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41831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07 1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航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包括:导电橡胶密封件(2)、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U”形夹板(5)、第一窗框压板(6)、屏蔽橡胶板(7)、导电腻子(8)、屏蔽铜网(9)、第二窗框压板(10)。第二窗框压板(10)。第二窗框压板(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航空
,涉及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飞机通风窗的电磁屏蔽主要目的是将飞机驾驶舱外部和飞机驾驶舱内部进行电磁隔离,防止飞机外部有害电磁场进入机体内部损害飞行员和飞机操纵设备。目前,现有的飞机驾驶舱通风窗的电磁屏蔽主要采用导电布衬垫作为导电材料,将导电布衬垫固定在机体开口外表面与通风窗搭接面,导电布衬垫搭接在通风窗金属第一窗框压板的形式实现电磁防护。这种形式存在密封不严,通风窗安装间隙调节空间小,导电布衬垫在通风窗多次重复开关时易损坏,电磁屏蔽可靠性差,暴露在机舱外部受环境影响,寿命短。总体上难以满足飞机日益复杂电磁屏蔽要求和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技术目的:提供了一种屏蔽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连接牢固,且不影响通风窗重复开关的飞机用通风窗的电磁屏蔽结构。
[0004]技术方案:
[0005]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包括:导电橡胶密封件2、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U”形夹板5、第一窗框压板6、屏蔽橡胶板7、导电腻子8、屏蔽铜网9、第二窗框压板10,其中,第二窗框压板10为Z型结构,下段与通风窗1的外侧面接触、中段与通风窗1的侧端面之间依次设置有导电腻子8和屏蔽铜网9,屏蔽铜网9为弯折结构,一部分紧贴通风窗1的侧端面,另一部分依次紧贴屏蔽橡胶板7和通风窗1的内侧;在第二窗框压板10上段与机体开口加强件3之间设置有导电橡胶密封件2,导电橡胶密封件2为复合型导电密封型材并且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设置有凸缘;“U”形夹板5采用变形铝合金制成,通过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固定在第二窗框压板10上段下方,“U”形夹板5两翻边向内弯曲夹紧导电橡胶密封件2的凸缘,凸缘与“U”形夹板5接触面涂有导电胶,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与第二窗框压板10上段之间设置有第一窗框压板6,第一窗框压板6一部分与第二窗框压板10上段接触,另一部分与通风窗1的内侧面接触。
[0006]进一步地,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为螺栓。
[0007]进一步地,导电橡胶密封件2为“σ”型。
[0008]进一步地,导电橡胶密封件2的尾部朝向机体开口加强件3设置。
[0009]进一步地,第一窗框压板6下端面为台阶状,台阶区域对屏蔽橡胶板7和通风窗1限位。
[0010]进一步地,第二窗框压板10下段外侧与通风窗1之间设置有密封胶。
[0011]有益效果: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密封件全部布置安装在通风窗和机体开口加强件间的内部区域,提供了更牢固性的电磁屏蔽结构,同时密封件具有一定的高度和
弹性,可以适配更大的通风窗安装间隙;采用导电物与硅橡胶基体或硅氟橡胶基体共固化的导电橡胶型材,表面导电层不宜损坏,提供了更可靠的电磁屏蔽密封;采用橡胶基体或硅氟橡胶基体的导电密封材料,并将其布置在内部空间,避免与外界环境的接触,提供了更好的环境耐受性;采用三段式的屏蔽界面设计,提高通风窗结构适配性和电磁屏蔽可靠性。实现了结构和电磁屏蔽功能一体化。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通风窗、2.导电橡胶密封件、3.机体开口加强件、4.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5.“U”形夹板、6.第一窗框压板、7.屏蔽橡胶板、8.导电腻子、9.屏蔽铜网、10.第二窗框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4]本技术属于航空
