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管内钙化斑块击碎装置及介入式医疗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血管内钙化斑块击碎装置及介入式医疗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血管内的钙化斑块是由血管中离子沉积产生,钙化斑块会减小甚至阻断血液的流动,进而引发一系列缺血性疾病。
[0003]现有技术中,可采用高压电极发射超声波冲击堵塞物并使其震碎,随后采用球囊和支架使其撑开和固定,从而达到疏通血流的目的,现有设备需要先将超声电极输送至治疗位置,这种方式若电压太高易发生电击穿,造成人身安全,若电压较低冲击效率又太低。
[0004]有的球囊药物输送设备将超声波换能器设置于体外,通过超声波传送部件与球囊的各支撑丝的近端和远端直接连接,以通过支撑丝带动整个球囊轴向振动,使药物脱离球囊壁,且通过轴向振动对斑块能够接触摩擦作用,虽然该设备能解决超声波强度的问题,但球囊的支撑丝和穿过球囊的超声波传送部件直径太小,将每根支撑丝两端分别沿周向均匀地与超声波传送件连接,精度要求太高,制造难度太大,其制造难度太大,不利于产品化;且这种方式接触摩擦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管内钙化斑块击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手柄(1)、导管(2)、球囊(3)和变幅杆(4),所述操作手柄(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超声波换能器(13),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第二腔体(15),所述第一壳体(11)与所述第二壳体(1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二腔体(15)连通;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3)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导管(2)的近端部(22)与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所述球囊(3)包括依次连接的近端锥形段(31)、筒形段(32)和远端锥形段(33),所述近端锥形段(31)与所述导管(2)的远端连接;所述变幅杆(4)包括聚能部(41)和传递部(42),所述聚能部(41)的近端直径大于远端直径,所述传递部(42)呈杆状,其连接于所述聚能部(41)的远端,所述聚能部(4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二腔体(15),且其近端面与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3)直接或间接贴合,所述传递部(42)伸出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传递部(42)的远端通过所述导管(2)并延伸至所述球囊(3)内;其中,所述超声波换能器(13)产生的超声波传播至所述变幅杆(4)的远端,并通过所述球囊(3)的所述筒形段(32)作用在钙化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钙化斑块击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部(42)的远端位于所述筒形段(32)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钙化斑块击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22)与所述第二壳体(12)可拆卸插装连接,所述近端部(22)部分伸入到所述第二腔体(15),且与所述第二腔体(15)的形状相适配;所述聚能部(41)位于所述近端部(22)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管内钙化斑块击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近端部(22)包括从近到远依次连接的第一等径管段(221)、第一变径管段(222)、第二等径管段(223)和第二变径管段(224),所述第一变径管段(222)和所述第二变径管段(224)的直径从近到远逐渐变小,所述第一等径管段(221)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变径管段(222)的最大直径相等,所述第二等径管段(223)的直径与所述第一变径管段(222)的最小直径以及所述第二变径管段(224)的最大直径相等;所述第一等径管段(221)、第一变径管段(222)和部分所述第二等径管段(223)伸入到所述第二腔体(15)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管内钙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占玲,
申请(专利权)人:平湖铂思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