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91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其中,快换支架用于将电池箱安装于电动车辆,电动车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车梁,车梁沿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快换支架包括转接支架和支架本体,转接支架连接于不同的两个车梁的外侧上,转接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主体和第二安装主体,第一安装主体与车梁的外侧连接,第二安装主体与支架本体连接。转接支架安装在车梁的外侧,可以根据电动车辆的车梁的间距、尺寸甚至电池的结构,调整支架本体相对于车梁的位置,以适配不同型号的电动车辆,使得整体的布置较为灵活,另外转接支架便于加工,能够缩短工期,提高了快换支架的兼容性,还可以满足支架本体与车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足支架本体与车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足支架本体与车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快换支架为框架结构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纵梁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横梁。然而,对于快换式的电池包,不同型号的车型对应的车梁间距、结构不同,而快换支架的结构尺寸相对固定,导快换支架无法满足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需要另外制作匹配的快换支架,导致快换支架的制作成本较高、兼容性差。
[0003]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纵梁以及横梁通常是由钣金件制成的,强度相对有限。以纵梁为例,纵梁靠近电动车辆的底部的面为与电动车辆连接的主要部位,为了保证快换支架带着电池连接在电动车辆上后纵梁处不易因为受力过大而损坏或变形,需要在纵梁上设置或焊接比较多的用于加强纵梁强度的加强结构,从而导致纵梁加工周期相对较长。同时,由于需要焊接较多的加强结构,纵梁上会存在较多焊接缝,会造成纵梁发生变形从而导致纵梁的尺寸精度较差,进而可能导致无法达到快换支架与电池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快换支架无法满足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导致兼容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快换支架及包含其的电动车辆。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6]一种快换支架,用于将电池箱安装于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车梁,所述车梁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快换支架包括转接支架和支架本体,所述转接支架连接于不同的两个所述车梁的外侧上,所述转接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主体和第二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安装主体与所述车梁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主体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
[0007]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转接支架安装在车梁的外侧,可以根据电动车辆的车梁的间距、尺寸甚至电池的结构,调整支架本体相对于车梁的位置,以适配不同型号的电动车辆,使得整体的布置较为灵活,另外转接支架便于加工,能够缩短工期,提高了快换支架的兼容性,还可以满足支架本体与车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
[0008]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主体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安装主体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9]其中,所述第一腔体朝向所述车梁的一面为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腔体朝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一面为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设置。
[0010]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别位于沿着同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安装主体和第二安装主体,腔体的设置分别提高了第一安装主体和第二安装主体的强度,同时降低了转接支架自身的重量。
[0011]较佳地,所述车梁设有贯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面沿其延伸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车梁和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
[0012]和/或,所述支架本体设有贯穿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
[0013]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设置安装孔,实现安装面与车梁和支架本体的螺栓连接,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方便操作人员安装和检修,同时,安装孔也可以作为减重孔,减轻整体重量。
[0014]较佳地,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并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多个第一子腔体;
[0015]和/或,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并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多个第二子腔体。
[0016]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设置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能够进一步将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分隔为多个容纳子腔体,进一步提高转换支架的强度。
[0017]较佳地,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由多个型材叠加以形成的多个第一子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由多个型材叠加以形成的多个第二子腔体。
[0018]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由型材叠加形成的多个子腔体无需额外焊接加强结构以满足强度要求,从而实现在结构强度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缩短工期。另外,尺寸精度较高,满足支架本体与车梁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
[0019]较佳地,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设有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的至少另一部分的内部用于穿设线缆。
[0020]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设置加强筋进一步提高了各个子腔体的强度以提高转接支架整体的强度。并且子腔体的另一部分用于线缆穿过,一方面,无需在转接支架的外部设置扎线带等用于固定线束的结构,从而减少零件数量与装配时间;另一方面,设置在子腔体内部能够保护线缆,避免线缆损坏,同时有利于保证换电车辆和电池箱可靠的电连接。
[0021]较佳地,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贴合,所述车梁和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转接支架连接。
[0022]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加强筋在起到结构加强的基础上也起到了安装作用,在使用例如由螺栓的连接方式时,有利于增大螺栓主体与安装孔的接触面积,也有利于增加连接厚度,减少安装孔处的应力集中,增加快换支架整体的使用寿命。另外,即使不采用螺栓连接而采用直接焊接的结构形式也有利于实现高强度的结构要求。由于钢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一般而言,由于意外的过载或局部过载,但事先发生了突然破裂损坏,但有很大的变形,也可以采取补救措施。
[0023]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板沿其延伸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五安装孔,或者多个第六安装孔;其中,所述第五安装孔与所述车梁和所述第一安装面的安装孔对位设置;所述第六安装孔与所述支架本体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的安装孔对位设置。
[0024]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设置安装孔,结构简单,便于拆卸,方便
操作人员安装和检修,孔与孔之间通过板件与板件之间的叠加以增加连接厚度从而进一步减少安装孔处的应力集中,同时,安装孔也可以作为减重孔,减轻整体重量。
[0025]较佳地,所述加强筋还包括第一折边部,所述第一折边部自所述安装板的两端沿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或所述第二子腔体的壁面延伸并贴合。
[0026]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折边部在增大其受力功能的同时,也增大了与腔体壁面的接触面积,更有利于力的分散,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连接的稳定性。
[0027]较佳地,当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平行时,所述第一安装面朝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的方向折弯;或者,当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垂直时,所述第二腔体远离所述第二安装面的端面朝靠近所述第二安装面的方向折弯。
[0028]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换支架,用于将电池箱安装于电动车辆,所述电动车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车梁,所述车梁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换支架包括转接支架和支架本体,所述转接支架连接于不同的两个所述车梁的外侧上,所述转接支架包括第一安装主体和第二安装主体,所述第一安装主体与所述车梁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主体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主体包括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安装主体包括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第二腔体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第一腔体朝向所述车梁的一面为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二腔体朝向所述支架本体的一面为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相互平行或者相互垂直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梁设有贯穿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面沿其延伸方向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匹配的第二安装孔,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将所述车梁和所述第一安装面连接;和/或,所述支架本体设有贯穿的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面设有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相匹配的第四安装孔,一紧固件通过所述第三安装孔和所述第四安装孔将所述支架本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面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并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多个第一子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沿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间隔布置,并沿所述电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形成多个第二子腔体。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体包括由多个型材叠加以形成的多个第一子腔体;和/或,所述第二腔体包括由多个型材叠加以形成的多个第二子腔体。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内部设有加强筋;和/或,所述第一子腔体和所述第二子腔体的至少另一部分的内部用于穿设线缆。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换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和所述第二安装面贴合,所述车梁和所述支架本体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转接支架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平于新瑞仇丹梁
申请(专利权)人: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