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4211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技术问题:防水中空板打孔上表层会凹陷,出现局部开裂,和封边塑料粘附,封边边缘不美观。技术方案: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系统,包括有传送带和工作台等;传送带固接有工作台。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打孔时,在打孔处有两个专门固定防水中空板的第二支撑块,而且在第二支撑块内还接有通气的气管,通过两个第二支撑块密封夹持固定,在通过通入气体支撑起防水中空板,以防止在打孔时上表层凹陷开裂的情况,能够在打孔后而不出现凹陷的现象;同时在打孔的冲孔筒内安装有吸气管,在打孔后还能够将防水中空板内部的灰尘碎屑进行吸起清除,达到在打孔的同时能够对防水中空板进行一定的清理。的清理。的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工艺及生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塑料防水中空板的结构是由平行布置的两个表层以及连接在两个表层之间的隔筋构成,其中间的隔筋是水平阵列分布,从侧面看,多个隔筋与防水中空板的两个表层组成多个方孔。在对防水中空板生产加工过程中,常需要对防水中空板进行打孔及封边处理。
[0003]在现有对防水中空板打孔的应用中,并不能对板材进行很好的固定,且固定也只是在板材的一处固定住并不能随打孔位置而固定,而且对防水中空板材质打孔时,由于上表层缺乏支撑力,在打孔时常常会凹陷下去,导致防水中空板的上表层出现局部开裂和下沉;同时,塑料防水中空板在使用时,常常会对其进行一些封边处理,现有的封边装置对采用将塑料防水中空板边缘加热软化,在进行压合塑形,常常会忽略加工零件上粘连的塑料软化物,影响后续的继续加工,同时在对塑料防水中空板软化时,由于防水中空板是由隔筋构成,在加热软化后,会出现有隔筋的部位软化的塑料更多,没有隔筋的部位会更少,这导致在压合后边缘出现高低起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系统,包括有传送带(1)和工作台(2);传送带(1)固接有工作台(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封边系统和冲孔系统;传送带(1)连接有用于对防水中空板打孔的冲孔系统;工作台(2)连接有用于对防水中空板封边的封边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封边系统包括有安装板(101)、电气箱(102)、上电动辊(103)、下电动辊(104)、第一固定块(105)、第一推杆(106)、加热块(107)、第二推杆(108)、第一固定板(109)、挡板(1010)、切刀(1011)和压边组件;工作台(2)固接有两个安装板(101);一侧的安装板(101)固接有电气箱(102);两个安装板(101)共同转动连接有若干个上电动辊(103)和下电动辊(104),上电动辊(103)与下电动辊(104)配合;两个安装板(101)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块(105);两个第一固定块(105)各固接有两个第一推杆(106);两个第一推杆(106)伸缩部各共同固接有一个对防水中空板的侧边加热软化的加热块(107);两个第一固定块(105)各固接有一个第二推杆(108),且第二推杆(108)位于两个第一推杆(106)之间;两个第二推杆(108)各固接有一个第一固定板(109);两个第一固定板(109)表面各固接有一个挡板(1010)和两个切刀(1011),且挡板(1010)位于切刀(1011)左方;两个安装板(101)各连接有一个用于将防水中空板软化的边缘进行压边塑形的压边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切刀(1011)宽度是防水中空板被加热软化部分的宽度的一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压边组件包括有第一导轨(111)、第一移动块(112)、第一支撑块(113)、转轴(114)、压轮(115)、固定件(116)和刮刀(117);安装板(101)固接有第一导轨(111);第一导轨(111)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移动块(112);两个第一移动块(112)各可拆卸式连接有一个第一支撑块(113);两个第一支撑块(113)的各固接有一个转轴(114);两个转轴(114)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压轮(115);两个第一移动块(112)的左侧各固接有一个固定件(116);两个固定件(116)上各固接有一个刮刀(117),两个刮刀(117)呈上下对称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塑料防水板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支撑件(118)、弹簧(119)、L型块(1110)、转杆(1111)、电动转盘(1112)、刮条(1113)、第三推杆(1114)和塑形件(1115);安装板(101)固接有支撑件(118),支撑件(118)位于第一导轨(111)左方;支撑件(118)插接有转杆(1111);转杆(1111)套接有弹簧(119);转杆(1111)右部固接有L型块(1110),弹簧(119)位于转杆(1111)和L型块(1110)之间;转杆(1111)左部固接有一个电动转盘(1112);电动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仙蔡明巩兴隆徐兆林李国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腾飞建筑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