,涉及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本技术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通风窗、导电橡胶密封件、机体开口加强件、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U”形夹板、第一窗框压板、屏蔽橡胶板、导电腻子、屏蔽铜网、第二窗框压板。当通风窗关闭、舱内增压时,舱内压力大于舱外压力,通风窗被自然压紧,导电橡胶密封件与机体开口加强件相互挤压,导电橡胶密封件变形将缝隙全部填满,同时第一窗框压板6通过屏蔽橡胶板7和通风窗1边缘的屏蔽铜网9保证良好接触;同时第二窗框压板10通过导电腻子8和通风窗1边缘的屏蔽铜网9保证良好接触,导电连续,形成电磁屏蔽界面。密封件全部布置安装在内部区域,提供了更牢固性的电磁屏蔽结构和更好的环境耐受性;采用导电物与硅橡胶基体或硅氟橡胶基体共固化的导电橡胶型材和内部填充方式,导电材料不宜损坏;密封件具有一定的高度和弹性,可以适配更大的通风窗安装间隙;提供了更可靠的电磁屏蔽密封。克服了原方法可靠性差,安装间隙调节空间小,寿命短等缺点。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作详细说明。
[0016]如图1提供了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包括了通风窗1、导电橡胶密封件2、机体开口加强件3、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U”形夹板5、第一窗框压板6、屏蔽橡胶板7、导电腻子8、屏蔽铜网9、第二窗框压板10。其中“U”形夹板采用软金属制成,通过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固定在第二窗框压板10的内侧;导电橡胶密封件2采用复合型导电密封型材,通过导电胶与“U”形夹板5粘接后,“U”形夹板两翻边向内弯曲夹紧导电橡胶密封件2的底面;另外在第一窗框压板6和通风窗1之间通过导电胶粘接屏蔽橡胶板7,在第二窗框压板10和通风窗1之间填充导电腻子8;第一窗框压板6通过屏蔽橡胶板7和通风窗1边缘的屏蔽铜网9保证良好接触;第二窗框压板10通过导电腻子8和通风窗1边缘的屏蔽铜网9保证良好接触。
[0017]“U”形夹板5和第二窗框压板10的接触面、机体开口加强件3和导电橡胶密封件2的接触面、第一窗框压板6和屏蔽橡胶板7的接触面必须褪除底漆和氧化层露出金属底材后进行化学氧化;屏蔽橡胶板7和导电腻子8填充压板和通风窗间隙时必须充分无空隙;同时接触面必须使用清洗剂清理干净,避免杂物破坏电磁屏蔽界面。
[0018]当通风窗关闭、舱内增压时,舱内压力大于舱外压力,通风窗被自然压紧,导电橡胶密封件2与机体开口加强件3相互挤压,导电橡胶密封件2变形将缝隙全部填满,同时在导电橡胶密封件2外表面均匀布置均压孔,使型材内腔压力与大气压平衡,避免被气压涨裂。
[0019]工作时,将导电橡胶密封件2和机体开口加强件3之间的空间全部挤满,保证良好的面接触,导电连续;同时第一窗框压板6通过屏蔽橡胶板7和通风窗1边缘的屏蔽铜网9保证良好接触,导电连续;同时第二窗框压板10通过导电腻子8和通风窗1边缘的屏蔽铜网9保证良好接触,导电连续;形成电磁屏蔽界面。
[0020]在首次气密试验前后需进行电磁屏蔽效能测试试验,关闭通风窗后测量驾驶舱内外的电磁屏蔽效能需不小于35dB。测试不通过需进行检查,排除故障后达到要求方可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用通风窗屏蔽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电橡胶密封件(2)、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U”形夹板(5)、第一窗框压板(6)、屏蔽橡胶板(7)、导电腻子(8)、屏蔽铜网(9)、第二窗框压板(10),其中,第二窗框压板(10)为Z型结构,下段与通风窗(1)的外侧面接触、中段与通风窗(1)的侧端面之间依次设置有导电腻子(8)和屏蔽铜网(9),屏蔽铜网(9)为弯折结构,一部分紧贴通风窗(1)的侧端面,另一部分依次紧贴屏蔽橡胶板(7)和通风窗(1)的内侧;在第二窗框压板(10)上段与机体开口加强件(3)之间设置有导电橡胶密封件(2),导电橡胶密封件(2)为复合型导电密封型材并且包括头部和尾部,头部设置有凸缘;“U”形夹板(5)采用变形铝合金制成,通过第一窗框压板连接件(4)固定在第二窗框压板(10)上段下方,“U”形夹板(5)两翻边向内弯曲夹紧导电橡胶密封件(2)的凸缘,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涛杜娟曹泽宇谢佳伟袁全德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