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
,尤其涉及一种端盖组件、储能装置以及用电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二次电池(Rechargeable battery)又称为充电电池或蓄电池,是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使活性物质激活而继续使用的电池。二次电池的可循环利用特性使其逐渐成为用电设备的主要动力来源,随着二次电池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人们对其各方面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要求,而电池的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体积,是提高电池单位体积能量密度的重要参数。卷绕式电极组件体积过小,则相应的电极活性材料越少,电池内部空间浪费,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越低;但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体积过大,则不利于电解液浸润卷绕式电极组件,部分电极活性材料无法发挥效用。因此,在设计电池结构时,需要平衡卷绕式电极组件的体积和电解液浸润效果之间的关系。
[0003]为了提升卷绕式电极组件端面的整体浸润效果,正极集流盘一侧延伸出转接端,以在集流盘的盘体和顶盖之间形成间隙,间隙供电解液充满并向下浸润卷绕式电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盖板(11),设有防爆阀(12)和装配孔(112),所述装配孔(112)贯穿所述盖板(11)在厚度方向的相对两侧;集流盘(13),包括盘体部(131)和装配部(132),所述盘体部(131)位于所述盖板(11)在厚度方向的一侧,所述装配部(132)凸设于所述盘体部(131)的面向所述盖板(11)的一侧,且所述装配部(132)的远离所述盘体部(131)的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装配孔(112)内,所述盘体部(131)与所述盖板(11)之间形成间隙;保护片(14),设于所述间隙内且位于所述防爆阀(12)的面向所述盘体部(131)的一侧;其中,所述防爆阀(12)包括压敏部(121)和基体(122),所述基体(122)围绕所述压敏部(121)并焊接于所述盖板(11),所述保护片(14)至少在对应所述压敏部(121)的部位设置镂空结构(141),且所述保护片(14)包括位于所述镂空结构(141)的外侧的热塑部,所述热塑部固定连接所述盖板(1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14)包括保护片本体(142),所述镂空结构(141)设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中部,所述热塑部设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边缘,所述热塑部包括凸设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面向所述盖板(11)的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一支脚(143),每一对所述第一支脚(143)对称设置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相对两端,所述盖板(11)的面向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一侧开设至少一对第一槽体(113),所述第一槽体(113)与所述第一支脚(143)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一支脚(143)插装并热熔贴合于对应的所述第一槽体(113)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14)包括保护片本体(142),所述镂空结构(141)设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中部,所述热塑部设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边缘,所述热塑部包括凸设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面向所述盖板(11)的一侧的至少一对第二支脚(144),每一对所述第二支脚(144)对称设置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相对两端,所述盖板(11)的面向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一侧开设至少一对第二槽体(114),所述第二槽体(114)与所述第二支脚(144)一一对应;每一所述第二槽体(114)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为与所述盖板(11)的面向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一侧表面倾斜相交的方向,且每一对所述第二槽体(114)相向延伸或者相背延伸,每一对所述第二支脚(144)插装于对应的一对所述第二槽体(114)内。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片(14)包括保护片本体(142),所述镂空结构(141)设于所述保护片本体(142)的中部,所述热塑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永锋,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