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道馈源结构及天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波通信
,具体是一种多通道馈源结构及天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微波通信是一种高效可靠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无线通信传输系统,在灵活性、抗灾性和移动性方面具有光纤传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且建网快、部署成本低。随着5G部署和应用的增加,无光纤汇聚站、热点大流量站的回传对站点容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003]提高微波天线容量的方法之一是采用极化复用技术,能够同时传输两个正交的极化模式且互不干扰,从而实现容量翻倍。极化复用技术的关键部件是正交模耦合器(OMT),将溅散板馈源的波导端口与OMT的公共端口相连,OMT的两个输入端口分别输入单一信号的基模,而在公共端口输出两个正交的主模,同时保证所有电端口匹配并且输入信号之间有较高的隔离度和交叉极化抑制。受极化正交限制,最多同时使用两个极化(水平和垂直极化,或者左旋圆极化和右旋圆极化)来提升容量。
[0004]微波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即分别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让信号通过多个微波天线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道馈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管(11)、套设于所述内管(11)外的外管(21)、第一正交模耦合器(31)以及第二正交模耦合器(41),所述内管(11)的底部与所述第一正交模耦合器(31)的公共端电连接,所述外管(21)的底部与所述第二正交模耦合器(41)的公共端电连接,所述内管(11)与所述外管(21)同轴;所述内管(11)上设置有耦合缝隙(12),耦合缝隙(12)的分布特征为:所述耦合缝隙(12)沿内管(11)轴向方向排列的组数为N,每组耦合缝隙(12)个数为4K,每组中4K个耦合缝隙(12)沿内管(11)周向方向等间距排列;其中,N≥1且N为整数,K≥1且K为整数;所述内管(11)、外管(21)、第一正交模耦合器(31)以及第二正交模耦合器(41)均为金属结构件;所述内管(11)用于双极化电磁波的接收和发射,所述外管(21)用于双极化电磁波的接收和发射,所述内管(11)和所述外管(21)工作在同一频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馈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交模耦合器(31)的公共端设置有波导腔体一(32),波导腔体一(32)为关于所述内管(11)的某个纵截面对称的结构,波导腔体一(32)的对称面连接有波导宽边合成输出端口一(34);所述第一正交模耦合器(31)的公共端设置有波导腔体二(33),波导腔体二(33)为关于所述内管(11)的某个纵截面对称的结构,波导腔体二(33)的对称面连接有波导宽边合成输出端口二(35);波导腔体一(32)的对称面与波导腔体二(33)的对称面相互正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馈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正交模耦合器(31)的公共端设置有阶梯匹配块一(36),所述阶梯匹配块一(36)包括沿所述内管(11)轴向方向延伸的L段相互连通的柱状结构;其中,L≥2且L为整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道馈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正交模耦合器(41)的公共端设置有波导腔体三(42),波导腔体三(42)为关于所述内管(11)的某个纵截面对称的结构,波导腔体三(42)的对称面连接有波导宽边合成输出端口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勋,陈翔,孙冬全,马晓亮,池涵晨,赵佳欣,刘逢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