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42638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包括:控制装置、电机卷线结构、钢丝、捋线滚筒和润滑装置,控制装置上具有电机卷线结构,钢丝的一端缠绕在电机卷线结构上,润滑装置上设置有可自转的捋线滚筒,钢丝的另一端经过所述捋线滚筒的外周壁面与固体润滑块连接,固体润滑块可在其纵向或长度方向移动的设置在润滑装置内,固体润滑块与轮缘贴合,控制装置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的下端,润滑装置固定在转向机构上,转向机构的上端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的下端,转向机构的下端可滑动的配合在铁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能够减少固体润滑块对轮缘的磨耗。块对轮缘的磨耗。块对轮缘的磨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列车轮缘润滑的
,具体涉及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铁路列车运输过程中,为了减小轮缘与钢轨的磨损,目前广泛采用的方案是以轮、轨间的湿摩擦取代干摩擦,因为湿摩擦是让两接触物体的表面之间有足够的液体以致两个物体并不直接接触或减少两物体之间的接触点,这样两个物体的摩擦减少。可以在轮、轨间布油的做法,目前韶山型电力机车使用的是液体润滑脂,成分是以矿物油为载体,添加MoS2,石墨,稠化剂等膏状润滑脂(稠脂)等,用电控器控制喷油的时间和量,这种传统的液体润滑方式存在易诱发轮对空转、污染环境、运用、维修成本较高等弊端。
[0003]铁路列车或机车轮缘的干式固体润滑已代替了传统的液体润滑油润滑,成为现代铁路机车轮缘润滑的主要方式并得到广泛的应用,提高了铁路运营效益,且固体润滑方式替代传统的液体润滑方案,采用固体润滑棒结构,将固体润滑剂动态地涂抹于摩擦副的摩擦表面,并贮存在微观不平的凹陷之处,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均匀的、附着力强和承载能力高的以聚合物为主体的多元固体润滑膜。
[0004]固体润滑方式虽然有不污染环境,使用方便等优点,但是采用长期涂抹列车轮缘的方式,由于涂抹量不能控制,无论工况如何都会消耗润滑剂,由于列车常年长周期运行,长期的润滑剂或润滑块的磨耗,导致消耗具大,造成耗材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具有的固体润滑块磨耗太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本技术能够对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上的固体润滑块减小磨耗。
[0006]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包括:
[0008]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上具有电机卷线结构,钢丝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电机卷线结构上;
[0009]润滑装置,润滑装置上设置有可自转的捋线滚筒,所述钢丝的另一端经过所述捋线滚筒的外周壁面与固体润滑块连接,所述固体润滑块可纵向移动的设置在润滑装置内,固体润滑块用于与轮缘贴合;
[0010]控制装置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的一端,润滑装置固定在转向机构上,所述转向机构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的一端,转向机构的另一端可滑动的配合在铁轨上。
[0011]所述润滑装置和固体润滑块为长条状结构,润滑装置与固体润滑块在长度方向上保持一致,润滑装置的内周壁与固体润滑块的外周壁贴合,便于固体润滑块在润滑装置内滑动,固体润滑块伸出于润滑装置使固体润滑块与轮缘贴合,所述钢丝与固体润滑块可拆
卸连接,固体润滑块的后端面上抵靠有恒力弹簧,恒力弹簧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润滑装置上,恒力弹簧推动固体润滑块朝固体润滑块的前端移动,增大固体润滑块与轮缘的接触程度。
[0012]所述转向机构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的下端,所述控制装置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的下端,转向机构的下端可滑动的配合在所述铁轨上,转向机构的左右侧设置有转向架,润滑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转向架上,润滑装置在转弯而控制装置未转弯时,控制装置的放线让润滑装置增大固体润滑块与转向机构的轮缘的接触程度。
[0013]两个所述润滑装置分别设置在左侧转向架的左端面上和右侧转向架的右端面上。
[0014]所述润滑装置靠近转向机构前端的所述轮缘处或润滑装置设置在转向架上的润滑装置固定点位处,保证润滑装置在转弯而控制装置未转弯时,让润滑装置增大固体润滑块与转向机构的轮缘的接触程度,在列车车体正常直线行驶时,保证润滑装置的固体润滑块与转向机构的轮缘不接触。
[0015]收线后的所述钢丝的长度(收线后除开绕在电机卷线结构上那部分钢丝的剩余钢丝长度)比控制装置和润滑装置之间的高度距离长35

