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控制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供电系统需要保证对负荷进行可靠地供电,因此,供电系统设置有电网和电池等多个电源,在电网停电或故障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电池对负荷进行供电,现阶段,可以在供电系统中部署机械开关或固态切换开关,通过机械开关或固态切换开关进行电源切换,而现阶段的机械开关存在切换速度较慢、无法保证同步性等问题,现阶段的固态切换开关存在损耗较高等技术问题,导致常规的固态切换开关需要采用较大的散热器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切换开关结构复杂,状态切换速度较慢,损耗较高等技术问题。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出一种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的控制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用于控制交流电源和负载之间的通断,所述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包括:输入端子,所述输入端子与所述交流电源连接;输出端子,所述输出端子与所述负载连接;半导体器件,所述半导体器件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所述半导体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的一端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所述开关元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在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断开和所述半导体器件处于闭锁的状态下,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为断开状态;在所述开关元件处于闭合和/或所述半导体器件处于连通的状态下,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之间为连通状态;其中,所述半导体器件的状态切换时长小于所述开关元件的状态切换时长,所述开关元件的损耗小于所述半导体器件的损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关元件处于闭合且所述半导体器件处于连通的状态下,所述半导体器件和所述开关元件用于将通过所述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端子,并将通过所述输出端子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入端子;在所述开关元件处于闭合且所述半导体器件处于闭锁的状态下,所述开关元件用于将通过所述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端子,并将通过所述输出端子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入端子;在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断开且所述半导体器件处于连通的状态下,所述半导体器件用于将通过所述输入端子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出端子,并将通过所述输出端子输入的电流传输至所述输入端子;在所述开关元件处于断开和所述半导体器件处于闭锁的状态下,所述半导体器件和所述开关元件用于阻断通过所述输入端子和所述输出端子输入的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器件包括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输出端子连接,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与所述输入端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一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4.一种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为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所述无散热器混合固态切换开关用于控制供电系统,所述供电系统用于对负载进行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述宽,官二勇,王世恩,
申请(专利权)人:京清数电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