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975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行走机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其中心辐板采用冲压成型,外部圈体采用旋压弯制,成型工艺选用合理,采用较少的加工步骤就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轮体的加工。加工得到产品的轮圈抗变形能力强,从而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使用需求。从而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使用需求。从而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行走机构
,特别涉及一种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履带行走机构中的支重轮用于能支承机械的载荷和对履带进行导向和限位。在机械转向时,支重轮能迫使履带随之偏转滑移,同时还能有效防止履带滑脱。工程或农用机械的工作环境恶劣,支重轮常在污泥与砂石路面行走,其轮圈极易发生损伤。如中国专利CN205675151U所公开的一种旋压结构收割机支重轮中,内轮体100、外轮体400的外端面处分别设有翻边,这样能提升轮体强度以便维持轮圈的圆度,然而在实际应用时,轮体外段受路面石头的挤压会发生变形,导致支重轮失圆,进而使得机械转向困难、履带磨损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A、落料:原料平板上冲裁出圆环形的坯板;
[0007]B、一次成型:坯板内侧部的环形区域成型为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的盆状构成辐板,位于辐板外侧的环形区域向下弯制成上小、下大的锥环形构成轮圈的一次成型位,一次成型为冲压成型;
[0008]C、二次成型:步骤B中的轮圈自一次成型位继续弯折至轮圈为圆柱管形的终止位,处于终止位的轮圈圈芯与辐板孔芯同芯布置,本步骤采用旋压轮旋压弯制。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中心辐板采用冲压成型,外部圈体采用旋压弯制,成型工艺选用合理,采用较少的加工步骤就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实现轮体的加工。加工得到产品的轮圈抗变形能力强,从而能满足恶劣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0]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1]图1是落料得到的坯板的主视图;
[0012]图2是图1中的A

