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床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3111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道床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多块依次首尾相接的道床板、设置在相邻两块道床板之间的限位凸台以及设置在限位凸台和道床板之间的缓冲垫板,因此能够对相邻两块道床板起到横向限位作用,且隔断了限位凸台和道床板之间的硬接触,能够避免道床板端部及限位凸台在经受冲击时发生损坏甚至失效。进一步,由于先在两个限位凹槽中设置围合的缓冲垫板,再在设置有缓冲垫板的两个限位凹槽中浇筑形成限位凸台,使缓冲垫板和限位凸台形成一体,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先制造凸台、再安装缓冲垫的形式,不仅缓冲垫板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且缓冲垫板的连接也更为牢固可靠,在实现良好横向限位功能的同时还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轨道施工的工期。道施工的工期。道施工的工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道床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轨道减振降噪
,具体涉及一种道床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轨道交通领域,浮置板道床是一种较为常用、性能可靠、减振效果好的道床系统。浮置板道床的浮置板通过多个隔振器载置在基底上,浮置板和基底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因此浮置板之间需要设置横向限位结构。通常,浮置板两端设计有凹槽,通过与凹槽结构相匹配的限位凸台来实现横向限位。在没有采取其他措施的情况下,浮置板与限位凸台之间为硬接触,这种连接方式容易导致浮置板与限位凸台在经受较大冲击时发生损坏甚至失效损毁,因此,需要在浮置板与限位凸台之间设置缓冲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先制成浮置板和限位凸台,再在两者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橡胶缓冲块,橡胶缓冲块的固定方式为机械固定或粘接。机械固定方式较为复杂,导致工期长,且对间隙的尺寸要求较高;而采用粘接方式则可靠性不佳,橡胶缓冲块易脱落失效。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具有不同限位结构或不同缓冲措施的新型道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理想横向限位、可靠性高且易于施工的道床及其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道床板,设置在基底上,依次首尾相接;若干个限位凸台,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道床板之间;以及若干个缓冲垫板,设置在限位凸台和所述道床板之间,其中,所述道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限位凹槽,所述缓冲垫板围合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床板的相向的两个限位凹槽中,且与所述限位凹槽贴合,所述限位凸台浇筑形成在贴合有所述缓冲垫板的两个所述限位凹槽中。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缓冲垫板的两面分别为贴合面和嵌合面,分别用于与所述限位凹槽贴合以及与所述限位凸台嵌合,所述贴合面上具有多个缓冲棱条,所述嵌合面上具有多个防脱凸起。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缓冲棱条的数量为20~40条,其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缓冲垫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缓冲棱条的截面呈半圆形或矩形。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防脱凸起的数量为3~6个,沿所述缓冲垫板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防脱凸起等间距地分布,每个所述防脱凸起均设置在所述缓冲垫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防脱凸起呈圆锥状,中部具有圆形凹槽。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贴合面上还具有凸缘,设置在所述缓冲垫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凸缘的长度与所述缓冲垫板的长度一致,所述凸缘的宽度为10mm~20mm。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限位凸台呈长方体
状,所述限位凹槽呈长方体状,其形状与与所述限位凸台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缓冲垫板的数量为一块或多块,在两个所述限位凹槽中围合形成完整的矩形状,所述嵌合面上还具有至少一组转折槽,每组包含有三条所述转折槽,所述转折槽的截面呈三角形,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缓冲垫板的宽度方向一致。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道床,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限位凸台呈圆柱状,所述限位凹槽呈半圆柱状,其形状与所述限位凸台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缓冲垫板的数量为一块或多块,在两个所述限位凹槽中围合形成完整的圆环状。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上述道床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S1,浇筑形成混凝土的基底,在所述基底中根据道床板的分块设定限位凸台的位置,在该位置预埋所述限位凸台的钢筋,并在该位置预留毛面;
[0014]步骤S2,在所述基底上设置多块依次首尾相接的道床板;
[0015]步骤S3,在相邻两块所述道床板的相向的两个限位凹槽中设置若干块缓冲垫板,使若干块所述缓冲垫板围合且均与所述限位凹槽相贴合;
[0016]步骤S4,在贴合有所述缓冲垫板的两个所述限位凹槽中安装限位凸台模板,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形成所述限位凸台。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造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步骤S4中,混凝土浇筑的高度与所述道床板的上表面的高度平齐。
[0018]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道床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多块依次首尾相接的道床板、设置在相邻两块道床板之间的限位凸台以及设置在限位凸台和道床板之间的缓冲垫板,因此能够对相邻两块道床板起到横向限位作用,且隔断了限位凸台和道床板之间的硬接触,能够避免道床板端部及限位凸台在经受冲击时发生损坏甚至失效。进一步,由于先在两个限位凹槽中设置围合的缓冲垫板,再在设置有缓冲垫板的两个限位凹槽中浇筑形成限位凸台,使缓冲垫板和限位凸台形成一体,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先制造凸台、再安装缓冲垫的形式,不仅缓冲垫板的安装更为方便快捷,且缓冲垫板的连接也更为牢固可靠,在实现良好横向限位功能的同时还大大简化了施工流程,缩短了轨道施工的工期。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道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道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道床的侧视图;
[002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缓冲垫板贴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缓冲垫板嵌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道床板端部的结构分解图;
[0026]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限位凸台及缓冲垫板的结构分解图;
[0027]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道床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道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缓冲垫板嵌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1是图10中框A内部分的放大图;
[0031]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道床板端部的结构分解图;
[0032]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限位凸台及缓冲垫板的结构分解图。
[0033]附图标记:
[0034]道床100;道床板110;轨枕112;隔振器安装孔113;限位凹槽114;限位凸台120;周缘部121;防脱凹槽1211;缓冲垫板130;贴合面131;缓冲棱条1311;凸缘1312;嵌合面132;防脱凸起1321;圆形凹槽1321a;转折槽1322;基底2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道床及其制造方法作具体阐述。
[0036]<实施例一>
[0037]图1是本实施例中道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8]图2是本实施例中道床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实施例中道床的侧视图。
[0040]如图1

3所示,道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道床板,设置在基底上,依次首尾相接;若干个限位凸台,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道床板之间;以及若干个缓冲垫板,设置在限位凸台和所述道床板之间,其中,所述道床板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限位凹槽,所述缓冲垫板围合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道床板的相向的两个限位凹槽中,且与所述限位凹槽贴合,所述限位凸台浇筑形成在贴合有所述缓冲垫板的两个所述限位凹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缓冲垫板的两面分别为贴合面和嵌合面,分别用于与所述限位凹槽贴合以及与所述限位凸台嵌合,所述贴合面上具有多个缓冲棱条,所述嵌合面上具有多个防脱凸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缓冲棱条的数量为20~40条,其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缓冲垫板的宽度方向一致,所述缓冲棱条的截面呈半圆形或矩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防脱凸起的数量为3~6个,沿所述缓冲垫板的长度方向,多个所述防脱凸起等间距地分布,每个所述防脱凸起均设置在所述缓冲垫板的宽度方向的中部,所述防脱凸起呈圆锥状,中部具有圆形凹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床,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贴合面上还具有凸缘,设置在所述缓冲垫板的宽度方向的一侧,所述凸缘的长度与所述缓冲垫板的长度一致,所述凸缘的宽度为10mm~2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厉敏辉李绍辉许孔斌赵红宋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天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