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石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2117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手工石磨,包括动磨盘、定磨盘、接料盘、底座、定位轴杆、旋压件和弹性件,定位轴杆贯穿连接动磨盘和定磨盘并与接料盘固定连接,动磨盘可相对定位轴杆旋转,定位轴杆限制定磨盘沿轴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的移动,接料盘限制定磨盘旋转,旋压件旋拧连接于定位轴杆上端,弹性件设于旋压件和动磨盘之间,旋压件旋拧过程中可向弹性件施加压力而使弹性件推顶动磨盘向下压紧定磨盘,旋压件和弹性件之间设有第一防转垫片,弹性件通过第一防转垫片与旋压件相抵,定位轴杆限制第一防转垫片旋转。本申请所公开的手工石磨解决了动磨盘和定磨盘之间的研磨间隙容易扩大而导致压紧力不足的技术问题,研磨更加省力,研磨效果更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工石磨


[0001]本申请涉及食材加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手工石磨。

技术介绍

[0002]石磨是用于把米、麦、豆等食材物料加工成粉、浆的一种机械,通常由上下布置的动磨盘和定磨盘组成,动磨盘面向定磨盘的底面和定磨盘面向动磨盘的顶面均设有用于研磨的纹理结构,食材进入动磨盘和定磨盘的研磨间隙后,通过使动磨盘相对于定磨盘发生旋转,即可被纹理结构研磨为粉末或浆液,且随着动磨盘的转动,粉末或浆液被推出。
[0003]石磨能够低速研磨、低温加工、研磨均匀,不会破坏食材中的营养物质,因此,使用石磨研磨食材充分地保持了食材中的营养成分,保留了食物的原汁原味,用石磨加工制作的各种食物口感柔韧、芳香浓郁、营养价值更高,是天然绿色的健康食品,使得石磨深受人们喜爱。然而,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以及自动化机械的迭代更新,传统石磨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中,自动化的电动石磨占据了市场的主流,电动石磨体型大、重量大,包装、运输、储存不便,且集中于专门做食材研磨的加工处理工厂或部门内,日常家庭生活中很难见到相关产品,传统的研磨工艺也只能从书本或影视屏幕中简单了解,而且,人们只能在市场购买研磨好的食材成品,这使得人们对于食材加工、制作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大打折扣。
[0004]搭载有CompreSeal
TM
(一体拧压防渗黑科技)的手工石磨的诞生弥补了上述缺陷,其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方便包装、运输和储存,逐渐走进了家庭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亲自动手对所需的食材进行研磨,知悉研磨方式,了解研磨过程,对于食材加工、制作的参与感、体验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但手工石磨出现晚,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打磨,难免会存在诸多缺陷,例如:由于动磨盘的重量有限,在研磨过程中,动磨盘和定磨盘之间的研磨间隙易发生变化,尤其是动磨盘容易向上跳窜导致研磨间隙扩大,这导致动磨盘和定磨盘对食材的压紧力不足,研磨效果欠佳,需要人手压紧动磨盘,若是单人操作,需要一手操作手柄旋转动磨盘,另一手向下按压动磨盘,操作难度大,更加费力;定磨盘固定不牢靠,研磨过程中容易随动磨盘发生晃动,既影响研磨效果,又会对操作动磨盘的转动手感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如此还会造成人手部不适;密封性能欠佳,研磨过程中,粉末和浆液容易沿定磨盘的轴孔掉入底座内,也容易沿着定磨盘外周面流入定磨盘和接料盘之间的间隙内,给用户造成不小的清洁负担,若是清洁不到位还会滋生细菌和产生异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工石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6]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手工石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动磨盘、定磨盘、接料盘和底座,所述接料盘具有围绕在所述定磨盘周向方向上的接料槽,所述动磨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动磨盘和所述定磨盘之间的研磨间隙填充物料的进料口,所述定磨盘和所述接料盘相对固定,所述
手工石磨还包括定位轴杆和施压单元,所述定位轴杆贯穿连接于所述动磨盘和所述定磨盘的中央并与所述接料盘固定连接,所述动磨盘可相对所述定位轴杆旋转,所述定位轴杆限制所述定磨盘沿轴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的移动,所述接料盘限制所述定磨盘旋转,所述施压单元包括旋压件和弹性件,所述旋压件旋拧连接于所述定位轴杆上端,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旋压件和所述动磨盘之间并套设于所述定位轴杆,所述旋压件旋拧过程中可向所述弹性件施加压力而使所述弹性件推顶所述动磨盘向下压紧所述定磨盘,所述旋压件和所述弹性件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定位轴杆的第一防转垫片,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防转垫片与所述旋压件相抵,所述定位轴杆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防转垫片与所述定位轴杆发生相对旋转。
[0008]本申请中的手工石磨还具有下述附加技术特征:
[0009]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动磨盘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定位轴杆的第二防转垫片,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防转垫片与所述动磨盘相抵,所述第二防转垫片的与所述动磨盘相接触的底面光滑设置。
[0010]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为平面并通过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一体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防转垫片相抵;
[0011]或者,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为平面并通过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二防转垫片一体连接;
[0012]或者,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和所述第二防转垫片相抵;