A剖视图;
[0013]图3是一次成型得到的坯板的主视图;
[0014]图4是图3中的B

B剖视图;
[0015]图5是二次成型得到的坯板的主视图;
[0016]图6是图5中的C

C剖视图;
[0017]图7是步骤D中切削轮圈口沿形成薄边时的剖视示意图;
[0018]图8是实施例二加工得到的成品轮的剖视示意图;
[0019]图9是步骤C中上模与下模尚未合模状态的示意图;
[0020]图10是步骤C1预成型轮与轮圈接触时的示意图;
[0021]图11是步骤C1预成型轮处于成型位时的示意图;
[0022]图12是步骤C2成型轮与轮圈接触时的示意图;
[0023]图13是步骤C2成型轮处于成型位时的示意图;
[0024]图14是实施例三加工得到的成品轮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为便于叙述,下文按照附图的上下方向说明,实际应用时可根据需求卧置或倒置。
[0026]实施例一
[0027]本实施例加工得到的轮辐轮圈结构如附图5、6所示,轮辐整体呈扁浅环形板状,呈圆柱管状的轮辐外缘111与轮圈12折返式叠合布置。
[0028]本实施例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A、落料:原料平板上冲裁出圆环形的坯板10。
[0030]如附图1所示,坯板10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有径向位置相同的减重孔115。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轮圈12的完整性以保障其行走性能,包括减重孔115的内侧环形板域用于成型轮辐,位于该环形板域外部的环形板域用于成型轮圈12。在其他实施例中,轮辐轮圈上可以不设置减重孔,则得到的坯板10为中部设有套接孔114的环形板。
[0031]B、一次成型:坯板10内侧部的环形区域成型为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的盆状构成辐板11,位于辐板11外侧的环形区域向下弯制成上小、下大的锥环形构成轮圈12的一次成型位,一次成型为冲压成型。本步骤中,辐板11基本成型,轮圈12需要进一步旋压加工至成型位。
[0032]C、二次成型:步骤B中的轮圈12自一次成型位继续弯折至轮圈12为圆柱管形的终止位,处于终止位的轮圈12圈芯与辐板11孔芯同芯布置,本步骤采用旋压轮旋压弯制。
[0033]具体如附图9所示,旋压弯制加工时,提供旋转轴同芯布置的上模20和下模30,上模20和下模30包括彼此相对布置的上凸台21和下凹台31,坯板10呈上大、下小的姿态置放于下凹台31内,上模20与下模30合模后,上凸台21和下凹台31分别压、顶辐板11。在保证辐板11的可靠固定的前提下,便于旋压加工轮对自由悬伸于上凸台21、下凹台31压顶配合面旁侧的轮圈12进行旋压弯制加工。
[0034]为便于轮圈12圈体旋压弯制至成型位,处于一次成型位的轮圈12的锥面与水平面夹角布置。为防止冲压成型后轮圈12与辐板外缘111交界处板体过薄影响轮圈12与辐板11连接的可靠性,轮圈12的锥面与水平向的夹角不宜过大,而轮圈12与辐板外缘111夹角过小则后续步骤中难以对轮圈12进行进一步弯制加工,旋压弯制时容易发生板料堆积导致成品率低下。故而本实施例中,一次成型位的轮圈12的锥面与水平面向的夹角为α,0<α<30
°
,具体实施时,10≤α≤15
°
。这样的话,如附图4所示,一次成型轮圈12的悬伸边沿与成型轮圈12的悬伸边沿的轴向、径向差值较大,一次成型轮圈12需旋压弯制近90
°
,为保证轮圈12旋压弯制的成品率,本实施例中,轮圈12的旋压成型具体包括两个步骤。
[0035]C1、预弯:夹持定位辐板11的居中区域,旋压弯制轮圈12的悬伸段使轮圈12截面呈向下开口的半抛物线状。
[0036]上模20、下模30旁侧设有预成型轮40,预成型轮40的轮芯与上凸台21、下凹台31轴芯平行布置且间距可调。预成型轮40绕其自身转轴转动的同时向靠近上模20、下模20侧位移,与轮圈12接触并将其旋压弯制至设定位后,预成型轮40远离上模20、下模30完成预弯加工。
[0037]预成型轮40的轮体外周面包括呈内凹弧面状的预成型面42。预成型面42的上边沿高于处于一次成型位的轮圈12的外边沿,预成型面42的下边沿低于处于预弯成型位的轮圈12的下边沿,这样预成型轮40靠近上模20、下模30时,轮圈12的外边沿最先与预成型面42接触,而后预成型轮40进一步靠近上模20、下模30,轮圈12才能始终在预成型面42的引导下向下弯曲收口至预弯位。预成型面42的下边沿高于成型轮圈12的下端或与成型轮圈12的下端平齐,本实施例中下凹台31的基部台面33限制成型轮圈12的下端,换言之,预成型面42的下边沿不低于下凸台的基部台面33,避免作业时预成型轮40与下模30发生干涉造成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落料:原料平板上冲裁出圆环形的坯板(10);B、一次成型:坯板(10)内侧部的环形区域成型为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台形的盆状构成辐板(11),位于辐板(11)外侧的环形区域向下弯制成上小、下大的锥环形构成轮圈(12)的一次成型位,一次成型为冲压成型;C、二次成型:步骤B中的轮圈(12)自一次成型位继续弯折至轮圈(12)为圆柱管形的终止位,处于终止位的轮圈(12)圈芯与辐板(11)孔芯同芯布置,本步骤采用旋压轮旋压弯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位于一次成型位的轮圈(12)的锥面与水平向的夹角为α,0<α<3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一次成型完毕后辐板(11)的外缘(111)呈上大、下小的锥环形,处于一次成型位的辐板外缘(111)与铅锤向的夹角为β,0<β≤25
°
;步骤C中,辐板外缘(111)随轮圈(12)折弯收口至终止位,处于终止位的辐板外缘(111)与铅锤向的夹角β小于等于1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一次成型完毕后辐板外缘(111)冲压至终止位,处于终止位的辐板外缘(111)与铅锤向的夹角β小于等于10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坯板(10)的周向方向间隔布置有径向位置相同的减重孔(115),包括减重孔(115)的内侧环形板域用于成型轮辐(11),用于成型轮辐(11)环形板域的外部的环形板域用于成型轮圈(12)。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轮圈(12)旋压成型工艺,包括步骤C1、C2,C1、预弯:夹持定位辐板(11)的居中区域,旋压弯制轮圈(12)的悬伸段使轮圈(12)截面呈向下开口的半抛物线状;截面呈收口弧形C2、叠合:维持辐板(11)居中区域的定位夹持姿态,旋压弯制轮圈(12)整个圈体使轮圈(12)成型为圆柱管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辐轮圈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C中,提供旋转轴同芯布置的上模(20)和下模(30),上模(20)和下模(30)包括彼此相对布置的上凸台(21)和下凹台(31),上凸台(21)和下凹台(31)分别压、顶辐板(11),轮圈(12)自由悬伸于上凸台(21)、下凹台(31)旁侧;在所述的步骤C1中,上模(20)、下模(30)旁侧设有预成型轮(40),预成型轮(40)的轮芯与上凸台(21)、下凹台(31)轴芯平行布置且间距可调;预成型轮(40)的轮体外周面包括预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飞闫龙王龙飞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晟泰克旋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