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叶轮磨粒流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655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离心叶轮磨粒流夹具,包括上导流套和下导流套,置于上导流套内的上压板、上压环,置于下导流套内的下压环、下压块;上压环的中心设有与离心叶轮凸台紧配合的通孔,下压块包括与离心叶轮进气边轮盘外侧面相配合的第一柱状体,该第一柱状体的顶端设有与离心叶轮轴孔紧配合的第二柱状体,下压环的中心设有与下压块的第一柱状体紧配合的通孔,该下压环的上端面设有与离心叶轮进气侧相适配的喇叭口,装配时离心叶轮的环形凸台插接在上压环的通孔内,下压环的喇叭口套在离心叶轮进气边轮盘的外侧面,下压块的第二柱状体插入离心叶轮轴孔,可有效防止离心叶轮在研磨过程中沿其轴向位移或偏转,研磨后的叶轮表面更加均匀。匀。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叶轮磨粒流夹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抛光
,具体是一种离心叶轮磨粒流夹具。

技术介绍

[0002]在航空发动机中,作为关键性零件的离心叶轮如图1所示,由同轴设置排气边轮盘31、进气边轮盘32及若干个扭曲叶片33、分流叶片34组成,进气边轮盘和排气边轮盘的轴心处设有贯穿的轴孔35,且该轴孔在排气边轮盘的外侧凸出设置形成环形凸台36;其叶片型面多为复杂自由曲面,叶身具有弯、宽、掠、扭、薄的特点。随着航空工业的发展,航空发动机所装用的离心叶轮中叶片数量越来越多,工作条件越来越恶劣,随着气体动力性能要求提高,叶片空间曲面越来越复杂,诸多因素决定了在铣削加工后,叶片表面必须进行抛光加工,以满足越来越高的叶片型面加工要求。
[0003]当前国内叶片型面抛光主要采用的传统机械专用加工设备,由工人手工完成。这种加工方式不稳定,加工精度不高,叶片质量的一致性和移植性也都难以保证,人工抛光由于是一次加工到位,磨削余量大,加工残余应力也大,还容易造成叶片烧伤而破坏叶片材质的组织结构。采用磨粒流抛光技术是叶盘和叶片抛光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叶轮磨粒流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腔呈圆筒状的上导流套(1)和下导流套(2),置于上导流套(1)内的上压板(4)、上压环(5),置于下导流套(2)内的下压环(7)、下压块(6);所述上压环(5)的中心设有与离心叶轮的环形凸台(36)紧配合的通孔,所述下压块(6)包括与离心叶轮进气边轮盘(32)外侧面相配合的第一柱状体(62),该第一柱状体(62)的顶端设有与离心叶轮的轴孔(35)紧配合的第二柱状体(63),所述下压环(7)的中心设有与下压块(6)的第一柱状体(62)紧配合的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壮陈彩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常州兰翔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