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311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1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包括带体、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带体上,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第一气囊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各自设有独立的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带体两端设有粘黏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第一气囊对保护穿刺处在内的较大范围的皮肤进行压迫,第二气囊则对穿刺处进行压迫,通过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气压控制实现穿刺处及穿刺处周围压迫力度差异化,更容易在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

技术介绍

[0002]动脉穿刺压迫器用于在动脉穿刺后对穿刺处进行压迫来进行止血。现有的动脉穿刺压迫器,如公开号为CN213156199U的专利,其公开一种血液内科穿刺后创口止血加压带,通过在压迫止血组件的内腔设置压迫气囊和通过导气管与压迫气囊连通的增压气囊以及设置在导气管上的压力阀达到了灵活调节止血压迫力度的效果。其不足之处在于,压迫气囊所覆盖的人体区域均会受到相同力度的压迫,但实际上只需要对穿刺处进行较大力度的压迫,穿刺点周围区域的压迫力度可以相对较小,过大面积的较大力度的压迫更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此外,在进行压迫力度调节时是整个压迫气囊覆盖区域的压迫力度产生变化,难以在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即可能出现在穿刺处压迫力度能够达到止血效果时,患者由于压迫气囊整体压迫力度过大而感到不适;或是出现患者觉得舒适但穿刺处压迫力度不足以止血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穿刺处及穿刺处周围压迫力度差异化,更容易在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的动脉穿刺压迫器。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包括带体、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带体上,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第一气囊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各自设有独立的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带体两端设有粘黏部。
[0005]第一气囊对保护穿刺处在内的较大范围的皮肤进行压迫,第二气囊则对穿刺处进行压迫,通过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气压控制实现穿刺处及穿刺处周围压迫力度差异化,更容易在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
[0006]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囊的体积小于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设于第一气囊中部。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囊与带体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包括用于显示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的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之间的导线设置在压力调节机构上。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增压球囊、气管和泄压阀,所述气管连接增压球囊和气囊,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气管上。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线设置在气管上。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带体两侧设有辅助固定带。
[0013]本技术的优点是:第一气囊对保护穿刺处在内的较大范围的皮肤进行压迫,第二气囊则对穿刺处进行压迫,通过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的气压控制实现穿刺处及穿刺处周围压迫力度差异化,更容易在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中动脉穿刺压迫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1‑
带体2

粘黏部3

第一气囊4

第二气囊5

辅助固定带6

气管7

泄压阀8

增压球囊。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7]实施例:
[0018]本实施例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如图1所示,包括带体1、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带体1两端设有粘黏部2,带体1两侧各设有两条辅助固定带5,辅助固定带5末端均设有粘黏部,第一气囊3设置在带体1中部,第二气囊4设置在第一气囊1中部,第二气囊4的体积小于第一气囊3。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设有独立的压力调节机构,压力调节机构包括增压球囊8、气管6和泄压阀7,气管6连接增压球囊8和气囊,此处气囊为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泄压阀7设置在气管上。增压球囊用于给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进行充气增压,泄压阀用于给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进行放气泄压。在第一气囊3与带体1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在第一气囊3与第二气囊4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均通过导线与显示器相连,显示器用于显示第一压力传感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到的压力值,导线则缠绕在气管上或是通过胶带固定在气管上。
[0019]本实施例中动脉穿刺压迫器在使用时,首先令第二气囊正对穿刺处,利用带体两端及辅助固定带末端的粘黏部将带体固定在患者身上,再给第一气囊充气增压并通过显示器观察第一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即第一气囊对人体的压力,在到达适合的压力值时停止对第一气囊充气增压,然后给第二气囊充气增压并通过显示器观察第二压力传感器检测到的压力值即第二气囊对人体的压力,在到达适合的压力值时停止对第二气囊充气增压,此时,第二气囊对穿刺处有着较大的压迫力度,可以对穿刺处进行止血,第一气囊则对穿刺处周围皮肤有较小的压力力度,在辅助第二气囊进行压迫止血的同时尽可能的避免患者产生不适。此外,当患者因第一气囊压力过大而感到不适时,可以通过泄压阀减小第一气囊内部气压,同时适当增加第二气囊的内部气压,在维持穿刺处压迫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穿刺处周围的压迫力度,达到患者的舒适与穿刺处压迫止血之间达到平衡。
[0020]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其特征是:包括带体、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在带体上,所述第二气囊设置在第一气囊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各自设有独立的压力调节机构,所述带体两端设有粘黏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气囊的体积小于第一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设于第一气囊中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囊与带体之间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脉穿刺压迫器,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二气囊之间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孝海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瑾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