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量化的轻卡前围护板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具体为一种轻量化的轻卡前围护板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轻量化已成为席卷轻卡产品的关键趋势。在保持汽车整体品质、性能不变甚至优化的前提下,降低车辆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和安全可靠性。前围护板是位于轻卡最前端的一个零件,外观要求高,并且需要具备良好的强度,良好的拆装便利性,同时不能对行人产生危险。该行业领域内同类产品大多采用金属材料,主要由护板本体和其他加强件组成,护板本体通过冲压成型,内部用加强支架支撑,为了防止影响外观,护板与支架中间部位需要打胶,上下部位焊接,这种产品由于采用金属材料,密度较大导致零件重量大,且由于零件厚度不足1mm,导致刚度不足,需要内部增加支架以提升刚度,导致结构复杂,难以同时满足轻量化、结构简单化、高强度化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的轻卡前围护板结构,该种轻量化的轻卡前围护板结构能够同时满足轻量化、结构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的轻卡前围护板结构,包括护板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板本体(1)上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定位安装孔(2)和第二定位安装孔(3),所述护板本体(1)的下沿依次开设有第一前保格栅安装孔(14)、第一下侧安装孔(4)、第二前保格栅安装孔(15)、第二下侧安装孔(5)、第三前保格栅安装孔(16)、第三下侧安装孔(6)、第四前保格栅安装孔(17)、第四下侧安装孔(7)和第五前保格栅安装孔(18),所述护板本体(1)的下沿处设有多个隆起部,所述第一下侧安装孔(4)、所述第二下侧安装孔(5)、所述第三下侧安装孔(6)和所述第四下侧安装孔(7)分别设于各个所述隆起部上,所述护板本体(1)的背面依次设有第一加强筋(8)、第二加强筋(9)、第三加强筋(10)和第四加强筋(11),各所述加强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护板本体(1)的上下沿,其中所述第一加强筋(8)和所述第四加强筋(11)分别位于所述护板本体(1)背面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加强筋(9)和所述第三加强筋(10)呈V型设于所述护板本体(1)背面的中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的轻卡前围护板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浩,王博,吴小川,陈鹏,范存金,胡支栋,董勇峰,郭继明,李信丽,滕淑红,邬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