40mm。
[0016]收线后的所述钢丝的长度(收线后除开绕在电机卷线结构上那部分钢丝的剩余钢丝长度)比控制装置和润滑装置之间的横向方向上的距离长30

45mm。
[0017]收线后的所述钢丝的长度(收线后除开绕在电机卷线结构上那部分钢丝的剩余钢丝长度)比控制装置和润滑装置之间的纵向方向上的距离长20

25mm。
[0018]上述三种收线后的钢丝的长度比控制装置和润滑装置之间的高度距离、横向方向上的距离以及纵向方向上的距离长使收线后的钢丝处于松散状态,一旦控制装置未发生横向偏移而润滑装置发生了横向偏移,电机卷线结构没来得及放线可以不让钢丝被拉断。
[0019]所述固体润滑块为长条状结构,固体润滑块的长边与所述铁轨的长边平行,在列车车体正常直线行驶时,让固体润滑块与轮缘不接触。
[0020]所述润滑装置上具有固定板,润滑装置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固定板固定于转向机构。
[002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0022]1.本技术的润滑装置、转向机构和列车车体在一般情况下是沿铁路笔直前行,当转向机构前端的轮缘先遇到弯道时,轮缘相对于转向机构要先转弯,由于固体润滑块的长边与铁轨的长边平行,轮缘转弯就与固体润滑块接触摩擦使轮缘润滑,列车整体又继续前行,转向机构又开始转弯,润滑装置也发生转弯,润滑装置的固体润滑块的长边不与原来未发生转弯的铁轨的长边平行,固体润滑块在其横向或宽度方向上发生了角度偏移,固体润滑块和转弯的轮缘减少接触摩擦,整个列车车体完全转弯后,润滑装置、转向机构和列车车体继续沿铁路笔直前行,固体润滑块的长边与铁轨的长边平行,固体润滑块与轮缘不接触,因此,本技术是列车车体的整体在正常直线行驶过程中固体润滑块与轮缘不接触,只有列车车体在转弯过程中固体润滑块与轮缘才接触,这样固体润滑块的磨耗减小,轮缘只有在转弯时才能够润滑。
附图说明
[002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
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方向结构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润滑装置立体结构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转向机构立体结构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转向机构转弯时的俯视方向工作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的结构安装在列车车体和转向机构上的主视方向工作示意图。
[0030]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0031]1‑
控制装置,2

电机卷线结构,3

钢丝,4

捋线滚筒,5

润滑装置,6

固体润滑块,7

恒力弹簧,8

固定板,9

转向机构,10

铁轨,11

轮缘,1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1),该控制装置(1)上具有电机卷线结构(2),钢丝(3)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电机卷线结构(2)上;润滑装置(5),润滑装置(5)上设置有可自转的捋线滚筒(4),所述钢丝(3)的另一端经过所述捋线滚筒(4)的外周壁面与固体润滑块(6)连接,所述固体润滑块(6)可纵向移动的设置在润滑装置(5)内,固体润滑块(6)用于与轮缘(11)贴合;控制装置(1)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14)的一端,润滑装置(5)固定在转向机构(9)上,所述转向机构(9)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14)的一端,转向机构(9)的另一端可滑动的配合在铁轨(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5)和固体润滑块(6)为长条状结构,润滑装置(5)与固体润滑块(6)在长度方向上保持一致,润滑装置(5)的内周壁与固体润滑块(6)的外周壁贴合,所述钢丝(3)与固体润滑块(6)可拆卸连接,固体润滑块(6)的后端面上抵靠有恒力弹簧(7),所述恒力弹簧(7)的另一端焊接固定在润滑装置(5)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列车轮缘的干式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9)的上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列车车体(14)的下端,所述控制装置(1)固定设置在列车车体(14)的下端,转向机构(9)的下端可滑动的配合在所述铁轨(10)上,转向机构(9)的左右侧设置有转向架(12),润滑装置(5)通过螺钉固定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宇鲲李润森方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