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2145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秋季作物收获后,深翻,晒干后施用基肥,再次深耕起18~22cm小垄或大垄;2)选种:选择当年收获健康饱满的丹参种子;(3)播种:在10月中下旬,采用条播,垄上开浅沟,播种前,先应浇水造墒,按照密度2kg/hm2均匀播于沟内,覆薄土;(4)覆膜:选择无色透明地膜覆盖墒面,薄膜边缘用土压实;(5)揭膜间苗:次年三月中旬进行破膜、除草。一周后,按照株距10~15cm进行间苗,缺苗补栽;(6)田间管理;(7)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丹参种子直接播种,具有方法简便、劳动力成本低、成活率高、品质好等优点。质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用植物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中药材丹参为唇形科鼠尾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药材名丹参,别名血参、紫丹参、赤参、红根等。具有通经止痛、活血祛瘀、养血安神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心脑血管慢性疾病等症。
[0003]随着丹参药用价值研究的不断深入,丹参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是许多已上市中药制剂的有效成分之一,如山东丹红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丹红注射液,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26866,由丹参、红花、注射用水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的功能,用于瘀血闭阻所致的胸痹及中风,症见:胸痛,胸闷,心悸,口眼歪斜,言语蹇涩,肢体麻木,活动不利等症;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瘀血型肺心病,缺血性脑病、脑血栓。为了更好控制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在生产含丹参的注射剂型、滴丸剂型时,企业对丹参的内控标准上一般要比中国药典提升不少,特别是在目标成分含量、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制定了更为严苛的要求。随着中药材市场价格的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成本也逐步增加,企业尤其是对丹参酮含量有较高要求的生产企业迫切需要优质的丹参原料来降低生产成本,现有野生丹参已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0004]经过对现有技术进行检索发现,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508774.0 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丹参地膜覆盖垄式栽培方法,该专利技术中丹参的栽培方式能显著提高丹参土壤湿度和昼夜温差,提高丹参光合同化作用,防止杂草生长,促进丹参产量和品质的形成,有效消减丹参连作障碍发生,整个生育期无需其它田间管理,增加药农收入。
[0005]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0694929 .7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紫丹参的反季节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地整地:播种前将栽培地进行深翻,自然暴晒后每亩施入腐熟的厩肥4000~5000kg、过磷酸钙30~50kg和土壤调节剂15~20kg作为基肥,深翻、整细耙平后将栽培地作成0.8~0.9m宽的高墒;

选种;将11月上旬采收后的紫丹参根茎的分根剪下,然后切成6~10cm长的分根小段;

种植:在11月上旬,按行距30~40cm、株距30~40m打穴栽种分根小段;

盖膜:种植后的当天,选用幅宽1~1.2m的地膜铺盖在墒面上;

掏苗:在次年的2月下旬到3月上旬,需要人工将幼苗从地膜中掏出;

生长期管理。本专利技术的种植技术先进、方法容易掌握、易操作,种植风险小,出苗率高、产量高、品质好。
[0006]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846135.4公开了一种丹参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选择肥沃的细沙壤土作为苗床,施肥,翻耕,耙细整平,作畦,开排水沟,用黑色地膜覆盖地块,并用细土压边,所述排水沟深度为35cm以上;第二步:在覆盖地膜地块上开孔进行种植,加覆盖物进行保墒、保温、遮阴,浇水透墒,长出2个叶片时揭去覆盖物;第三步:出苗后苗长到4

5片叶时结合浇水追肥一次;第四步:丹参出苗生长75天后,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进行冬栽或于3月下旬至4月中旬进行春栽。该方法未使用任何生长调节剂类物质,
对丹参的有效成分没有影响,并能有效提高丹参产量。
[0007]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210486392.1公开了一种提高丹参中丹参酮含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植地土壤选用红紫砂土;选用直径为5

10mm的一年生种根,然后折断成2

2.5cm的根节,再加入根瘤菌剂和钼肥的混合物,搅拌均匀;12月至翌年2月,将搅拌均匀后的根节进行栽种,同时以有机肥料作为底肥;田间管理:雨季及时排涝,初花期及时摘除花苔;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中旬,在无雨、无霜天,将根部全部挖出,晾干,制得丹参。本专利技术在栽培丹参时采用根瘤菌剂与钼肥混合拌种根,同时以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和普通栽培的丹参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丹参中药材亩产量提高至1 .5

