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探伤仪辅助车
[0001]本技术涉及辅助车
,尤其涉及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每条线路均设停车场与车辆段对车辆进行停车及检修作业,停车库采用立柱式轨道进行车辆停放及检修,检查坑高度1.5米,且无行走便道,现场无探伤作业条件,作业时存在人员、仪器掉落风险,对人工探伤作业造成极大干扰且存在安全隐患。
[0003]目前普通的辅助车需要人工进行手推,严重浪费人工,影响作业效率,而且位于辅助车上的轨道探伤仪固定不牢靠,容易摆动,不利于数据采集,会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以解决现有的辅助车存在的需人工手推,导致浪费人力,以及轨道探伤仪固定不牢靠,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包括:第一固定部件、第二固定部件、第三固定部件、第四固定部件、车架主体和驱动部件;
[0007]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部件(100)、第二固定部件(200)、第三固定部件(300)、第四固定部件(400)、车架主体(500)和驱动部件(600);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00)包括第一圆弧部(110)和第二圆弧部(120),用于固定轨道探伤仪的上部;所述第一圆弧部(1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部(120)的一端铰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圆弧部(120)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110)与所述第二圆弧部(120)连接形成环状结构;所述第二固定部件(200)、所述第三固定部件(300)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件(400)的一端均与所述车架主体(500)连接,另一端均抵接于轨道探伤仪;所述第二固定部件(200)、所述第三固定部件(300)和所述第四固定部件(400)的与轨道探伤仪抵接的端部呈三角状布置;所述驱动部件(600)固定于所述车架主体(500),所述车架主体(500)设置有车轮(510),所述驱动部件(600)的输出端与所述车轮(510)连接,用于驱动车轮(510)行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杆(700);所述升降杆(700)竖直设置,且底部固定于所述车架主体(500),所述升降杆(700)能够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100)还包括第一螺栓件(130)和连接杆(140);所述第一螺栓件(130)穿过所述第一圆弧部(110)和所述第二圆弧部(120)端部;所述连接杆(14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圆弧部(110)连接,另一端插装于所述升降杆(700)并可沿自身长度方向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探伤仪辅助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700)还包括第二螺栓件(710)和第一杆(720);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斌,梁新波,马正木,张新志,陈玉旺,张冠,郭建,周博阳,李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电气化铁路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