[0013]或者,所述弹性件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平面且通过顶端的平面和底端的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和所述第二防转垫片一体连接。
[0014]所述定位轴杆的外周设有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防转垫片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平面适配的第一止转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平面和所述第一止转平面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防转垫片相对于所述定位轴杆发生旋转。
[0015]所述定位轴杆的上端为设有外螺纹的第一螺纹端,所述旋压件设有内螺纹,所述旋压件与所述定位轴杆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旋拧连接,所述第一防转垫片套设于所述第一螺纹端,所述第一限位平面对称设于所述第一螺纹端而使所述第一螺纹端构成横截面为扁口状的结构。
[0016]所述动磨盘的顶部中央设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定位轴杆在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与所述动磨盘贯穿连接,所述第一防转垫片和所述弹性件均设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所述第一防转垫片和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0017]所述定位轴杆沿周向设有向外延伸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轴杆的下端为设有外螺纹的第二螺纹端,所述第二螺纹端向下贯穿连接于所述接料盘的中央,所述手工石磨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第二螺纹端通过螺纹旋拧连接时使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定位凸起分别在所述接料盘的下端和所述定磨盘的上端将所述定磨盘夹紧于所述接料盘。
[0018]所述第二螺纹端设有对称布置的第二限位平面而构成横截面为扁口状的结构,所述接料盘的供所述定位轴杆贯穿的通孔内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平面相适配的第二止转平面,所述第二限位平面和所述第二止转平面止挡配合以限制所述定位轴杆相对于所述接料盘发生旋转。
[0019]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定磨盘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圈,所述定磨盘和所述接料盘之
间设有第二密封垫圈,所述动磨盘的底部中央设有向上凹陷形成的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容纳所述定位凸起和所述第一密封垫圈。
[0020]所述接料盘设有至少两个向上凸出的限位凸起,所述定磨盘底部设有向上凹陷的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起和所述限位凹槽配合以限制所述定磨盘旋转。
[00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0022]1.本申请所提供的手工石磨,包括定位轴杆和施压单元,定位轴杆贯穿连接于动磨盘和定磨盘的中央并与接料盘固定连接,定磨盘和接料盘相对固定,即定位轴杆、定磨盘和接料盘三者相对固定,动磨盘可绕定位轴杆旋转实现研磨过程,结构简单轻巧、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定磨盘通过定位轴杆和接料盘一起限位,安装稳定牢靠、不易晃动;施压单元包括旋压件和弹性件,旋压件旋拧过程中可向弹性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工石磨,包括自上至下依次布置的动磨盘、定磨盘、接料盘和底座,所述接料盘具有围绕在所述定磨盘周向方向上的接料槽,所述动磨盘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动磨盘和所述定磨盘之间的研磨间隙填充物料的进料口,所述定磨盘和所述接料盘相对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工石磨还包括定位轴杆和施压单元,所述定位轴杆贯穿连接于所述动磨盘和所述定磨盘的中央并与所述接料盘固定连接,所述动磨盘可相对所述定位轴杆旋转,所述定位轴杆限制所述定磨盘沿轴向方向和/或径向方向的移动,所述接料盘限制所述定磨盘旋转,所述施压单元包括旋压件和弹性件,所述旋压件旋拧连接于所述定位轴杆上端,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旋压件和所述动磨盘之间并套设于所述定位轴杆,所述旋压件旋拧过程中可向所述弹性件施加压力而使所述弹性件推顶所述动磨盘向下压紧所述定磨盘,所述旋压件和所述弹性件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定位轴杆的第一防转垫片,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一防转垫片与所述旋压件相抵,所述定位轴杆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限位配合以限制所述第一防转垫片与所述定位轴杆发生相对旋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和所述动磨盘之间设有套设于所述定位轴杆的第二防转垫片,所述弹性件通过所述第二防转垫片与所述动磨盘相抵,所述第二防转垫片的与所述动磨盘相接触的底面光滑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的顶端为平面并通过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一体连接,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防转垫片相抵;或者,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相抵,所述弹性件的底端为平面并通过所述平面与所述第二防转垫片一体连接;或者,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和所述第二防转垫片相抵;或者,所述弹性件的顶端和底端均为平面且通过顶端的平面和底端的平面分别与所述第一防转垫片和所述第二防转垫片一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手工石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轴杆的外周设有第一限位平面,所述第一防转垫片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平面适配的第一止转平面,所述第一限位平面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洪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辰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