1.8倍,丹参中丹参酮类化合物含量提高至1 .7

3倍。
[0008]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1)育苗移栽方法需要先育苗,后移栽,种植工序繁琐,劳动力成本高;丹参移栽后,抗逆能力差,需要一段时间进行缓苗,遇到恶劣天气,容易导致丹参缺苗较多,成活率低;(2)秋季作物收获后,次年春天进行丹参种植,造成当年秋季至次年春季之间的土地闲置,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3)丹参中丹参酮类物质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以满足实际工业化生产要求。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劳动力成本低、丹参成活率高、品质好的丹参种子覆膜直播栽培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劳动力成本低、丹参成活率高、品质好的丹参种子覆膜直播栽培方法。
[0010]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将土壤深翻,土壤晒干后施基肥,再次深翻使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后耙细整平,将地块整成垄式;(2)选种:选择当年收获健康饱满的丹参种子;(3)播种:在10月中下旬,采用小垄单行或大垄双行进行播种,垄上开浅沟,行距为45cm,株距为10~15cm,浇水造墒,按照2kg/hm2的密度将种子均匀条播于浅沟内,覆薄土;本专利技术在10月中旬进行播种,相对传统育苗移栽更加合理的利用了土地资源,避免土地闲置浪费。垄上开浅沟,沟中撒种直播,这样可以使种子发芽出后可以有一定生长空间,生长成有一定抗逆境能力,破膜后可以正常生长。
[0011](4)覆膜:选择无色透明地膜覆盖垄面,薄膜边缘用土压实;无色透明地膜旨在保温,保墒,让种子萌发后见光能正常生长。膜覆盖提高了土壤温度,使土壤深层的水分移居地表,被蒸发集聚在膜下,凝结成水珠又回到土壤中,减少了水分蒸发,因而起到了抗旱保墒作用。
[0012](5)揭膜间苗:第二年3月中旬进行破膜、除草,破膜一周后,完全揭去薄膜按照株距10~15cm进行间苗,缺苗补栽;(6)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丹参生育期内需进行三次中耕除草;

适时排灌:丹参种子苗期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根据气候控制田间水量;具体为;丹参种子生长期遇到天气干旱时及时浇水,遇到雨季或暴雨后及时疏排除多余的积水。
[0013]③
病虫害防治;(7)采收:丹参11月中下旬地上部枯萎时采挖;采挖时先将地上茎叶除去,深挖参根,防止挖断。
[0014]优选地,在步骤(1)中所述垄式为小垄墒面18~22cm或大垄墒面60~65cm,垄高18~22cm,垄间沟宽10~15cm。
[0015]优选地,在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地整地:秋季前茬作物收获后,选择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将土壤深翻,土壤晒干后施基肥,再次深翻使基肥与土壤充分混合后耙细整平,将地块整成垄式;(2)选种:选择当年收获健康饱满的丹参种子;(3)播种:在10月中下旬,采用小垄单行或大垄双行进行播种,垄上开浅沟,行距为45cm,株距为10~15cm,浇水造墒,按照2kg/hm2的密度将种子均匀条播于浅沟内,覆薄土;(4)覆膜:选择无色透明地膜覆盖垄面,薄膜边缘用土压实;(5)揭膜间苗:第二年3月中旬进行破膜、除草,破膜一周后,完全揭去薄膜按照株距10~15cm进行间苗,缺苗补栽;(6)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丹参生育期内需进行三次中耕除草;

适时排灌:丹参种子苗期保持土壤湿润,生长期根据气候控制田间水量;

病虫害防治;(7)采收:丹参11月中下旬地上部枯萎时采挖;采挖时先将地上茎叶除去,深挖参根,防止挖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垄式为小垄墒面18~22cm或大垄墒面60~65cm,垄高18~22cm,垄间沟宽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丹参种子覆膜直播的栽培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凯田国庆任振丽王建华王臣臣张福强孙英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