维和3

5wt%阻燃剂组成,所述基础面料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包括桑蚕丝20—35份、涤纶棉10—15份、羊绒5—10份、骆驼毛绒5—8份和玉米纤维10—15份;
[0006]所述染色棉纤维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包括长绒棉纤维35—55份、细绒棉纤维25—40份、漂白剂3—5份和植物染色剂5—8份;
[0007]所述导电纤维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包括导电化学纤维5—8份、金属纤维15—25份和碳纤维55—70份。
[0008]优选的,所述阻燃剂由65

80wt%羟基多糖、10

22wt%硼酸化合物和3

10wt%氨基磺酸胍组成。
[0009]优选的,所述植物染色剂由15

20wt%植物色素、5

8wt%焦磷酸钠、3

5%二甲基甲酰胺、2

8wt%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

8wt%引发剂、45

65wt%水和3

5wt%封闭型异氰酸酯组成。
[0010]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所述的混纺面料,所述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第一步,进行基础面料的纺制,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将桑蚕丝、涤纶棉、羊绒、骆驼毛绒和玉米纤维分别投入至漂洗池内浸泡,然后边搅拌边投入抗霉剂,投入完成之后升温静置,静置完成后脱水,经纺纱和加捻后将各原料层纺织成基础纱线,最后再将各原料混纺为基础面料;
[0012]第二步,进行染色棉纤维的纺制,首先将35—55份的长绒棉纤维和25—40份的细绒棉纤维投入至漂白池内,然后再向漂白池内投入3—5份漂白剂,静置漂白10—18h后,冲
洗漂白后的长绒棉纤维和细绒棉纤维并进行脱水烘干,向烘干的长绒棉纤维和细绒棉纤维添加5—8份的植物染色剂,最后将染色后的长绒棉纤维和细绒棉纤维经纺纱和加捻后制成染色棉纤维;
[0013]第三步,进行导电纤维的纺制,将5—8份的导电化学纤维、15—25份的金属纤维和55—70份的碳纤维先进行酸洗去除氧化层,再将酸洗后的导电化学纤维、金属纤维和碳纤维进行蒸煮、冷却、漂洗和脱水,最后经过纺纱和加捻后制成导电纤维;
[0014]第四步,将第二步和第三步中制备的染色棉纤和导电纤维与第一步中制备的基础面料按照质量份数通过编织机编制在一起,之后将编制品浸泡在混有阻燃剂的浸泡池内3—5d,浸泡完成后,通过漂洗、脱水和烘干即得到多纤维混纺面料。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投入抗霉剂时搅拌的速度为300

350r/min,且搅拌时间为30—45min。
[0016]优选的,所述抗霉剂为山梨酸。
[0017]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升温的温度在55

65℃,且所述静置的时间为5—8h。
[0018]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长绒棉纤维和细绒棉纤维采用植物染色剂进行染色的过程中添加分散剂,且染色过程中进行鼓气搅拌。
[0019]优选的,所述分散剂包括35

40wt%木质素磺酸钠、25

35wt%亚甲基双萘磺酸钠、5

8wt%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8

10wt%α—苄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和8

10wt%烷基苯磺酸甲醛缩合物。
[0020]优选的,所述染色鼓气搅拌的速度为25

35r/min,搅拌时长为3—5h,且搅拌过程中保持温度在85

95℃。
[002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2](1)本专利技术在面料的混纺材料中添加了染色纤维棉,且染色纤维棉内所使用的染色成分为植物染色剂,采用植物染色剂作为染色的主体就使得,染色剂内化学添加更少,这样在进行制作成衣物穿戴时,不会因化学物质因其穿戴者产生过敏反应,使得面料使用起来更加安全;
[0023](2)本专利技术在进行面料生产时,首先对棉纤维进行染色处理,这样根据面料的颜色需求,先进行编织纤维的染色,之后在编制混合纤维面料时,才能够使得颜色的附着力更强,这样制作出来的面料也更加不易褪色。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混纺面料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混纺面料由80

85wt%基础面料、8

10wt%染色棉纤维、5

10wt%导电纤维和3

5wt%阻燃剂组成。
[0027]具体的,阻燃剂由65

80wt%羟基多糖、10

22wt%硼酸化合物和3

10wt%氨基磺酸胍组成。
[0028]需要说明的是,硼酸化合物包括无机硼系阻燃剂以硼酸、硼砂和硼酸盐为主,该系阻燃剂可明显提高材料的耐火、阻燃和抑烟性能,使其燃烧时较少散发出有毒、有害气体。硼砂主要为四硼酸钠,是制取含硼化合物的基本原料,几乎所有的含硼化物都可经硼砂来制得,无机硼酸盐系列阻燃剂有偏硼酸钡、氟硼酸铵、偏硼酸、钠、五硼酸铵、偏硼酸铵、硼酸锌等,硼酸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机硼系阻燃剂之一,硼酸锌由硼砂或硼酸合成而得,同时具有阻燃、抑烟、成炭、抑制阴燃和防止熔滴等多种功能,广泛用于纤维织物、聚酰胺、尼龙、聚氯乙烯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混纺面料由80

85wt%基础面料、8

10wt%染色棉纤维、5

10wt%导电纤维和3

5wt%阻燃剂组成,所述基础面料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包括桑蚕丝20—35份、涤纶棉10—15份、羊绒5—10份、骆驼毛绒5—8份和玉米纤维10—15份;所述染色棉纤维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包括长绒棉纤维35—55份、细绒棉纤维25—40份、漂白剂3—5份和植物染色剂5—8份;所述导电纤维按照以下质量份数原料组成,包括导电化学纤维5—8份、金属纤维15—25份和碳纤维55—7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由65

80wt%羟基多糖、10

22wt%硼酸化合物和3

10wt%氨基磺酸胍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染色剂由15

20wt%植物色素、5

8wt%焦磷酸钠、3

5%二甲基甲酰胺、2

8wt%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

8wt%引发剂、45

65wt%水和3

5wt%封闭型异氰酸酯组成。4.一种多纤维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备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混纺面料,所述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进行基础面料的纺制,按照质量份数配比将桑蚕丝、涤纶棉、羊绒、骆驼毛绒和玉米纤维分别投入至漂洗池内浸泡,然后边搅拌边投入抗霉剂,投入完成之后升温静置,静置完成后脱水,经纺纱和加捻后将各原料层纺织成基础纱线,最后再将各原料混纺为基础面料;第二步,进行染色棉纤维的纺制,首先将35—55份的长绒棉纤维和25—40份的细绒棉纤维投入至漂白池内,然后再向漂白池内投入3—5份漂白剂,静置漂白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祖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吉胜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